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城村

(河南省鄢陵縣彭店鄉古城村)

鎖定
古城村隸屬河南省鄢陵縣彭店鄉,位於鄢陵縣城西北10公里處,彭店鄉政府西1公里。省道325從村中穿過,雙洎河在村北蜿蜒東去。
中文名
古城村
外文名
guchengcun
地理位置
河南省鄢陵縣彭店鄉
人口數量
1898人

古城村自然資源

古城村位於豫東平原,沃野千里,物種豐富,盛產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和棉花等經濟作物
古城村

古城村歷史沿革

21世紀的鄢陵縣城是後來搬過去的,原址在彭店鄉古城村(現保存有遺址)。東周列國中曾經寫到“楚軍已到古鄢城,晉軍屯留彭祖崗”。
古鄢城遺址位於縣城北9公里彭店鄉古城村,含趙家、古城、前步等村莊,城址是長方形,座北向南,東距鄢尉公路2公里,北臨雙洎河,南臨田崗,西臨范家等村莊。
據《國語》等書記載:“鄢為 雲姓之國,陸終第四子名求言,為 雲姓,封於鄶,在封鄶的同時,別封十邑。即:鄶、虢、鄢、蔽、補、丹、依、茅、歷、華。這裏的鄢,即古鄢國。從古鄢城遺址斷壁上發現有大量窖穴,陶片以及出土的石鏟、石斧、獸骨等大量遺物,證明是原始社會文化遺址,屬大汶口文化,證實古鄢城在五千年前已為人類所聚居。
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這時,由於“鄢侯納仲任之女,貪冒愛吝,蔑賢簡能”,故於公元前769年,鄢為鄭武公所滅,廢國為邑,屬鄭地。此時名鄢。因古鄢城坐落在一南北土陵之上,故又名鄢陵。公元前722年“鄭伯克段於鄢”,公元前575年爆發的“晉楚鄢陵之戰”,皆發生於此地。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鄢陵屬韓。公元前319年,秦伐韓,鄢敗之;次年,即魏襄王元年,鄢陵又歸屬魏。因古代安、鄢同音,故戰國時,鄢陵又名安陵。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鄢陵入秦,屬潁川郡(郡治設陽翟,今禹州縣)。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鄢陵屬韓國。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在復置潁川郡的同時,正式設置鄢陵為縣,屬豫州潁川郡,
東漢前期,在黃河第二次大徙之後,即公元69年以後,因古鄢城被水沖毀,始移縣治於今城。

古城村經濟發展

箱包加工村—彭店鄉古城村
全村總人口1898人,耕地面積1980畝,共有勞動力1130人。2012年,已轉移輸出438人,其中,縣內就業58人,市外省內就業100人,省外就業280人;剩餘勞動力362人。該村外出務工人員有90%以上從事箱包加工,主要分佈在河北白溝、浙江義務等地,年人均收入7500元左右。截至2012年,該村40户有樓房,資產最多的達到500多萬元。 [1] 

古城村行政隸屬

古城村為行政村,下轄蔣家、趙家、丁拐、董莊、劉拐等五個自然村。
附:彭店鄉行政區劃
2006年,轄40個村委會:彭南村、彭北村、探莊村、曹莊村、孫莊村、官莊村、李寨村、前慄園村、後慄園村、慕寨村、北陳家村、北吳家村、洪溝村、殷坡村、王鐵村、韓老村、孟廟村、郜村鋪村、霍劉莊村油坊村、趙家村、北姚莊村、新范家村、南崗村、後肖村、瓜張村、代崗村、謝坊村、劉拐村、黑劉村、北新莊村、李家村、范家村古城村、前步村、張店村、蔣莊村、鳳崗村、田崗村、東莊頭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