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自治州)

鎖定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簡稱“博州”,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系蒙古語,意為“銀色的草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邊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西、北、南三面環山屬北温帶大陸性乾旱氣候。總面積2.72萬平方千米 [19]  ,轄2個縣級市、2個縣。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常住人口為488198人。 [18] 
博州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長372公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通道”國內外的重要連接點和進出口過貨關鍵節點,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縱貫全境,中哈輸油管道和西氣東輸二線穿境而過,是兩大交通動脈、兩大口岸交匯處,312國道與219省道、精伊霍鐵路北疆鐵路烏精複線在博州交匯。博州具有“兩湖三山”的地貌,先後建立了4個國家級、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和1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1] 
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 [3]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區生產總值512.7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3.1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3.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5.92億元。 [27] 
中文名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外文名
Bortala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別    名
博州
行政區劃代碼
652700
行政區類別
自治州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邊緣
面    積
27200 km²
下轄地區
2個縣級市、2個縣
政府駐地
博樂市青得裏大街201號
電話區號
0909
郵政編碼
8334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賽里木湖艾比湖哈日圖熱格風景區
機    場
博樂阿拉山口機場
火車站
博爾塔拉站博樂站阿拉山口站精河站
車牌代碼
新E
地區生產總值
512.72 億元(2023年)
方    言
北方官話維吾爾語蒙古語哈薩克語
人    口
488198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歷史沿革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博爾塔拉為塞種人的遊牧地。
西漢初,分佈在河西走廊的月氏被匈奴單于冒頓擊敗,西遷到天山西部及博爾塔拉一帶。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至此,包括今博爾塔拉地區在內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正式歸漢朝中央政府管轄。
隋開皇二年(582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博爾塔拉一帶屬突厥西面可汗。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朝在西突厥地區設瑤池都督府,博爾塔拉等地屬瑤池都督府統轄。唐永徽二年(651年),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背叛唐朝在雙河(博爾塔拉河流域)自立為汗。唐顯慶三年(658年),唐朝擊滅阿史那賀魯勢力,在博爾塔拉設雙河都督府。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唐朝又在庭州改金山都護府為北庭大都護府,管轄包括雙河都督府在內的天山以北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7世紀末,西突厥一部突騎施部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佔據着天山以北包括今博爾塔拉在內廣大地區,並和唐朝保持着隸屬關係。唐開成五年(840年)後,喀喇汗王朝建立,博爾塔拉在其領域之內。
西遼時,博爾塔拉和西遼保持隸屬關係。
博爾塔拉州在新疆的位置 博爾塔拉州在新疆的位置
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蒙古成吉思汗滅西遼,征服西域。宋寶慶無年(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諸子時,把包括博爾塔拉在內的額敏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封為三子窩闊台的領地。
蒙古憲宗二年(1252年),蒙哥汗為窩闊台汗後裔劃分封地疆界,將包括今博爾塔拉在內的伊犁河流域至阿姆河的廣大地區封為窩闊台之孫海都領轄。元中統五年(1264年),忽必烈在阿力麻裏(今伊犁霍城附近)設行中書省,博爾塔拉隸阿力麻裏行中書省管轄。元大德十年(1306年),察合台後裔篤哇盡收海都生前所佔察合台汗國領地,博爾塔拉亦成為察合台后王領地。
明朝永樂至宣德年間,察合台后王歪思汗西遷阿力麻裏,稱為亦力把裏,博爾塔拉為其統治。明正德年間哈薩克人在阿拉套山一帶遊牧。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衞拉特部進入博爾塔拉遊牧。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準噶爾首領進攻哈薩克人,征服托克馬克地區及阿拉套山兩個哈薩克部落。博爾塔拉為蒙古準噶爾部所佔有。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平定叛亂重新統一西域後,在惠遠(今霍城縣)設伊犁將軍府,總理南北兩路軍政事務。乾隆二十七至二十九年(1762~1764年),清政府令河北張家口調察哈爾官兵2000名,攜眷移駐新疆,其中1800名被安置在博羅塔拉河(今博爾塔拉河)、賽里木湖等地。特設一營,稱為察哈爾營,並設察哈爾領隊大臣,專管察哈爾官兵事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部自伏爾加河流域歸來,西路一旗約400户,近3000人,被安置在精河一帶遊牧,歸伊犁將軍節制。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晶河(今精河)築新城,改典史為糧員,隸烏魯木齊都統管轄。光緒十一年(1885年),改糧員為巡檢,隸庫爾喀喇烏蘇廳。光緒十四年(1888年),精河廳改設撫民直隸廳,隸鎮迪道。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精河廳改隸伊塔道。民國2年(1913年)4月,精河直隸廳改為精河縣。
