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辛街道辦事處

鎖定
北辛街道辦事處是山東省滕州市下轄街道。
中文名
北辛街道辦事處
所屬地區
山東省滕州市
地理位置
滕州市區北路
面    積
40 km²
政府駐地
滕州市善國路
電話區號
0632
郵政編碼
277500
人口數量
8.2 萬
車牌代碼
魯D
方    言
滕州話
滕州市北辛街道是一個因城區行政區劃調整而於2001年6月30日新成立的街道。北辛街道以馳譽世界的北辛文化命名,地處滕州市城區北部,總面積40平方公里,總人口8.2萬人。境內有管仲鮑叔牙墓、唐代造像碑等歷史古蹟,商、周、漢代遺址和被譽以“南北怒濤如趵突,高低聲吼似雷鳴”的荊泉羣等自然景觀,現為滕州市行政辦公新區,是滕州市委、市政府重點規劃建設的新城區。
滕州市北辛街道轄區內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及京滬鐵路縱貫南北,北辛路、紅荷路、善國路等“六縱七橫”道路彼此貫通,綜合服務功能配套完備,人居環境優雅,發展前景廣闊,是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秉承“北辛文化”的豐富底藴,北辛街道黨政一班人以解放思想、合力共創、加快發展總纜全局,以“創新、創優、創業,能幹、會幹、幹好”為永恆動力,以“廉政、勤政、優政,少説多做、奉獻留跡”為執着追求,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羣眾,依託優勢、再造優勢,搶抓機遇、奮力趕超,以超前的思路,超常的舉措,推動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高速、跨越發展,繼2003年躋身滕州市年度目標綜合考核先進鎮(街)、市經濟“十強”鎮(街)行列之後,經濟社會發展又呈現出高點定位、高效運作、高位遞增、高速推進的超常態勢,街道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2004年又先後蟬聯了這兩大標誌性榮譽。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2860萬元,同比增長48%;固定資產投資36320萬元,比增長78%;實際利用外資30084萬元,同比增長121%;地方財政收入2777萬元,同比增長30.4%。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北辛街道廣大幹羣在新一輪“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的熱潮中思想解放的程度、加快發展的速度和改革攻堅的力度。進入2004年,北辛街道黨委、辦事處突出經濟建設“第一要務”,牢記“兩個務必”,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紮實推進“四大聯合”,圍繞“五項統籌”要求,遵循執政“六條經驗”,團結帶領各級幹部和廣大羣眾,發揚“敢啃硬骨頭,善破大難題,能求大突破”的精神,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加快建設“三區兩帶”,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積極推進“四大聯合”,結合北辛實際,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外經外貿四大戰略,抓住北部農業技術實力相對雄厚的優勢,着力發展以林果花菜生產、禽蛋生產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城市農業”。按照“民營強街,商貿興街”的整體思路,大力發展以機械製造、食品生產、服裝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經濟,和以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及飲食服務業為重點的商貿流通經濟,強工壯農、興貿活商、三產並進的發展態勢基本形成。
全國十大專業批發市場之一的杏花村幹雜海貨市場萬商雲集、貨如輪轉,日上市世界各地乾鮮水產品、調味品、副食品近千種,年成交額達20億元,市場營銷輻射到馬來西亞、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等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圍繞把大同北路兩側建成高標準的商貿聚集區、一流的市場羣體的目標,創新思路、多輪驅動,創新措施、多元投資,共投入資金4億元,全力加快了以“杏花村”為品牌、總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市場羣體建設。繼聚龍倉儲、嘉譽氣調保鮮庫如期竣工投放市場後,杏花村幹雜海貨市場擴建工程A區(杏花村幹雜海貨調味品新市場)、B區(嘉譽商貿城)和華孚物流中心萬噸冷庫、華孚商貿城已先後於去年建成投入運營,滕陽商貿、周樓商貿、五洲商貿等配套工程也即將建成開業。另外,本着新上與改造並舉的方針,加快了轄區內特色市場的新建和老市場的改造。現在,無公害淨菜市場正在緊張施工之中,電子商貿城新建和水產糧油、蔬菜農貿市場改造等項工程也即將啓動,從而使得北辛的市場體系更趨完善。遵循“外商投資我服務,外商發財我發展”的宗旨,北辛街道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積極營造務實高效的服務環境,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大力實施靠大聯強戰略,篩選出廈門、台州兩個城市作為招商基地進行重點建設,進而以基地為中心輻射擴張,進一步加強了與滬、寧等長三角地區,穗、港等珠三角地區和煙台、威海、青島等半島城市羣以及同韓國的聯繫,由此北辛地利優勢全面激活,優勢內潛充分顯現,招商引資的成果不斷鞏固和擴大。按照“南抓老城改造、提高檔次、繁榮商貿,北上各類項目、扶優扶強、壯大新興税源”的總體規劃,北辛轄區南北居居聯合、居企聯合、內外聯合、上下聯合的街道上下合力促發展的局面進一步鞏固。
在優勢項目及大量外資的促動下,位於北城新開發區的中小型機械製造項目區、農產品深加工區、廢舊塑料、塑編及木材加工區,和以北辛路為中心的行政商務及建築開發帶、以北環路為中心的重點工程聚集帶等“三區”、“兩帶”建設如火如荼,效益突顯。立足轄區餐飲服務、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安開發四大傳統支柱產業實際,加快推進技術改造和強強聯手戰略,分類施策、分線激活,促進優勢產業四柱擎天、生機再現。瞄準“投資額大、帶動性強、投產達效快”這一目標,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服務水平,突出抓了投資額過千萬元的大班食品生產線、科技推廣服務中心、金豐源食品加工項目等八大重點工程的掃尾建設和亞太非織造布、華立波紋管、國永五交化等十大重點項目的啓動建設,重點抓了總投資2500萬元的汽車展銷中心、總投資1200萬元的趙王河社區老年服務中心、總投資6億元的閩港國際物流中心一期工程以及廣交賓館改造等十二大重點項目的籌建工作;配合抓了墨府、汽車站、商務中心、中盛花園、民兵訓練基地、奧林匹克中心等六大市級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工作,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北辛街道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北辛中學、善國中學、滕文中學、前進小學、華澳小學等10餘座知名學校位居其間,師資雄厚,入學率和升學率均居全市前列,國辦、民辦教育事業呈現出競相發展、各領風騷的良好態勢。目前,廣大幹部羣眾正立足轄區水域資源豐富的優勢和文明生態街道創建全面推進的機遇,大力推進“河庫連網”、“依路修河”工程和綠化、硬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實施以及“文明一條街”、“文明生態居”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依勢建景、以景造勢,不斷提升轄區環境質量和文化內涵,努力創造北方“江南小氣候”,力爭儘快實現北辛街道花園式、生態型經濟強街、商貿大街、環保美街的創建目標。?
歷史的北辛,文化璀璨,博大精深,舉世矚目;現在的北辛,人傑地靈,物產豐饒,社會和諧;將來的北辛,必將以更驕人的業績、更燦爛的文化、更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