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

鎖定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簡稱“大柵欄”,讀作“dà shí lànr”,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門大街西側,西至南新華街,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前門西大街,佔地面積約1.15平方千米。大柵欄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時稱廊坊四條;明弘治元年(1488年)在衚衕口設立柵欄,故改稱“大柵欄”;清末此地商業發達,形成商業街區 [1-2]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有勸業場舊址、謙祥益舊址門面、瑞蚨祥舊址門面、祥義號綢布店舊址門面、鹽業銀行舊址、交通銀行舊址等多處歷史遺蹟,是中華老字號的聚集地、北京早期商業的發祥地、中國影視行業的誕生地,更是京味傳統文化的集中承載地 [3] 
2015年4月3日,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4] 
(注:本詞條所指大柵欄,為佔地面積達1.15平方千米的街區,其他有關單條道路“大柵欄”的信息詳見詞條大柵欄街,有關行政區域的信息詳見詞條大柵欄街道
中文名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前門大街西側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級別
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1.15 km²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沿革

遼代(916年—1125年),在幽州城東北郊建延壽寺,這一帶即出現了延壽寺街的地名 [21] 
金天德三年(1151年),將遼代幽州城向東、南兩面各擴展三里,稱為金中都。
元代(1271年—1368年),在金中都的東北建新城“元大都”。延壽寺一帶正好處於元大都與金中都相交的位置,很多居民在舊城與新城之間不斷來往,以使這一帶走出多條斜路,並逐步增建鋪面民宅,形成了斜街格局,其中主要包括鐵樹斜街(李鐵枴街),櫻桃斜街、楊梅竹斜街、棕樹斜街等 [21]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重建北京城,延壽寺一帶位於北京內城正陽門外。同年,延壽寺一帶建成廊坊四條 [2] 
明弘治元年(1488年),為防盜賊,廊坊四條巷口設立木質柵欄,因這裏的柵欄由商賈出資,比其他衚衕的都要大,因此被人們稱為“大柵欄” [2]  [5] 
清代,滿人入關以後,北京內城不允許漢人居住,大量漢人被迫遷居外城,其中大量富商遷至大柵欄街區居住,使得大柵欄商業氣息濃厚 [5] 
大柵欄地區相對地理位置示意圖 大柵欄地區相對地理位置示意圖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大柵欄發生火災,木質柵欄被燒燬 [2]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義和團進入北京,因對洋人不滿,義和團放火焚燒了專賣洋貨的老德記藥房,老德記藥房開在大柵欄街區的一條街上,這把火從老德記藥房燒起,蔓延了整片大柵欄街區,大柵欄街區再次被焚燒 [18]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時任北京警察總監朱啓鈐在大柵欄街推行單行道制 [17] 
200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大柵欄街口修建了鐵藝柵欄 [2] 
2008年7月30日,大柵欄街區修繕完畢,重新對外開放 [19] 
大柵欄舊照(攝於2000年) 大柵欄舊照(攝於2000年)
2011年,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更新計劃啓動 [5] 
2017年1月,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北京坊建築羣建成開放 [16]  。同年,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珠糧街區進行整體保護性修繕 [15] 
2020年6月,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拆除900餘平方米的違章建築,提升街區整體風貌 [14]  。同年10月26日,大柵欄觀音寺片區老城更新計劃退租工作啓動 [13]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街區格局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佈局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東起前門大街,西至南新華街,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前門西大街,佔地面積約1.15平方千米,其核心區域即大柵欄街兩則。大柵欄街長275米,寬5米,呈東西走向佈置,東西巷口各設一座鐵藝柵欄。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東西走向的衚衕包括前門西河沿街、廊坊頭條、廊坊二條(古玩玉器街)、廊坊三條、大柵欄街(廊坊四條)、小齊家衚衕、大齊家衚衕、王皮衚衕、蔡家衚衕、施家衚衕(銀號一條街)、掌扇衚衕、雲居衚衕、濕井衚衕、甘井衚衕等。南北走向的衚衕包括珠寶市街(爐房一條街)、煤市街、門框衚衕(小吃一條街)、楊威衚衕、糧食店街(戲院老字號)等。街區內還有楊梅竹斜街(出版社一條街)、櫻桃斜街、鐵樹斜街等走向不規則的道路 [2] 
大柵欄地理位置示意圖 大柵欄地理位置示意圖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特色