民國三年(1914年),察哈爾領隊大臣改為領隊官,隸新疆都督節制。民國九年(1920年)1月7日,建博樂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1日,成立温泉設治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10日,温泉設治局改升温泉縣。自此,3縣建制形成,隸屬伊犁行政長公署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27日,三區政府成立博東總管府;3月3日,温泉縣成立總管府;7月,三區政府又先後改博樂、精河、温泉為縣政府。同年,直屬伊犁三區革命臨時政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0日,温泉縣併入博樂縣;12月1日,恢復温泉縣建置。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8張)
1950年,將原三區革命精河縣、博樂縣、温泉縣政府改稱為博樂、精河、温泉縣人民政府,隸屬伊犁專區。
1954年4月14日,博爾塔拉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委員會成立。7月13日,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區宣告成立,首府設在博樂縣城,轄博樂、精河、温泉3縣。
1955年2月20日,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區改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1958年6月19日,撤銷博樂縣機構,保留博樂縣名稱,由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博樂縣各區、鄉。
1962年11月7日,恢復博樂縣建制。
1968年12月至1969年4月,先後成立由軍代表、領導幹部代表和羣眾代表三結合的自治州及3縣革命委員會。
1975年6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撤銷,其所屬農五師併入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州革命委員會下設農墾局管理相關事宜。
1979年9月2日國務院批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代管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改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接管轄 [4]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政區圖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政區圖(5張)
1980年6月,博樂縣革命委員會改為博樂縣人民政府。
1981年3月,精河、温泉縣革命委員會改為精河、温泉縣人民政府。
1982午,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農五師也於4月1日恢復原建制。
1983年4月,自治州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決定改自治州革命委員會為自治州人民政府。
1985年9月21日,博樂縣撤縣建市。
1990年6月27日,國務院批准阿拉山口為鐵路、公路並舉的國家一類口岸。
1992年2月11日,州人民政府成立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員會,行政關係上隸屬州人民政府,業務上受自治區口岸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為州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行使行政管理權限和口岸管理職能,為縣級建制。7月25日,州黨委成立阿拉山口地區工作委員會。
1993年1月8日,州黨委決定將阿拉山口行政區管理委員會、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員會合為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員會,直屬州人民政府領導,除執行國務院授予的地方口岸管理機構的職權外,州人民政府授予縣一級政府的行政管理權限和職能。
1996年1月12日,州黨委決定撤銷中共阿拉山口地區工作委員會,成立中共阿拉山口地區委員會,2001年7月23日,更名為中共阿拉山口口岸委員會。 [5] 
2012年12月17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阿拉山口市的批覆》,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管轄。29日,正式掛牌成立阿拉山口市 [6-7] 
博州風景 博州風景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10月,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下轄2個縣級市及2個縣。 [8]  州人民政府駐地博樂市青得裏大街201號。
行政區
下轄行政區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理環境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位置境域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端,地理位置東經79°53′~83°53′,北緯44°02′~45°23′。北部和西部以阿拉套山別珍套山西段山脊與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州為界,邊境線全長372千米。東北部與塔城地區烏蘇市托里縣相接,南部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伊寧市霍城縣相鄰。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博樂市東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524千米,西距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219千米,北距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居住區76千米(以上均為公路里程)。全州地域東西長315千米,南北寬125千米,總面積2.72萬平方千米 [19]  ,約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面積的1.7%。 [5]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形地貌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地處歐亞大陸腹地,西、北、南三面環山,中間是喇叭狀的谷地平原。自治州屬北天山地槽褶皺帶的一部分,地質構造線的發育方向因受緯向構造控制,均為東西向。大構造單位的形成時期分為加里東期和海西寧期。