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辛舍利塔

鎖定
北辛舍利塔,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北辛村,是明朝時期的古塔遺址。 [3-4] 
北辛舍利塔,原是崇聖禪院內附屬建築,創建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現寺已毀,唯塔尚存。塔坐北朝南,為圓形五層覆缽式喇嘛磚塔,塔內空心,塔高大約15米。塔下的塔基,埋在地平線以下,塔體為五層,一層、二層平面呈方形,三至五層平面呈圓形。塔層數較少,但各層塔身、塔檐的造型均不相同,是元代流行的喇嘛塔與明代出現的金剛寶座塔組合形式的變體,為研究明代舍利塔的形制特徵與建築沿襲傳承提供了重要的例證。 [2]  [4] 
2019年10月,北辛舍利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北辛舍利塔
地理位置
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北辛村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225-3-02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北辛舍利塔歷史沿革

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原是北宋崇勝禪院的附屬建築,修建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禪院寺廟已不在,只留下了這座古老舍利塔。 [2] 

北辛舍利塔遺址特點

北辛舍利塔坐北朝南,為圓形五層覆缽式喇嘛磚塔,塔內空心,原為崇勝禪院附屬建築,寺毀僅塔存。塔高大約15米。塔下的塔基,埋在地平線以下,塔體為五層。一層、二層平面呈方形,三至五層平面呈圓形。
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
一層,邊長5.53米,素面無飾,正面闢一磚券拱門,塔室寬、深僅1.5米,內有石刻立佛1尊,是典型的明代風格。其上疊澀出檐,反疊澀收分,構成方形平台,上置四角束腰須彌座似的二層塔身。束腰正面闢磚券拱門,塔室內供石刻坐佛1尊。束腰上方、下方均為三層疊澀平台構成,其中單層上飾一層狗牙磚。三層為甕形塔身,其上塔檐很薄,僅由一磚平放砌成。四層、五層塔身頗低,均為圓柱形。四層塔檐由仿木構的斗拱、普柏枋等磚雕構件組成,五層則是疊澀塔檐,上置覆缽式的小塔作為塔頂。
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塔層數較少,但各層塔身、塔檐的造型均不相同,是元代流行的喇嘛塔與明代出現的金剛寶座塔組合形式的變體。 [3]  [4] 

北辛舍利塔文物遺存

一層塔室內有石刻立佛1尊,是典型的明代風格。 [3] 
二層塔室內有石刻坐佛1尊,側面嵌一方形刻碑,字已不清。 [3] 
1994年,塔身出有砂石舍利小石棺一口;砂石方形小石函一合;綠釉舍利小陶棺一口,存於博物館。 [5] 

北辛舍利塔保護開發

北辛舍利塔觀景台
北辛舍利塔觀景台 北辛舍利塔觀景台
北辛舍利塔的西側,便是觀景台,也是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萬榮段沿線9大觀景台之一。舍利塔生態修復工程投資1300萬餘元,佔地總面積約300畝,主要包括50畝的觀景平台、30餘畝的花海、400米的步行棧道、200畝的荒溝生態修復。 [5] 

北辛舍利塔研究價值

北辛舍利塔造型別致,建築風格結合了元明兩期的特點,素面無飾、靈活變化,為研究明代舍利塔的形制特徵與建築沿襲傳承提供了重要的例證。 [2] 

北辛舍利塔保護措施

2004年6月10日,北辛舍利塔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
2019年10月,北辛舍利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北辛舍利塔旅遊信息

北辛舍利塔地理位置

北辛舍利塔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北辛村。

北辛舍利塔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北辛舍利塔,路程約34.2千米,用時約1小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