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午極鎮

鎖定
午極鎮,隸屬於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地處乳山市北部,東接下初鎮,南與夏村鎮為鄰,西鄰崖子鎮、育黎鎮,北與煙台市牟平區接壤, [1]  行政區域面積109.99平方千米。 [2] 
民國三十年(1941年)以前,屬牟平縣第七區、第八區轄地。1984年5月,改建午極鎮。 [1]  截至2018年末,午極鎮户籍人口有25619人。 [2]  截至2020年6月,午極鎮下轄35個行政村。 [3] 
2018年,午極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2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9億元,農業總產值5.3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821萬元,累積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5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4.6%。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2.45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5953元。 [4]  2018年,午極鎮有工業企業33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2] 
中文名
午極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
地理位置
乳山市北部
面    積
109.99 km²
下轄地區
3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午極村
電話區號
0631
郵政區碼
264503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魯K
人    口
25619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午極鎮建置沿革

午極鎮
午極鎮(1張)
明洪武年間,盧、祝姓由雲南遷此立村,因村後五條山嶺似五龍盤踞,取名五極。
民國三十年(1941年)以前,屬牟平縣第七區、第八區轄地。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牟海行署第五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為第八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屬乳山縣午極區。
1956年,設午極鄉。
1958年9月,成立午極公社。
1984年5月,改建午極鎮。 [1] 

午極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午極鎮下轄35個行政村:午極、孫家疃、於家疃、東柳家、西柳家、於莊、湘溝、輝湛、魯家夼、小寨、盧家、房家、楊家莊、小虎嵐、大虎嵐、唐家溝、北莊、石字峴、正甲夼、由家莊、中莊、澤上、西堪、馬家夼、韓家溝、南莊、樗樹崖、張家屯、於家屯、曲家屯、宋莊、車道、土心頭、下萬口、上萬口。 [1] 
截至2020年6月,午極鎮下轄35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午極村。 [1] 
午極鎮區劃詳情
於莊村
午極村
盧家村
唐家溝村
中莊村
樗樹崖村
車道村
湘溝村
孫家疃村
房家村
北莊村
澤上村
張家屯村
土心頭村
輝湛村
於家疃村
楊家莊村
石字峴村
西塂村
於家屯村
下萬口村
魯家夼村
東柳家村
小虎嵐村
正甲夼村
馬家夼村
曲家屯村
上萬口村
小寨村
西柳家村
大虎嵐村
由家莊村
韓家溝村
宋家莊村
南莊村

午極鎮地理環境

午極鎮位置境域

午極鎮地處乳山市北部,東接下初鎮,南與夏村鎮為鄰,西鄰崖子鎮、育黎鎮,北與煙台市牟平區接壤, [1]  行政區域面積109.99平方千米。 [2] 
午極鎮

午極鎮地形地貌

午極鎮境內大部分為丘陵和緩坡地,少部分為河谷沖積平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最高峯位於老宅頂,海拔156米;最低點位於南莊村,海拔3.5米。 [1] 

午極鎮氣候

午極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6℃,年平均日照時數2669小時,無霜期20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為763.7毫米。 [1] 

午極鎮水文

午極鎮境內河流多從北部牟平入境,向西和西南匯入大崮頭河與白石河,河道長度為18千米。 [1] 

午極鎮自然災害

午極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風災、低温、霜凍、雷擊等。 [1] 

午極鎮自然資源

午極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岩、黃金、鉀長石:花崗岩地質儲量1萬立方米,可採儲量為0.2萬立方米,集中分佈在小寨東南山;黃金分佈在唐家溝;鉀長石主要分佈在正甲夼、中莊。 [1] 

午極鎮人口

2011年末,午極鎮總人口2.6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76人,城鎮化率13.5%。另有流動人口524人。總人口中,男性13708人,佔51.7%;女性12824人,佔48.3%;14歲以下1361人,佔5.4%;65歲以上7308人,佔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5068人,佔99.48%;有少數民族90人,佔0.52%。2011年,人口出生率4.99‰,人口死亡率1.13‰,人口自然增長率3.8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83.46人。 [1] 
2017年末,午極鎮常住人口為23841人。 [5] 
截至2018年末,午極鎮户籍人口有25619人。 [2] 

午極鎮經濟

午極鎮綜述

2006年,午極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7.5億元,農業總產值7.8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7.6億元,財政收入40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42元。
2011年,午極鎮財政總收入305.8萬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9.6萬元,比上年增長14%。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64萬元,增值税76.8萬元,企業所得税8.6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292元,比上年增長14%。 [1] 
2018年,午極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0.2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9億元,農業總產值5.3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821萬元,累積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5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4.6%。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2.45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5953元。 [4]  2018年,午極鎮有工業企業33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7個。 [2] 

午極鎮農業

2011年,午極鎮有耕地面積4.7萬畝,人均1.84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16元。2011年,生產糧食2.5萬噸,人均943.3千克,其中小麥1.1萬噸,玉米1.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2.2萬噸,其中白菜0.5萬噸,大姜0.5萬噸,蘿蔔0.2萬噸。2011年,生豬飼養量2.5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雞飼養量70萬羽,年末存欄65萬羽。

午極鎮工業

午極鎮以機械加工、水泥、建材、水產食品、服裝為主。2011年,午極鎮工業總產值26億元。工業企業13家,職工10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8.6億元,比上年增長5%。

午極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午極鎮有商業網點1184個,職工457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9個,年成交額8億元。2011年,出口578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7%。

午極鎮社會事業

午極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午極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4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所,在校生37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20人,專任教師8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68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比上年提高了16%。 [1] 

午極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午極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5個,各類文化專業户15個;各類圖書室22個,藏書7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45人。2011年末,午極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81.8%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3%。 [1] 

午極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午極鎮有中心衞生院1所,下設衞生室12個;衞生院牀位50張,固定資產457萬。專業衞生人員45人,執業醫師14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21人。2011年,完成2.5萬門診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1] 

午極鎮社會保障

2011年,午極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81户,人數815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3人次,共支出1.8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8人,支出156.9萬元。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2人。社區服務設施4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7個,社區服務站23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萬人,參保率97%。 [1] 

午極鎮交通

午極鎮境內有207省道、309國道2條公路幹線交匯。 [1] 

午極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午極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午極村得名。 [1] 

午極鎮風景名勝

  • 金牛谷生態農業觀光園
金牛谷生態農業觀光園位於乳山市午極鎮午極村北郊。佔地約200公頃,為國家AAA級景區。 [6] 

午極鎮著名人物

  • 張崧
張崧(1697年—1758年),字洛赤,號鍾峯,午極鎮澤上村人。清雍正四年(1726年)中舉。後屢試不第,仍肆力於學。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寧海知州張王介仰其才,聘其為瀛洲書院山長,所授弟子,多為名士。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任河南滑縣知縣。 [7]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1908-1909.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285.
  • 3.    午極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05]
  • 4.    區鎮概況 午極鎮  .乳山市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5]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78頁.
  • 6.    文化民俗 風景名勝  .乳山市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5]
  • 7.    文化民俗 歷史人物  .乳山市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