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拉恰伊人

鎖定
北高加索地區的居民。自稱“卡拉恰伊拉人”。約13.1萬人(1979),主要分佈在俄羅斯卡拉恰伊—切爾克斯自治州,少數分佈在中亞哈薩克斯坦。屬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使用卡拉恰伊語,分成兩大方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中文名
卡拉恰伊人
人    數
13.1萬人(1979)
分    佈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自治州
語    種
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信    仰
伊斯蘭教
文    字
西裏爾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遠    祖
北高加索西部山區的古代居民

卡拉恰伊人語言文字

原無文字,1936年創制以西裏爾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卡拉恰伊人宗教信仰

伊斯蘭教,多為遜尼派教徒。

卡拉恰伊人人種起源

其遠祖可追溯為青銅時代就已居住在北高加索西部山區的古代居民。後來,在逐漸吸取阿蘭人保加爾人和奇普恰克人等民族成分的基礎上於13~14世紀形成卡拉恰伊人。15~18世紀遭受土耳其封建主統治,19世紀上半葉又被沙皇俄國兼併。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翌年被白軍佔領,1920年恢復蘇維埃政權,1922年成立卡拉恰伊-切爾克斯自治州。

卡拉恰伊人經濟狀況

過去,卡拉恰伊人主要從事遊牧業,兼事農業和手工業。飼養細毛綿羊和馬,種植小麥玉米向日葵甜菜等。十月革命後,由遊牧轉為定居,並發展了化工、機器製造和建築材料工業。近年來,療養和旅遊業得到發展。

卡拉恰伊人習俗禮法

直到19世紀中葉還保持宗法封建關係,盛行多妻制、血族復仇、送彩禮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