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援華醫療隊

鎖定
抗日戰爭時期,由印度援華委員會組織並派往中國的國際醫療援助組織。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印度國民代表大會第52次會議正式通過決議成立援華委員會。1938年8月,援華醫療隊組成,共五名成員:隊長馬登·莫漢拉爾·愛德,醫學博士;副隊長姆·爾·卓克,教師和外科醫生;隊員德瓦卡納思·桑塔拉姆·柯棣,外科醫生;比齊埃·庫馬爾·巴蘇,外科醫生(來華前為印共黨員);德貝·木克,外科醫生。1938年9月,醫療隊離印來華,經過17天航行抵達廣州。後在武漢會見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負責人董必武、葉劍英和周恩來。他們先後在武漢、宜昌、重慶工作半年。1939年2月,抵達延安,分別在八路軍醫院和衞生學校工作。3月,毛澤東會見醫療隊全體成員。為表示對中國的熱愛,五位大夫均在各自的姓後面加了一個“華”字。12月,愛德華、柯棣華、巴蘇華到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工作。1940年,卓克華、木克華、愛德華因服務期滿或生病,先後回國。10月,巴蘇華返回延安,擔任八路軍軍醫院五官科主任,曾被選為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議員,1943年3月返印。柯棣華繼續留晉察冀根據地工作。1942年12月9日,柯棣華不幸病逝。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