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憲貧

鎖定
原憲貧,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原憲 , 孔子弟子,為古之清高貧寒之士。原憲家貧,但不願迎合世俗去當官幹壞事,後就用“原憲貧”詠賢士能安貧樂道。亦作“ 原憲病”。
中文名
原憲貧
出    處
《莊子集釋》
拼    音
yuán xiàn pín
解    釋
指文士清貧,詠賢士能安貧樂道 [1] 

原憲貧詳細釋義

原憲貧典源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唐成玄英疏:“原憲,孔子弟子,姓原,名思,字憲也。周環各一堵,謂之環堵,猶方丈之室也。以草蓋屋,謂之茨也。褐,粗衣也。匡,正也。原憲家貧,室唯環堵,仍以草覆舍,桑條為樞,蓬作門扉,破甕為牖,夫妻二人各居一室,逢雨濕而絃歌自娛,知命安貧,所以然也。” [2] 

原憲貧譯文

原憲住在魯國,家居方丈小屋,蓋着新割下的茅草;蓬草編成的門四處透亮,折斷桑條作為門軸,用破甕做窗隔出兩個居室,再將粗布衣堵在破甕口上;屋子上漏下濕,而原憲卻端端正正地坐着彈琴唱歌。子貢駕着高頭大馬,穿着暗紅色的內衣,外罩白色的大褂,小小的巷子容不下這高大華貴的馬車,前去看望原憲。原憲戴着裂開口子的帽子穿着破了後跟的鞋,拄着藜杖應聲開門,子貢説:“哎呀!先生得了什麼病嗎?”原憲回答:“我聽説,沒有財物叫做貧,學習了卻不能付諸實踐叫做病。如今我原憲,是貧困,而不是生病。”子貢聽了退後數步面有羞愧之色。原憲又笑着説:“迎合世俗而行事,比附周旋而交朋結友,勤奮學習用以求取別人的誇讚,注重教誨是為了炫耀自己,用仁義作為奸惡勾當的掩護,講求高車大馬的華貴裝飾,我原憲是不願去做的。” [3] 

原憲貧釋義

原憲 ,:孔子弟子,為古之清高貧寒之士。原憲家貧,但不願迎合世俗去當官幹壞事,後就用“原憲貧”詠賢士能安貧樂道。亦作“ 原憲病 ”。

原憲貧同源典故

原思貧 原憲室 原憲桑樞 原憲甘貧 原憲病 原憲貧 原貧 原門席 杖藜裹飯 衣百結 貧原憲 貧非疚 類原憲 [1] 

原憲貧用典示例

王維 《山中示弟等》詩:“莫學嵇康 懶,且安原憲貧。”
杜甫《寄李十二白》詩之十二:“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
明 何景明 《上李石樓方伯》:“未除原憲病,空負樂生愆。” [1]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原憲貧相關人物

原憲(前515年一?)字子思,亦稱原思,原思仲。春秋末魯國人(一説宋人),孔子為魯司寇時,他曾任孔子的總管。孔子卒後,不求仕途,隱居衞國。在孔門弟子中他以清靜守節,安貧樂道,積極實踐儒家思想而著稱。以不好勝、不自誇、不怨恨、不貪來培養自己的仁德,為孔子家總管時,給其粟幾百,他想辭退,孔子讓他送給家鄉的窮人,才肯接受。遵照孔子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守死善道,危邦不居,亂邦不入的教導,他不求官職而隱居草莽,過着“不厭糟糠”的清貧生活,而且貧而無怨。子貢相衞,結駟連騎,他不但不仰慕,反而斥責子貢“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後世視其為窮不失志,安貧樂道,高風亮節的典型人物。孔子死後;他與世隔絕,不求仕途,不辦教育,成了逃避現實鬥爭的出世主義者。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從祀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封為“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升為“任城侯”,度宗鹹淳三年(1267)以“任城侯”,從祀孔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