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山宮

鎖定
南山宮,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良村鄉南山腰,距縣城13千米,坐西向東,面對筆架山,海拔300米,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始建於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明正統六年(1441年)重建。 [3] 
南山宮為宮殿式木構建築,仿皇宮太和殿式,磚木結構,牆上殘留古代壁畫。主體為明、清重修之物,4支紅柱及柱礎工藝異於椽梁,初步鑑定為宋代遺物。宮內雕刻、彩繪、壁畫題材豐富,保護完整,整體建築構造藝術精湛,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 [3] 
2006年5月25日,南山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南山宮
地理位置
福建省華安縣良村鄉南山腰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佔地面積
約 2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585-3-28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南山宮歷史沿革

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南山宮始建。
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和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新修建。
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遺臣陳天定流寓南山宮二年,親筆題匾,改“聖祖大仙”為“德茂天初”(匾已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2-3] 
南山宮

南山宮建築特點

南山宮由麒麟山脈山腰依勢建成,地址的選擇、建築構思,充分體現了道家的“域中四大,而人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念。民間稱南山宮地理格局為“羣峯疊翠擁道觀,北枕西嶽下南山。右傍鳳凰筆架嶺,左騰青龍碧玉樓,兩垂角帶胭脂美,中局偉岸萬人參。百里回水如飄紗,清泉煮茶味自甘”。 [2-3] 
南山宮為宮殿式木構建築,仿皇宮太和殿式,坐西向東,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道宮基盤上豎有38根木柱,近正方形,四周均設走廊。宮內正中是一圓錐形旋式藻井,藻井的斗拱計99個,上置八卦太極圖。宮內外木壁牆上均有彩繪,殿內牆21幅。南山宮現存建築風貌,鐫刻而不透空,簡約伴以細雕,典雅透露莊重,基本上屬明清風格,唯木柱基石雕琢粗糙古拙,古建築專家認為是宋時舊物。 [2-3] 

南山宮文物遺存

輦轎 輦轎
南山宮內雕刻、彩繪、壁畫題材豐富,保護完整,4支紅柱及柱礎工藝異於椽梁,初步鑑定為宋代遺物。存有長方形蜈蚣旗13面,每面旗的一面繡有124個人物,均以五彩金線繡成。另有輦轎兩輛,據傳,每輛轎子要用48兩黃金研末粉飾。 [2-3] 

南山宮歷史文化

  • 宮內供奉
南山宮奉聖祖仙媽和都統舍人神像。 [2] 
  • 民俗活動
南山宮的民俗活動自南宋開始,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九“仙媽”生日,農曆三月初九“舍人公”生日,均被定為宮觀聖節,間隔三年農曆二月廿六被定為宮廟的聖節。 [5] 
  • 相關傳説
相傳,南宋年間,有位雲遊道士醫術精湛,內修深厚,在路過此地時為當地的老百姓解除病厄。村民愛戴,不捨道士離去,附近村莊柯、林、黃等姓氏的村民,聯合選址,建南山宮挽留他在此研習道學、傳授醫術、治病救人。 [5] 

南山宮文物價值

南山宮內雕刻、彩繪、壁畫題材豐富,保護完整,整體建築構造藝術精湛,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 [3] 

南山宮保護措施

1985年,南山宮被華安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1996年9月,南山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福建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5月25日,南山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保護範圍:自建築外牆東側向外延伸150米,西側向外延伸150米,南側向外延伸100米,北側向外延伸100米。 [4]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邊界向東延伸50米,向西延伸50米,向南延伸50米,向北延伸50米。 [4] 

南山宮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南山宮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良村鄉南山腰。 [2] 
  • 交通信息
自駕:從漳州市出發經廈蓉高速—永漳高速—S208—金上線—南山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