在加里東期主要形成別珍套褶皺束,其軸部有大量花崗岩侵人體,兩翼為泥盆系及石炭系地層。州境西、南、北三面環山,中間是谷地平原,西部較窄,東部開闊,整個地形由南、北、西逐漸向中、東部傾斜,並似喇叭狀逐漸開闊。阿拉套I山西端的厄爾格圖爾格山,海拔高度4569米,是全州最高點。東北部的艾比湖,海拔僅189米,是全州最低處。地貌特徵大致由南北兩側山地、中部博爾塔拉谷地和東部艾比湖盆地這三個較大的地貌單元組成。 [9]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氣候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遠離海洋,屬北温帶大陸性乾旱氣候。主要特點是氣温日、年較差大,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季氣温回升快且不穩定,秋季降温迅速;降水稀少、分佈不均,蒸發量大,空氣乾燥,光照充足;夏季多雷陣雨和冰雹,春秋季多大風,冬季多連陰霧。自治州境內的年平均氣温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均氣温下降0.3~0.4℃。由於地勢是西高東低,因而年均氣温由東向西逐漸降低。自治州日照充足,太陽總輻射年均5390~5700兆焦耳/平方米。艾比湖盆地因地勢低,雲量和風沙較多。年太陽輻射總量在5400兆焦耳/平方米;博爾塔拉河谷地勢稍高,雲量、風沙較少,年太陽輻射總量在5760兆焦耳/平方米。自治州年均降水量為90~500毫米。 [10]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水文

博爾塔拉河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最大的河流。博爾塔拉河年平均徑流量温泉站2.85億立方米,河長97千米,流域面積2206千米;博樂站4.52億立方米,河長177千米,流域面積6627平方公里。精河次之,年平均徑流量3.55億立方米,長75.2千米,流域面積1119平方千米。烏爾達克賽河年平均徑流量0.97億立方米,長82千米,流域面積938平方千米。阿恰勒河年平均徑流量0.92億立方米,長55千米,流域面積628平方千米。大河沿子河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長78.8千米,流域面積1697平方千米。此外,還有75條山溝水、17處平原泉和52處山泉。自治州有大小湖泊5個。面積在400平方千米以上的是艾比湖和賽里木湖。艾比湖水域面積400平方千米,湖面高程195米,人湖水量3.303億立方米,水質鹹。賽里木湖水域面積457平方千米,湖面高程2074米,水質微鹹。在全疆的湖泊中分別佔第四、第五位。大海子水域面積0.09平方千米,湖面高程2500米。小海子水域面積0.05平方千米,湖面高程1800米。沙哈龍爾水域面積0.05平方千米,湖面高程2500米。 [10] 
博樂市 博樂市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自然資源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水資源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水資源總量23.9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2.09億立方米偏多8.4%,其中地表水資源量22.197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0.5%。全州主要河流偏少幅度在二成左右,屬枯水年。地下水資源量1.743億立方米。全州各類水利工程總供水量16.7284億立方米。其中通過水利工程利用地表水量9.6395億立方米,佔總供水量的57.6%;開發利用地下水7.088億立方米,佔總供水量的42.4%。全州有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庠10座,各類中、小型水庫年末蓄水量0.7172億立方米,比上年末少蓄0.1089億立方米。 [11]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水資源總量為24.05億立方米,年總供水量18.08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6%。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9.87%,提高0.17個百分點,安全飲水普及率100%。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動物資源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野生動物資源比較豐富,有野生動物上百種。已查明的脊椎動物有397種,列為國家一、二類保護的動物78種。主要有四爪陸龜、北山羊、雪豹、新疆北鯢、黑鶴、胡兀鷲、大天鵝、疣鼻天鵝、獵隼、盤羊、鵝喉羚、馬鹿等;初步查明珍稀野生動物有3綱、10目、17科、39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有紫貂、雪豹、北山羊、金雕、河狸等;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7種,有棕熊、石貂、雪兔、高山雪雞、鵝喉羚、盤羊等;屬自治區一級保護動物的有赤狐、白鼬2種;屬自治區二級保護動物的有伶鼬。此外,境內有世界瀕危動物新疆北鯢,僅見於温泉縣。 [11]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植物資源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有野生植物有1431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15種。主要有胡楊、白梭梭、中麻黃、肉蓯蓉、甘草、精河沙拐棗、雪蓮、秦艽等。植物類藥用資源79科、413種,以甘草、麻黃、沙棘、枸杞、羅布麻、貝母等為主。 [11]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礦產資源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有多種成礦地質條件,已發現黑色金屬、重金屬、稀有金屬、有色金屬及非金屬礦產32種,發現礦牀、礦點140多處,開發利用礦產18種,有各類礦山企業64户,年產礦石量93.44萬噸。其中,金、銅、石灰岩、鹽、芒硝、飾面花崗岩資源豐富,屬優勢礦產;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銅、鉛、鋅、鉬和銻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石灰岩、石膏、珍珠岩、大理岩、石英岩和花崗岩等。已探明儲量:鹽12500萬噸,硫酸鎂10700萬噸,鉬10256萬噸,硭硝9700萬噸,鎢6246萬噸,鉛3386萬噸,碘400萬噸,鉀鹽200萬噸,銅178.9萬噸。建材礦產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珍珠岩、大理岩和花崗岩等,產地20多處;化工礦產主要有鹽、硭硝、磷、硫酸鎂等,產地12處;鹽產地3處,主要在精河縣艾比湖周圍;金屬礦產礦牀(點)56處。 [11]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底,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總人口(常住户口人口數)478509人,比上年末增加3103人,增長0.65%。其中,城鎮人口201838人,佔總人口比重為42.18%,鄉村人口276671人,佔總人口比重為57.82%;按性別分:男性人口241003人,女性人口237506人。全年出生人口5309人,出生率為11.13‰,比上年下降2.25個千分點;死亡人口3817人,死亡率為8‰,比上年下降2.05個千分點;自然增長人口1492人,自然增長率為3.13‰,比上年下降0.2個千分點。 [2]  全州有蒙古族、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35個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常住人口為488198人。 [18]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政治

