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大屠殺

(201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南京大屠殺》是201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純如。 [3-5] 
中文名
南京大屠殺
外文名
The Rape of Nanking
作    者
張純如(Iris Chang)
譯    者
譚春霞
焦國林
出版時間
2013年1月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頁    數
285 頁
ISBN
9787508637242 [1] 
定    價
49.00 元
裝    幀
平裝
創作年代
1997
文學體裁
歷史
副標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遺忘的大浩劫

南京大屠殺內容簡介

1937年12月,日軍攻入中國古都南京。幾周之內,30多萬中國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計劃地強暴、折磨和屠殺。張純如從三個視角講述了南京大屠殺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視角,二是中國人的視角,三是一羣不肯拋棄南京的西方人的視角,他們創立了安全區,最終拯救了近30萬名中國人。 [1] 
張純如不僅在書中詳述了日軍瘋狂暴行的細節,而且分析了在軍國主義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日本士兵對人類生命的漠視。張純如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進行了大量採訪,並首次發掘了許多重要文獻。該書是關於這段恐怖歷史的權威之作。 [1] 

南京大屠殺出版背景

張純如 張純如
1997年,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在北美地區出版,這是第一本以美國大眾為讀者的有關日軍二戰中暴行的英文書籍,打破了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長達60年的沉默。2004年11月9日,她被路人發現用手槍在加州洛斯蓋多自殺於汽車內,享年36歲。
2014年12月13日,他們再次來到紀念館,這次則是首個國家公祭日,也正是女兒逝世第十年。辭世時僅36歲的女兒張純如,是他們的痛,也是一生的驕傲。“她不僅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人權鬥士。純如從來沒有為寫了《南京大屠殺》後悔過,她也不後悔向全世界揭露歷史上這悲慘的一章。我們也絕不後悔純如這樣。純如這一生,喚醒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關注,她沒有虛度。”
張盈盈是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晚年在走女兒未走完的路,為南京大屠殺歷史在西方的傳播奔走。“目前在加拿大多倫多温哥華,南京大屠殺歷史已經被寫進中小學教材。但在美國,這一步還未成現實。我們2009年開始資助美國的高中教師暑假來中國瞭解真相。”張盈盈説,“也有西方人不理解,為什麼過去這麼多年了,還要翻舊賬?其實不是翻舊賬,是正視和銘記真實的歷史。因為,目前日本右翼分子還妄圖抹殺這段歷史,這是對死難者的二度傷害。”
英文版《南京大屠殺》 英文版《南京大屠殺》
冬日的暖陽,在下午的南京依然那麼明亮。張純如父母執意要“在女兒曾多次留影的地方合影”,又在侵華日軍南京屠殺遇難同胞紀念
館館長朱成山的引導下,蹲下身子,仔細閲讀刻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上的銘文:“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永矢弗諼,祈願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寫得真好!”純如父母連聲讚道。 “今天中國首個國家公祭日,來了很多海外華人,也來了很多國外維護史實民間組織的愛好和平人士,我們的心聲就是:這個日子的設立,也順應了眾多海外華人的心願!向全世界昭告:中國人絕對不會忘記這段歷史,也堅決為捍衞和平作出努力。”純如的母親説,“純如在天有靈,一定會感到也特別安慰。她做的一切沒有白費。她是相信一個人力量的人,她擁有一個信念——一個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你堅定,就可以改變世界!” [2] 

南京大屠殺作者簡介

張純如 張純如
張純如(Iris Chang),美國華裔,1989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新聞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在芝加哥度過了短暫的記者生涯,之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寫作碩士學位。作為美國著名的年輕歷史學家之一,張純如曾獲得眾多榮譽,包括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項目獎、華裔美國人組織年度女性獎、伍斯特學院名譽博士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名譽博士等。1991年,張純如與佈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結婚,並育有一子。 [1]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聞週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還接受眾多電視和廣播節目的採訪,並發表過眾多演講。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張純如還有《蠶絲》(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國華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兩部著作問世。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己的轎車內開槍自殺。 [1] 

南京大屠殺目錄

XI 中文版序
XVII 序言
001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017通往南京之路
第二章
033六週暴行
第三章
059南京淪陷
第四章
077恐怖的六星期
第五章
101南京安全區
第二部分
第六章
139世人所瞭解的南京大屠殺
第七章
155日本佔領下的南京
第八章
165審判日
第九章 191
177 倖存者的命運
第十章
193 被遺忘的大屠殺:再次凌辱
209 結 語
221 尾 聲
235 致 謝
241 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