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道德鄉

鎖定
北道德鄉,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富縣。地處富縣西部。東與羊泉鎮接壤,南與張村驛鎮為鄰,西接直羅鎮,北與茶坊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6千米 [1]  ,總面積171.77平方千米。 [2] 
北道德鄉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嚴院塔1座,東村會議舊址1處。 [1] 
截至2020年6月,北道德鄉下轄12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北道德鄉户籍人口8170人 [2]  。2011年,北道德鄉農業總產值1.7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900萬。 [1] 
中文名
北道德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延安市富縣
地理位置
富縣西部
面    積
171.77 km²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道德村
電話區號
0911
郵政區碼
727508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J
人    口
8170人(2018年)

北道德鄉歷史沿革

據《鄜州志》記載,東晉時期,赫連勃勃行軍運糧道路(夏古道)在境內的北端,故名北到頭(夏兵走到頭之意),後諧音為北道頭,後又雅化為北道德。
明初設阜才二里。
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博愛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為道德聯保。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廢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道德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統一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複道德區。
1949年10月,為五區七鄉。
1958年9月,成立西峯公社。
1959年,為張村驛公社北道德管理區。
1961年,改北道德公社。
1984年7月,改設鄉。 [1] 

北道德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轄緱家莊、金村、四合、永錄、下柳池、東村、上柳池、櫻桃塬、馮家塬、嶽村、湫塬、雨家塬、雷豐、道德、紀路、渭家河、高池17個行政村;下設3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北道德鄉下轄12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道德村。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628204200
210
道德村
610628204201
220
緱家莊村
610628204202
220
金村
610628204203
220
四合村
610628204204
220
雨家村
610628204205
220
渭家河村
610628204206
220
東村
610628204207
220
上柳池村
610628204208
220
湫塬村
610628204209
220
英桃塬村
610628204210
220
紀路村
610628204211
220
高池村

北道德鄉地理環境

北道德鄉位置境域

北道德鄉地處富縣西部。東與羊泉鎮接壤,南與張村驛鎮為鄰,西接直羅鎮,北與茶坊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6千米 [1]  ,總面積171.77平方千米。 [2] 
北道德鄉人民政府

北道德鄉地形地貌

北道德鄉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呈東西窄、南北長,如五指伸出的五條支離破碎的小塬,主要有湫塬、雨家塬、四合塬、英桃塬和道德主塬,俗稱“五指塬”。平均海拔1200米,境內最高點照八寺位於北端塬末,海拔1390米。 [1] 

北道德鄉氣候特徵

北道德鄉氣候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8.5℃,1月平均氣温-6℃,極端最低氣温-25℃;7月平均氣温21℃,極端最高氣温38℃。生長期年平均237天。無霜期年平均12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38小時,年總輻射130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其中7月最多。 [1] 

北道德鄉水系水文

北道德鄉境內主要河流有渭家河、黃家河等,河流總長度22.6千米。最大的河流為渭家河,從油坊溝至楊家墳,長16千米。 [1] 

北道德鄉自然災害

北道德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霜凍、乾旱、暴雨、連陰雨、乾熱風、病蟲害等。災害年均8次,主要發生在3—5月。 [1] 

北道德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轄區總人口8594人。總人口中,男性4563人,佔53.1%;女性4031人,佔46.9%;14歲以下1347人,佔15.7%;15—64歲6646人,佔77.3%;65歲以上601人,佔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人。 [1] 
截至2018年,北道德鄉户籍人口8170人 [2] 

北道德鄉經濟

北道德鄉綜述

2011年,北道德鄉財政總收入486萬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財政收入5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80元,比上年增長18.8%。 [1] 

北道德鄉第一產業

2011年,北道德鄉農業總產值1.7億元,比上年增長13%,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5%。農業耕地面積3.6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5萬畝,盛產優質蘋果。
北道德鄉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北道德鄉糧食生產2700噸,其中玉米2000噸,大豆700噸。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累計造林7867畝,其中防護林246畝,經濟林3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萬株,林木覆蓋率97%,活立木蓄積量103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3.2萬畝,以蘋果為主,蘋果總產量4.8萬噸,產值1.6億元。
北道德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北道德鄉新(擴)建規模養殖場12家,養豬520頭,沼氣配套養豬8200頭,生豬出欄1500頭。畜牧業總產值16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0.9%。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農業機械160台。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種植水平達90%。 [1] 

北道德鄉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商業網點86個。2011年,北道德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900萬,比上年增長9.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05萬元,比上年增長7.8%。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20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居民儲蓄存款3000萬元,人均3504元,比上年增長25%;各項貸款餘額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7%。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有各類賓館、旅社、招待所4家,牀位40張。2011年,北道德鄉接待遊客0.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旅遊收入281萬元,比上年增長29%。 [1] 
2018年,北道德鄉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個。 [2] 

北道德鄉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縣鄉級公路1條,總長41千米,日發送10輛客車,日客運量400人次。 [1] 

北道德鄉社會事業

北道德鄉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公共圖書室5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藏書5萬餘冊;鄉村文化廣場3個,面積400平方米。成功舉辦了東村第三屆農民藝術節。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線電視用户800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78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5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640小時。 [1] 

北道德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有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65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所,在校生262人,專任教師2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1] 

北道德鄉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5個,其中鄉級衞生院1個,村級衞生室14個,2個醫藥門市。專業衞生人員21人,其中執業醫師16人,註冊護士1人,藥劑師1人,檢驗師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800入次,出院病人158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249人,參合率98%。 [1] 

北道德鄉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道德鄉有健身廣場3個,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0%。 [1] 

北道德鄉歷史文化

福嚴院塔
福嚴院塔也稱東村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建築,位於富縣北道德鄉東村西南。
福嚴院塔為八面八角十一級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通高32.8米。塔底層正南闢有塔門。塔身從第2層至第7層正南闢有券門。第7層以下收分較小,第8層以上收分較大。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檐,塔檐下用兩青磚砌出平枋,每層的平枋上有5鋪做出雙抄的斗拱,再以素磚做出圓檐椽頭及瓦等。塔身各層並飾有磚雕假窗。塔頂以磚疊澀收分,塔剎已無存。塔身均用青磚磨沿對縫,以黃泥白灰加糯米汁砌築而成。塔體中空,底層內徑為6米。原有木樓梯和木樓板,可攀援而上,現已無存。此塔原為福嚴院標誌塔,現寺院已毀,僅存塔。 [4] 
2013年5月3日,福嚴院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參考資料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337—1338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17
  • 3.    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11]
  • 4.    福嚴院塔  .富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11]
  • 5.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