職務
姓名
州黨委書記
人大常委會主任
州長
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莎茹、劉玉玲、阿那爾別克·木拉提汗、陳健、阿曼江·阿不都克熱木、孫旺生、王忠喜
副州長
曾健、阿爾特、宋國慶、杜應昆、艾則孜·艾力、吾爾肯、那·圖新巴特
統計截至2023年9月,參考資料來源 [12-13]  [21]  [23-25]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經濟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綜述

生產總值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州地區生產總值512.7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3.15億元,增長7.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2.1%;第二產業增加值153.65億元,增長2.0%,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0.0%;第三產業增加值245.92億元,增長6.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7.9%。 [27] 
財政收入和支出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財政收入68.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54億元、增長12.2%。其中,各項税收20.89億元、增長4.4%。分税種看,增值税(含改徵)9.44億元、增長35.1%,城市維護建設税1.12億元、增長0.8%;土地增值税1.11億元、下降62.6%;耕地佔用税0.44億元、下降69.2%。非税收入22.65億元、增長20.6%。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4.92億元,增長11.5%。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825萬元、增長1.5倍。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財政支出243.1億元,比上年增長14.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9.58億元、增長11.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12億元、下降8.9%;公共安全支出7.24億元、下降16.1%;教育支出21.09億元、下降0.7%;科學技術支出2.49億元、下降1.1%;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3.40億元、增長12.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34億元、增長6.0%;衞生健康支出12.35億元、增長14.6%;節能環保支出8.15億元、增長3.8%;城鄉社區支出14.02億元、增長47.5%;農林水支出38.25億元、增長91.0%;交通運輸支出6.85億元、下降40.4%%;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81億元、下降48.3%;住房保障支出5.63億元、增長7.6%。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83.39億元、增長20.9%。 [27]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316.15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9.1億元,增長45.5%。分縣市看,博樂市完成投資152.29億元,同比增長5.1%,佔全州投資總額的48.2%,拉動全州投資增長2.5個百分點;阿拉山口市完成投資63.75億元、增長10.7%,佔全州投資總額的20.2%,拉動全州投資增長2.1個百分點;精河縣完成投資66.01億元、增長21.2%,佔全州投資總額的20.9%,拉動全州投資增長4.0個百分點;温泉縣完成投資32.1億元、下降7.8%,佔全州投資總額的10.2%,影響全州投資增長0.9個百分點。跨縣市完成投資2.0億元,佔全州投資總額的0.6%,拉動全州投資增長0.7個百分點。 [27] 
人均收入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50元、增長6.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17元、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7元、增長7.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62,比上年縮小0.04。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一產業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6.81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種植業產值86.3億元、增長5.6%,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68.1%;林業產值3.26億元、增長63.7%,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2.6%;牧業產值28.87億元、增長15.3%,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22.8%;漁業產值0.098億元、增長0.9%,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0.1%;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8.29億元、增長3.8%,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6.5%。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糧食播種面積100.62萬畝,比上年增長5.9%。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3.58萬畝、增長1.8%;玉米種植面積86.37萬畝、增長6.2%。棉花播種面積137.14萬畝、下降3.1%。