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方鰍鮀

鎖定
南方鰍鮀,學名:Gobiobotia meridionalis (Yi-Yu Chen et W. H. Cao, 1977),為鯉科鰍鮀屬 [1]  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西洋江、珠江水系、長江水系等,多生活於水體底層。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廣西桂林、貴縣、融安、廣東連縣、陽山、英德。
中文名
南方鰍鮀
拉丁學名
Gobiobotia meridionalis (Yi-Yu Chen et W. H. Cao, 1977)
別    名
南方長鬚鰍鮀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鯉科
鰍鮀屬 [1] 
南方鰍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屬
鰍鮀亞屬 [1] 
亞    目
鯉亞科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科
鰍鮀亞科

南方鰍鮀形態特徵

身體長形,前段較粗,背面呈圓筒形,腹部平坦,後段較細,尾柄稍側扁。頭大,背面在鼻孔後方隆起,頂部凹陷較深,有許多短小的皮質稜。吻端鈍,口下位,口裂較寬,呈弧形。上唇稍厚,下唇較薄,唇後溝終止於第一對頦須起點處。具須4對,較粗長.第一、二對頦須較短,第三對頦須末端達到或超過胸鰭起點。眼大,側上位,眼徑大於眼間距。鼻孔較大,在眼前緣的前方。鰓耙短小,排列稀疏,咽齒匙狀,末端呈鈎狀。背鰭較短,外綠稍內凹,起點至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胸鰭較長大,位置幾乎與腹部平行,第二根分技鰭條長,末端不成絲狀,末端後伸幾乎達腹鰭起點。腹鰭較小,起點在背鰭起點之後。臀鰭較小,後緣截形,起點位於腹鰭基部曲1/2處。尾鰭短,深分叉,下葉稍長於上葉。肛門位置離腹鰭基部後端較近。鰭片圓形,較大,前段背部側線以上鱗片上有稜脊,體側有時不明顯,背部較明顯。腋鱗呈楔形。側線完全,較平直。胸、腹部裸露無鱗,腹鰭以後腹部具鱗。身體呈黑褐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體側有6--7條橫斑紋,後段比前段明顯。鱗片後部具黑斑。共背部黑色,眼下方黑褐色,鰓蓋上有一大黑斑。各鰭均呈灰白色,尾鰭灰白色,其上有黑色斑點,背鰭亦有少許黑色斑點。南方長鬚鰍鮀在產區數量較少,個體小,經濟價值不大。生長較慢。以底棲動物和水生昆蟲幼蟲等為食。第二齡魚可達性成熟。產卵季節在5月,懷卵量較大,體長100mm左右,懷卵量為4--7萬粒。 [2] 

南方鰍鮀飼養難度

難。南方鰍鮀為需要涼爽、清潔、溶氧豐富水質的小型底棲,魚類,魚缸要有一定的造流,度夏建議温度在28℃以下。南方鰍鮀很怕缺氧,魚缸過濾不能停,其對水中的污染物較敏感,需要經常換水。南方鰍鮀性情温順平和,敏感而較脆弱,搶食能力弱,不建議和太強勢的魚類混養,建議飼餵優質的、腥味較大的底棲魚飼料。

南方鰍鮀野外狀況

需要關注。南方鰍鮀是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小型魚類,種羣生存狀況易受人類活動干擾。

南方鰍鮀罕見程度

高。南方鰍鮀屬於較少受人關注的物種,且飼養難度高,尚未進入大眾視線之中。

南方鰍鮀分佈範圍

雲南、江西、香港、安徽、貴州、福建、陝西、澳門、湖北、重慶、江蘇、河南、浙江、湖南、廣東、廣西。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