在清代末期民國初期,大柵欄街區是北京的商業中心和娛樂中心。大柵欄曾先後有過五個大戲樓,分別為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同樂園 [18] 由於清初曾有在京師內城“永行禁止開設戲館”的禁令。戲院多設在前門外一帶,這裏是中國京戲形成發展的重要場所。清朝中後期大柵欄街區就建有慶樂戲園、慶和戲園、廣德戲園、三慶戲園,門框衚衕有同樂軒戲園,糧食店街有中和戲園等。中國幾代京戲演員都在大柵欄街區留下了足跡,梅蘭芳祖居、譚鑫培故居、梨園公會都位於保護區內 [21] 
大柵欄街區是中華老字號匯聚之地,包括北京絲綢商店、瑞蚨祥綢布店、內聯升鞋店、六必居醬菜園、同仁堂、張一元茶店、長春堂、月盛齋熟肉店等多家老字號都彙集在大柵欄街區內 [2] 
大柵欄民國時期舊照 大柵欄民國時期舊照
大柵欄街區的楊梅竹斜街,曾是民國時期的書局匯聚之地,有京城“出版社一條街”之稱,擁有正中書局、世界書局、開明書局、廣益書局、環球書局、大眾書局、中華印書局共7家書局。
大柵欄街區的施家衚衕有”銀號一條街”之稱,華威銀行、殖邊銀行、河北省銀行、泉通銀行都開在施家衚衕。
大柵欄街區的珠寶市有“爐房一條街”之稱,爐房是中國舊時鑄造寶銀的機構,後具有了銀行的某些職能,是中國銀行的雛形。
大柵欄街區的前門西河沿街有“銀行一條街”之稱,鹽業銀行和交通銀行開在前門西河沿街,其中鹽業銀行經營商業銀行及儲蓄業務,為當時全國商業銀行之冠 [2] 
大柵欄街區內有大量的會館建築。明清時期,北京作為都城和全國商業中心,除各地各行業商人在京設館外,各地大量士子來京參加“會試”, 以使會館大量興起,成為北京城市風貌的一部分,也成為京師文化的一個內容。由於清時規定內城只住旗人,因此會館幾乎都在外城。大柵欄街區正是北京近代會館建築的集中地之一,街區內共有27處會館。
大柵欄街區是四合院集中區,耀武衚衕、火扇衚衕、茶几衚衕、笤帚衚衕、炭兒衚衕一帶保存着一批北京外城特有的、建築形態特殊的四合院居住區 [21] 
大柵欄街區之所以商業、文化業、娛樂業發達,一是因為在清朝時這裏緊靠皇城,得風氣之先;二是因為曾經大運河的水運碼頭從什剎海南移到城南大通河下,三里河就在它附近,後來的京奉、京漢火車站也開在前門樓子附近,大柵欄街區交通發達;三是因為大柵欄周邊會館多,清末,北京城共有400多家會館,300多家會館都在大柵欄附近,商人往來多,商機多,買賣就容易在這裏產生;四是因為大柵欄裏有戲園子,附近又有八大胡同,娛樂業發達,人氣旺盛;五是因為大柵欄比廊坊頭條至三條衚衕寬敞,大店鋪彙集傾向於彙集此地 [6]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文物遺存

  • 勸業場舊址
勸業場,位於廊房頭條17號北京坊內,是北京最早的帶電梯和遊樂場的綜合性百貨公司,現已修復成為文化藝術中心。該建築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磚石結構,內部縱深方向設三個大廳,四周為三層迴廊,設開敞式商店,內裝飾豪華。臨街立面為巴洛克式,大門入口處作西洋柱式門罩,二樓和三樓用壁柱、窗套和陽台裝飾立面,檐上作女兒牆 [2] 
勸業場 勸業場
  • 鹽業銀行舊址
鹽業銀行舊址,位於前門西河沿街7號,為地上三層建築,立面兩層,愛奧尼克柱式,紅磚牆面 [7] 
鹽業銀行舊址 鹽業銀行舊址
  • 交通銀行舊址
交通銀行舊址,位於前門西河沿9號,是建築師楊廷寶的代表作,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立面裝飾帶有中國傳統建築中牌坊的特徵,水刷石飾面花崗石貼面基座,頂部作斗拱琉璃檐,門窗加琉璃門罩、雀替 [10] 
交通銀行舊址 交通銀行舊址
  • 謙祥益舊址門面
謙祥益舊址門面,位於珠寶市街5號,建築物為木結構兩層,一層西洋古典柱將立面分成三部分,各設拱券門,二層鐵欄外廊,牆上用壁柱和出檐裝飾,頂作女兒牆,立面複雜 [8] 
  • 瑞蚨祥舊址門面
瑞蚨祥舊址門面,位於大柵欄街5號,始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山東人孟雒川出資開設,並由其堂弟經營,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焚燬後重建,後成為北京最大的綢布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縫製的第一面國旗就出自瑞蚨祥 [2] 門面為二層磚造,木屋架,店前有洋式鐵皮頂罩棚,立面壁柱裝飾,兩邊為半圓看面牆,牆上雕花鳥圖案,現保存完好 [9] 
瑞蚨祥 瑞蚨祥
  • 祥義號綢布店舊址門面
祥義號綢布店舊址門面,位於大柵欄街1號,建築物地上兩層,木結構,立面用鐵欄做鐵花裝飾,上蓋鐵雨棚,雨棚下掛鐵花眉子,作工精細 [12] 
祥義號綢布店 祥義號綢布店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主要景點