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糧食產量73.14萬噸,比上年增加3.7萬噸、增長5.3%。其中,小麥產量5.38萬噸、增長5.7%;玉米產量67.39萬噸、增長5.8%;棉花產量19.01萬噸、增長1.0%;蔬菜產量16.3萬噸、增長6.3倍;甜菜19.6萬噸、增長70.4%;油料產量0.25萬噸、增長53.3%。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肉類總產量4.66萬噸,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牛肉產量1.92萬噸、增長19.0%;羊肉產量1.55萬噸、下降0.4%;豬肉產量0.7萬噸、增長23.3%;禽肉產量0.46萬噸、下降3.6%。禽蛋產量1.1萬噸、下降0.7%。奶類產量1.32萬噸、下降1.2%。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牲畜存欄頭數149.48萬頭(只),比上年下降2.1%。其中,牛存欄22.92萬頭、增長8.0%;羊存欄119.38萬隻、下降4.5%;豬存欄7.18萬頭、增長10.6%;活家禽存欄111.76萬羽、下降11.6%。牲畜出欄109.17萬頭(只),同比增長7.1%。其中,牛出欄10.97萬頭、增長17.3%;羊出欄89.68萬隻、增長4.7%;豬出欄8.52萬頭、增長21.4%;活家禽出欄270.8萬羽、下降3.8%。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二產業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家,實現工業增加值55.2億元,比上年增長2.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企業增加值13.53億元、下降8.3%;重工業企業增加值41.67億元、增長6.1%。分縣市看,博樂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2.84億元、增長20%;阿拉山口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2.65億元、下降2.7%;精河縣實現工業增加值8.58億元、下降14%;温泉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14億元、增長1.3%。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4.79億元,比上年增長1.4%,總量佔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4.9%。 [27]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5.84億元,比上年下降3.7%,實現營業利潤9.65億元,下降7.1%。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州共有發電廠47個,其中水力發電廠19個,風力發電廠7個,太陽能發電廠19個,火電發電廠2個。全年全州併網發電量40.08億千瓦時、增長10%。其中,6000千瓦以上發電廠32個,發電量39.48億千瓦時、增長10.7%;6000千瓦以下發電廠15個,發電量0.6億千瓦時、下降19.8%。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全社會用電量(直供口徑)35.5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49億千瓦時、增長6.3%,第二產業用電量15.49億千瓦時、增長19.3%,第三產業用電量13.71億千瓦時、增長5.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86億千瓦時、增長8.7%。其中:城鎮居民生活用電1.62億千瓦時、增長4.6%,鄉村居民生活用電3.24億千瓦時、增長10.8%。 [27] 
建築業情況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全州建築業增加值61.9億元,比上年增長6.2%。地方本地註冊建築業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64.19億元、增長24.6%。從構成看,建築工程產值完成62.74億元、增長25.7%,佔總產值的97.7%;安裝產值完成1.45億元、增長13.7%,佔總產值的2.3%。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三產業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7.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8.56億元,增長10.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85億元,增長19.2%;金融業增加值22.41億元,增長7.5%;房地產業增加值9.86億元,增長2.7%;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05.03億元,增長2.4%。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7.9%。 [27] 
國內貿易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7.5%。按城鄉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9.08億元、增長26.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97億元、下降21.8%。按行政區域分,博樂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9億元、增長17.5%;阿拉山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億元、增長14.0%;精河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5億元、增長19.3%;温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4.3%。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4.98億元、增長55.8%;商品零售51.07億元、增長14.8%。 [27] 
對外貿易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外貿進出口總值466.92億元,比上年增長40.7%。其中,進口總值283.58元、增長58.4%,出口總值183.34億元、增長19.9%。 [27] 
金融業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21.91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住户存款391.1億元、增長13.2%,非金融企業存款119.94億元、下降6.8%,機關團體存款87.98億元、下降5.7%,財政性存款23.88億元、下降13.1%。年末全州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91.09億元、增長17.3%。其中,住户貸款133.23億元、增長16.2%,企(事)業單位貸款457.86億元、增長17.6%。短期貸款餘額192.26億元、增長18.4%;中長期貸款餘額382.36億元、增長17.8%。 [27]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州保險業企業保費收入18.62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89億元、下降1.8%;人身險保費收入10.73億元、增長7.8%。 [27] 
