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1937

(1996年秦漢、劉若英主演電影)

鎖定
《南京1937》是由龍祥影業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制作,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人主演的戰爭片。 [1] 
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講述了一箇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遭遇的故事。 [2] 
中文名
南京1937
外文名
Don't Cry, Nanking
其他譯名
南京大屠殺
類    型
戰爭,紀錄電影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拍攝日期
1995年
導    演
吳子牛
主    演
秦漢
主    演
劉若英
早乙女愛
久保三郎
片    長
117 分鐘
上映時間
1996年6月29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日語,英語
色    彩
彩色
在線播放平台
優酷
土豆

南京1937劇情簡介

《南京1937》劇照
《南京1937》劇照(24張)
1937年深秋,日本開始全線進攻中國,為躲避戰亂,中國醫生成賢秦漢飾)攜帶懷有身孕的日本妻子理惠子早乙女愛飾)和孩子從上海逃到南京老家,他沒想到南京也差不多快被侵華日軍夷為廢墟。被告知可以進入歐美列強勢力保護的安全區避難時,成賢認為自己與難民身份不同沒做理會,投靠了老朋友繼續行醫。以小學教師劉天琴劉若英飾)為代表的同胞的悲劇令他震驚憤怒,但他認為自己首要任務不是反抗暴敵而是盡職做好一名醫生。
同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城裏搜索傷兵,理惠子因為她的日本身份逃過了一次災難。日軍對南京全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救委會主席約翰想用身體擋住日本人衝進安全區,遭到一頓暴打。日軍在安全區內大肆姦淫婦女,老師劉書琴為保護孩子受傷,理惠子因被踢中肚子而流產。 [3] 

南京1937演職員表

南京1937演員表

南京1937職員表

出品人 王應祥
製作人 王應祥、吳宇森
監製 吳宇森
導演 吳子牛
編劇 張冀平、洪維健
攝影 楊尉王西里
配樂 譚盾
剪輯 何文章
展開
以上參考資料: [4] 

南京1937角色介紹

  • 成賢
    演員 秦漢

    成賢,中國醫生,攜帶懷有身孕的日本妻子理惠子和孩子從上海逃到南京老家,他沒想到南京也差不多快被侵華日軍夷為廢墟。被告知可以進入歐美列強勢力保護的安全區避難時,成賢認為自己與難民身份不同沒做理會,投靠了老朋友繼續行醫。

  • 理惠子
    演員 早乙女愛

    理惠子,日本人,中國醫生成賢妻子,1937年深秋,日本開始全線進攻中國,為躲避戰亂,理惠子隨從丈夫和孩子從上海逃到南京老家,日軍在城裏搜索傷兵,理惠子因為她的日本身份逃過了一次災難。

  • 劉天琴
    演員 劉若英

    劉天琴,小學教師, 劉天琴在理惠子被中國人圍攻時為其開脱,後被日軍強姦,劉天琴代表了中國人友善自強,但面對日軍依舊無法自保的中國人羣。

  • 鄧天遠
    演員 陳逸達

    鄧天遠,軍人,劉天琴男朋友,對劉天琴的愛更多的體現在對劉天琴的支持和理解上,幾次去看望劉天琴卻沒有直接説出自己的情感,最後在劉天琴被日軍強姦後,帶劉天琴離開傷心地。

以上參考資料: [2-3]  [5-7] 

南京1937音樂原聲

序號
曲目
配樂/演唱
1
祭:1937
譚盾
2
不要哭啊!南京
譚盾
3
理惠子的新家
譚盾
4
譚盾
5
逃亡避難所
譚盾
6
南京失陷
譚盾
7
譚盾
8
失去自由
譚盾
9
重逢的戀人
譚盾
10
屠殺後的倖存者
譚盾
11
譚盾
12
不屈的老人
譚盾
13
《小南京》誕生
譚盾
以上參考資料: [8] 

南京1937幕後花絮

  • 為了表示自己將“南京大屠殺”拍好的決心,吳子牛將一頭黑髮剃光。並立下誓言:“拍不好這部電影,以後不會再拍電影。 ” [9] 
  • 主演秦漢的父親孫元良將軍,曾經守衞南京中華門,後棄城被撤職查辦,拘押42天,留下的最後遺願是葬在南京。秦漢知道父親的心意,減少片酬也要出演該片。 [5] 

南京1937製作發行

南京1937製作

製作公司
龍祥影業公司(中國台灣)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
發行公司
pro-star home entertainment(加拿大)

南京1937發行

國家地區
上映日期
中國大陸
1996年6月29日
中國台灣
1996年
中國台灣
1996年
日本
1998年5月2日
以上參考資料: [1] 

南京1937影片評價

這部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背景的電影,因其獨特的視角也曾被評價為一部“充滿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識極強的一部電影”。(《中青在線》評) [10] 
《南京1937》所展現的是一個導演對戰爭、對民族、對人性的思考,是電影人時隔半個世紀後對南京大屠殺的第一次真正的沉思。(《鳳凰網》評) [6] 
吳子牛導演的《南京大屠殺》,通過血淚斑斑的鏡頭語言,反覆強化了這樣的道德立意:日本戰爭發動者罪孽深重,必須向中國人民謝罪。(《中國網》評) [7] 
導演吳子牛通過一箇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遭遇和視角,表明了對戰爭、對民族、對人性的深刻思考。影片結尾,導演特別打出了兩組字幕,分別是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的死亡人數以及1995年南京城最新人口數字的對比,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歷史的回聲。(《騰訊娛樂》評)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