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城村遺址

鎖定
南城村遺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南城鄉南城村北,北、西、南為古潤河環繞,東為高級渠。整個遺址位於古潤河主河道南岸台地上,呈東西向帶狀分佈。 [2] 
南城村遺址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12萬平方米。南城村遺址於2002年發現,2007~2008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單位進行了兩次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6580平方米。南城村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包含了仰韶晚期、龍山、先商、國、漢等多個時期的歷史遺蹟、遺物,文化層最深達到1.7米,溝最深有4米,跨度時間近4000年。 [2-3]  [5] 
2013年5月,南城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南城村遺址
地理位置
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南城鄉南城村北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商、漢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011-1-01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南城村遺址歷史沿革

南城村遺址於2002年發現。 [2] 
2003年秋冬,複查。 [3]  [4] 
2004年秋,試發掘。 [3] 
2007年9月14日至2008年1月23日、2008年3月4日至2008年12月15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鄲文物研究所、磁縣文保所組成磁縣南城遺址考古隊,先後對南城遺址進行了兩次田野考古發掘。 [2]  [4] 

南城村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南城村遺址I區窯 南城村遺址I區窯
南城村遺址北、西、南為古潤河環繞,東為高級渠。整個遺址位於古潤河主河道南岸台地上,呈東西向帶狀分佈。遺址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12萬平方米。南城村遺址共清理各類遺蹟365處,其中房址8座、水井5座、灰坑204座、灰溝21條、窯址2座、窖穴6座、墓葬111座、燒土遺蹟2處;共計出土陶器、銅器、鐵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貝飾等各類文物669件。南城村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包含了仰韶晚期、龍山、先商、國、漢等多個時期的歷史遺蹟、遺物,文化層最深達到1.7米,溝最深有4米。文化堆積較厚,跨度時間近4000年。 [2-3]  [5] 
先商時期古墓
南城遺址出土的陶器 南城遺址出土的陶器
南城遺址發掘古墓116座,其中先商古墓82座。先商墓羣位於遺址北部,墓葬多為東西向,大體分為三個小區,南北並列成數排、有序排列很少有相互疊壓或打破現象;僅少數為南北向,錯列於各排之間,年代稍晚。墓葬形制全部為豎穴土坑式,平面呈園角長方形,一般長約2米、寬約0.6米、深約0.5~1米左右,有的有生土或熟土二層台,除少部分外,多數無棺槨等葬具。屍骨全部為單人葬,以仰身直肢為主,少數為俯身葬,東西向墓均頭向東。約三分之一的墓有隨葬品,以錐足鼎或扁足鼎、高尖足鬲、細柄豆和圈足簋等陶器最常見,多在1~3件之間;另有兩座稍大的墓,屍骨頭部發現有海蚌殼及海貝等串飾,隨葬品數量也較多。 [7-8] 
先商時期房址
先商時期房址為圓形半地穴式,直徑約2.5米、深約1.5米左右,周圍均有生土二層台,上有柱洞,西側或西南側有豁口,當為門道,房址外圍還有覆蓋圓形或屋頂留下的痕跡。室內填土分作多層,底部有踩踏面或用火遺蹟等。此外,還發現有部分同時期的灰坑。 [7] 

南城村遺址文物遺存

南城村遺址出土的陶鬲 南城村遺址出土的陶鬲
南城村遺址遺物以陶器為主,另有石器、骨器、蚌器幾種。陶器有鼎、鐏、罐、盆、杯、碗、甕等,石器有斧、鏟、鑿、刀等;骨器有錐、針、簪等;蚌器有刀、鐮、鋸等;窯為饅頭形,有窯室、火膛、火道和窯前工作場組成,窯室為圓形,直徑約1米,火道在窯牀上呈指形分佈,頂皆塌毀,未見煙囱。 [5]  先商墓出土18件鼎形狀罐,上面戳印着三角紋。還有出土的15件鬲。 [4] 
先商墓地的貝殼覆面 先商墓地的貝殼覆面
南城村遺址先商墓屍骨脖子周圍發現大量貝飾,有棺槨的屍骨臉上還蓋有蚌覆面。 [4-5]  其中一座墓穴中,遺骨上還掛着88個貝殼串成的項鍊。 [5] 

南城村遺址研究價值

南城村遺址先商古墓 南城村遺址先商古墓
南城遺址的發現豐富了該遺存的文化內涵,為研究先商時期的民居生活及喪葬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通過對錐足鼎、鬲等器物形制、來源及人體遺骨的研究,將進一步深化對先商文化各類型文化特徵、年代分期、相互關係、族屬等問題的認識,促進夏商考古及相關歷史研究的開展。 [7-8] 

南城村遺址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南城村遺址入選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名單。 [6] 

南城村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南城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城村遺址旅遊信息

南城村遺址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南城鄉南城村北。

南城村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南城鄉人民政府開車大約用時45分鐘,路程約35.8千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