郵政業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1.56億元(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增長41.9%。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1602.52萬件,增長7.5%,其中訂銷報紙累計1372.38萬件,雜誌36.45萬件,包裹0.65萬件等。郵政寄遞服務收入1083.50萬元,增長14.4%。郵政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64.40萬件,增長77.5%,其中同城快遞業務量5.3萬件,增長48.1%,異地快遞業務量159.09萬件,增長78.6%;郵政快遞業務收入6792.27萬元,增長92.5%。 [27] 
電信業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通信企業實現業務收入6.41億元,比上年增長8.2%。年末固定電話用户7.56萬户,增長8.0%。其中鄉村固定電話用户2.20萬户,增長4.2%。移動電話用户57.77萬户,增長3.4%。國際互聯網用户32.99萬户,增長3.6%。 [27] 
房地產業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房地產開發投資19.1億元,比上年增長45.5%。按縣市分,博樂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5.58億元,增長59.9%;精河縣房地產開發投資3.52億元,增長4.0%。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07.74萬平方米,下降8.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49.05萬平方米,下降18.3%。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34.44萬平方米,增長1.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0.96萬平方米,增長0.6%。商品房銷售額14.6億元,增長1.9%。其中,住宅銷售額12.51億元,增長1.4%。 [27] 
精河縣 精河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社會事業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科學技術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組織實施各級科技項目47項。其中:自治區級項目43項;湖北省科技援疆計劃項目4項。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教育事業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各級各類學校122所。其中,幼兒園65所,在園幼兒10380人;小學學校27所,在校學生29652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小學畢業升學率達到100%;初中學校19所,在校學生14324人、增長1.0%,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畢業升學率達到98.00%;普通高中學校8所,在校學生8017人、增長9.4%;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27人、下降6.6%;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3120人、下降2.4%;高等職業院校1所,在校學生10536人、增長19.0%;開放大學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4251人、下降4.9%。普通高考錄取率達到73.0%。 [27] 
博州直屬學校
博州實驗中學
博州廣播電視大學
博州蒙古中學
博州衞校
博州技工學校
-
-
-
社會辦學
培英中學
振華中學
阜新中學
黃岡中學
博樂市直屬學校
華師一附中博樂分校
博樂一中
博樂二中
博樂三中
博樂五中
博樂六中
博樂七中
博樂市達鎮中學
博樂市烏鎮中學
博樂小鎮一中
博樂小鎮二中
博樂阿場中學
精河縣直屬學校
精河縣高級中學
精河縣職業中專
精河縣四中
精河縣茫鄉中學
精河縣大河沿中學
精河縣托里中學
精河縣託託鄉中學
-
温泉縣直屬學校
温泉縣高級中學
温泉縣初級中學
温泉縣安鄉中學
温泉縣塔秀鄉中學
温泉縣昆場中學
-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事業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5個,羣眾藝術館博物館3個,鄉鎮場文化站21個,村隊文化室342個。廣播電視台5座,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2座,其中1千瓦以上的5座。博州電視台自辦電視節目3套,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73%。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95%。銷售體育彩票金額1.54億元、增長44.6%。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醫療衞生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醫療衞生機構423個,比去年增長5.0%。其中,醫院20個;基層衞生醫療機構387個、增長4.3%;專業公共衞生機構15個。醫院、衞生院和衞生機構實有病牀數2960張,下降17.2%。專業衞生技術人員4182人、增長8.7%,其中:執業醫師1075人、增長2.2%;執業助理醫師239人、下降0.4%;註冊護士1822人、增長15.1%。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社會保障

2023年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參加基本居民醫療保險人數35.11萬人,比上年下降0.5%。其中,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人數9.19萬人、增長3.1%,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25.92萬人、下降1.7%,參加生育保險人數6.27萬人、增長1.3%。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地方最低生活保障救濟1.4萬人,比上年增長4.5%。其中:城市0.41萬人、下降2.4%;農村0.99萬人、增長7.6%。社會福利院(收養單位)2個,牀位41張,與上年持平;收養人數4人、下降56.0%。全年銷售福利彩票2.27億元、增長25.7%。募集公益金1378萬元、增長15.2%。接受全社會捐贈資金59.7萬元。 [27] 