  • 大觀樓
大觀樓,位於大柵欄街西口南側,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也是第一家放映寬銀幕電影的影院,現為電影博物館,內掛有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中譚鑫培先生的劇照 [6] 
大觀樓 大觀樓
  • 廣德樓
廣德樓,位於大柵欄街西口北側,門臉較窄,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是一座戲園子。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焚燬,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建。曾改名為前門小劇場,用於相聲表演 [6] 
廣德樓 廣德樓
  • 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位於大柵欄街區西南角,被當地人稱為“花街柳巷”,八大胡同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衚衕、胭脂衚衕、韓家衚衕、陝西巷、石頭衚衕、王廣福斜街(現棕樹斜街)、朱家衚衕、李紗帽衚衕(現小力衚衕) [2]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藝文

  • 竹枝詞(清末)
簫管歇餘人靜後,
滿街齊響自鳴鐘 [6] 
  • 大柵欄厚德福飯店(梁實秋)
在打好的蛋里加油鹽佐料,羼一些肉末綠豌豆也可以,不可太多,然後倒在鍋裏放在火上連燒帶烤,烤到蛋漲鍋口,作金黃色......上了桌還有滋滋響的滾沸聲 [6] 
  • 民謠(清末)
大柵欄裏買賣全,
綢緞煙鋪和戲院,
藥鋪針線鞋帽店,
車馬行人如水淹 [6] 
  • 民謠(清末,形容大柵欄的老字號)
頭頂馬聚元,腳踩內聯升,
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 [2] 
  • 現代詩(肖復興)
大柵欄是一首詩
需吟
在平仄韻律中回味歷史滄桑
大柵欄是一首歌
需唱
在抑揚頓挫處唱出悠悠歲月
大柵欄是一張紙
需書
現在與未來、美好與希望一起渲寫
大柵欄的一點一滴
都被時代記錄着 [6] 
  • 回憶大柵欄(肖復興)
大柵欄給我童年最深的印象,是有同樂園、大觀樓電影院和前門小劇場,我常去那裏面看電影,那一年大觀樓放映立體電影,是全國頭一次,排隊買票的長隊甩出了大柵欄,我和弟弟一大清早就去輪流排隊,全家看那場雜技團精彩又笑話百出的立體電影,覺得是那麼新奇 [18]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讀音由來

  • 保留古音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週一民認為,“大柵欄”的讀音歷史悠久,“dà shí làn”是“大柵欄”三字的古音,被老百姓口口相傳,而後北京老百姓又根據方言習慣在詞的後面加了“兒”話音,所以有了““dà shí lànr”的讀音,並延續了下來 [5] 
  • 區別重名
很多人認為,大柵欄之所以讀作“dà shí lànr”,是為了區別西長安街北側的另一條叫大柵欄(dà zhà lán)的衚衕(今稱鐘聲衚衕) [5]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價值

大柵欄的歷史可追溯500多年,保留有北京城區歷史延續最長的城市肌理,也是老北京歷史文化遺產最密集的地區,是一面折射北京城歷史發展的鏡子 [6] 
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是“一部中國城市史活的教材” [5] (城市規劃專家、建築學家、兩院院士吳良鏞 評)
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是京味傳統文化集中承載地,也是中軸線上唯一的廣域級商業街區,要謀劃好商圈改造提升,按照核心區控規要求,把握定位,減量提質,持續推動街區更新,整體提升空間、業態和環境,打造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交相輝映的地標商圈。規劃建設管理好前門大柵欄街區,對優化提升首都功能、老城保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3]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 評)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

1995年10月20日,勸業場舊址、謙祥益舊址門面、瑞蚨祥舊址門面、祥義號綢布店舊址門面、鹽業銀行舊址、交通銀行舊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7-10] 
2006年5月25日,大柵欄商業建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勸業場舊址、謙祥益舊址門面、瑞蚨祥舊址門面、祥義號綢布店舊址門面被統一併入該項目。編號:6-0883-5-10;保護範圍:建築本身及散水、台階投影範圍 [11] 
2009年7月,錢市衚衕爐房銀號建築羣被宣武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宣武區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合併至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 [15] 
2015年4月3日,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1]  [4] 保護範圍面積:47.09公頃,核心範圍面積15.67公頃 [21]  )。
除此之外,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前門清真禮拜寺、火神廟、五道廟、梨園公會、裕興中銀號、青雲閣、護國觀音寺、泰豐樓飯莊西樓都是西城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參觀信息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地理位置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門大街西側,大柵欄街道轄區內。東臨前門大街,與鮮魚口相對;北至前門西大街,臨近正陽門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等建築;西至南新華街,近菜市口牛街、及北京湖廣會館等會館建築羣;南至珠市口西大街,鄰近天壇天橋等景觀 [2]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門票信息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免費對外開放。

北京市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交通信息

  • 地鐵
乘坐北京地鐵2號線北京地鐵8號線,在前門站下車,由I口出,沿前門大街向南步行約300米,即可到達大柵欄街東巷口。
乘坐北京地鐵7號線、北京地鐵8號線,在珠市口站下車,由A口出,沿前門大街向北步行約600米,即可到達大柵欄街東巷口 [2] 
  • 公交
乘坐北京公交2、5、20、48、59、66、93、120、141路,在前門站下車,向南步行約150米即可到達大柵欄街西巷口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