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二連城城址

鎖定
十二連城城址,又名隋唐勝州城址、勝州榆林城故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政府東南的黃河南岸台地上,於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修築,是在漢代雲中郡沙南縣城廢址上重建的。 [2] 
十二連城城址現存5個相連的城圈,靠東邊是漢城殘留部分,西北角是明代的衞城,主要部分是唐代城址。5座城垣分別屬於不同時代。城垣整體略呈方形,一號城位於西南與五號城相連,兩城東西並列,中間僅隔一牆,為隋唐勝州城故址;二號、三號城亦東西並列,位於一號城西北角,為明代東勝右衞城;四號城為漢代沙南縣城地。城內遺物豐富,漢、隋唐、宋、元、明各代都有,反映出這裏築城的歷史和延續使用的時間較長。“姜義貞墓”的發現,為勝州榆林城提供了確鑿的考古資料,同時,為研究隋唐時期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3] 
2006年5月25日,十二連城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十二連城城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
所處時代
隋至唐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040-1-040

十二連城城址歷史沿革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十二連城在漢代雲中郡沙南縣城廢址上重建修築。
遼代初期,於黃河東岸另建東勝州,此城遂廢。
明洪武四年(1371年),增置左、右東勝衞,右衞在黃河西岸。
1963年,考古工作者對十二連城遺址及其東約9千米的“天順圪梁”古城進行了考察。
2015~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古城城南遺址進行了發掘。 [2] 
十二連城城址

十二連城城址遺址特點

十二連城城址內現今輪廓比較清楚,相互毗連的5座城垣分別屬於不同時代。5座城垣整體略呈方形,一號城位於西南與五號城相連,兩城東西並列,中間僅隔一牆,為隋唐勝州城故址;二號、三號城亦東西並列,位於一號城西北角,為明代東勝右衞城;四號城為漢代沙南縣城地。 [2] 
一號和五號城址的隔牆長1039米,高5米左右,寬約30米,平夯築城,夯層厚11釐米。這兩座城址外圍城牆構成了十二連城古城遺址的四周輪廓,總長4387米,為一座規模較大的上等州城。五號城址南牆長1165米,高15米左右,寬33米,城內可見有大型建築台基,出土大量磚瓦等建築材料,北牆只殘存一小段,現在已蓋滿了現代房屋。一號城址面積最大,約佔全城的三分之二,為橫長方形,南北長1039米,東西寬857米,城南出土姜義貞墓誌。十二連城城址保存較好,城內遺物豐富,漢、隋唐、宋、元、明各代都有,反映出這裏築城的歷史和延續使用的時間較長。 [3-4] 

十二連城城址文物遺存

十二連城城址遺物
十二連城城址遺物(2張)
十二連城城址曾出土有云紋瓦當、“長樂未央”字磚、“開元十九年故人品子姜義貞墓誌‘及’上柱國墓”;元代瓷器和花押印章生產工具等。此外在古城中還採集到一些銅錢,有漢半兩、五銖、王莽時期大泉五十、隋五銖錢、唐開元通寶、宋代景德元寶、大觀通寶、太平通寶等。 [3] 

十二連城城址歷史文化

  • 相關記載
據文獻記載,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在漢代沙南縣城的故址上興建榆林城,稱“榆林關”,隋開皇七年(587年)改為縣治。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割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另置勝州,治所在榆林縣城。隋大業三年(607年),勝州改為榆林郡,同年隋煬帝北巡至此,在榆林城大宴少數民族各部酋長,勝州因此名揚天下。唐初,勝州領榆林、河濱二縣。唐末,勝州城被西夏所佔。遼神冊元年(916年),遼兵攻入勝州,脅迫城內百姓遷往黃河東北岸的東勝州,勝州城遂廢。明代在原勝州城的基礎上修建了東勝右衞城,十二連城古城址就是隋唐時期的勝州榆林故城。 [4] 

十二連城城址文物價值

十二連城城址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軍事重鎮,考古發掘出土的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代的珍貴代表性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其中“姜義貞墓”的發現,為勝州榆林城提供了確鑿的考古資料,同時,為研究隋唐時期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3-4] 

十二連城城址文物保護

2006年5月25日,十二連城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十二連城城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十二連城城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政府東南的黃河南岸台地上。 [2] 
  • 交通信息
自駕:從準格爾旗出發經薛大快速通道—世紀大道—十二連城城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