博州風景 博州風景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交通運輸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長372公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通道”國內外的重要連接點和進出口過貨關鍵節點,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縱貫全境,中哈輸油管道和西氣東輸二線穿境而過,是兩大交通動脈、兩大口岸交匯處,312國道與219省道、精伊霍鐵路與北疆鐵路烏精複線在博州交匯。阿拉山口口岸是集鐵路、公路、航空、輸油管道四種運輸方式兼有的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一類口岸,近年來,已有渝新歐、漢新歐、蓉新歐、鄭新歐等39條經阿拉山口出境至歐洲腹地的“五定班列”開通運營,年開行專班次已達1200列。 [1] 
2023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全年公路貨運量2208.02萬噸,比上年下降6.5%,公路貨物週轉量30.48億噸公里,下降0.6%;公路完成客運量197.25萬人次,增長82.1%,公路旅客週轉量1906.2萬人公里,增長108.4%。 [27]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藝術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語言文字

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巴爾虎布里亞特和衞拉特三種方言。博爾塔拉境內的察哈爾蒙古原講內蒙古方言,因西遷與衞拉特蒙古(主要是土爾扈特蒙古)長期相處,語言相習,除少部分口語發音略有不同處,已普遍講衞拉特方言。蒙古文分胡都木蒙文和託忒蒙古文兩種,博州的蒙古族使用託忒蒙古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語屬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他們現行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宗教信仰

蒙古族最早信奉薩滿教,從元朝開始信仰藏傳佛教。藏語把僧人尊稱"喇嘛"(意為上人、師傅),因此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都信奉伊斯蘭教。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傳統節日

蒙古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過小年和春節。農曆臘月二十三,蒙古族稱為小年。蒙古族把春節叫大年,也稱白節。正月十五日是蒙古族的麥德爾節,也是每年最盛大的廟會。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哈薩克、回等民族,最盛大的節日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維吾爾族還有卡巴克節,回族還有聖紀節。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傳統娛樂

蒙古族的傳統娛樂活動有賽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一向以能歌善舞著稱,凡喜慶節日、宴會,均有歌舞相伴。蒙古族民歌異常豐富,有《牧歌》、《習俗歌》、《諺語歌》、《思親歌》等。民歌分"長調"和"短調"兩類,彈唱時使用一種叫"託布秀兒"的彈撥樂器,發音獨特,聲調悠揚。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節奏歡快,舞步輕盈。民間舞蹈以《交拉哈勒》、《巴里津開勒》、《崩崩爾腔》、《奧里克特克》和《沙吾爾登》等最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喜愛。維吾爾族歌舞輕鬆愉快,自由活潑,主要是手臂和腳腿隨着音樂的節奏起舞,舞蹈姿勢沒有定式,隨意變化,"麥西來甫"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民族樂器有十幾種,常見的"熱瓦甫"、"都他爾"和"達甫"(手鼓)等。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特產

博樂紅提
博樂紅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南緣、天山北麓的博爾塔拉河谷和艾比湖盆地,是鮮食葡萄種植的優質氣候區。由於農五師81團、83團、86團、89團、90團、91團的氣候條件屬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温差大,有效積温高,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空氣乾燥,所產紅提葡萄以色澤豔麗、口味純正而聞名。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博樂紅提”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4-15]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風景名勝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共有4個自然保護區和1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個數3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271.8平方公里。 [22]  保護區及景區面積佔全州總面積的18%。境內的賽里木湖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 [1] 
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
賽里木湖古稱“淨海”,位於中國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的西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一個風光秀美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米,水深85公尺,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周長90公里,水域面積460平方公里,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 [16]  賽里木湖蒙語稱“賽裏木淖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面積約458平方公里,水質透明度達10—12米。 [17] 
風景名勝
阿爾夏提温泉
鄂托克賽爾温泉
古墓羣
巖畫羣
"那達慕"草原節
阿拉山口邊境遊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 [3] 
2021年10月,入選“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