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

鎖定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CVS) 是研究中國古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和世界藝術的基地,承擔着中國的藝術科學的研究、教學和發展的學術任務,為中國國家文化戰略的決策進行調查研究並提供建議,為中國的藝術學發展和藝術史研究進行工作,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兼及社會美育教育。
中文名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
英文名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CVS,PKU
創辦時間
2009
類    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藝術
屬    性
211、985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
主管部門
教育部
碩士點
美術學、藝術理論(一級學科)
博士點
藝術理論(一級學科)
博士後流動站
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站
出版學術刊物
3種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機構簡介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 Center for Visual Studies CVS) 於2009年年初成立,是研究中國古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和世界藝術的基地,承擔着中國的藝術科學的研究、教學和發展的學術任務,為中國國家文化戰略的決策進行調查研究並提供建議,為中國的藝術學發展和藝術史研究進行工作,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兼及社會美育教育,包含中國古代藝術研究(漢畫研究所)、世界藝術研究、中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三部分主要工作。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採用開放的用人方式和資金籌措管理辦法,承擔國家項目和國際國內投資項目,全面調查、分析中國及國際當代文化的動向、活動與理論,組建與國際接軌的藝術講席、教席和工作室,高質量、高效率進行學術教學活動併產出豐厚的學術研究成果。
該中心在學術建設方面,擬設立“思想與藝術前沿講座”,延聘國內外本領域或跨學科的具有較高學術成果和資歷的專家學者齊集北大,就思想與藝術領域的前沿問題進行探討。編輯出版《中國當代藝術年鑑》、《漢畫總錄》、《中國漢畫研究》學刊等刊物。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中心領導

朱青生 朱青生
朱青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考古研究院(Deutsches Archaeologisches Institut)通訊院士( Socius Ab Epistolis)。
1987年由中央美院調入北京大學。後公派留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回校任教。現任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主任、漢畫研究所所長、《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主編。在學術上結合中國的國學研究和中國藝術特質的研究,主編200卷《漢畫總錄》(1995年啓動的25年項目)和主持《中國漢畫研究》學刊。在理論研究上,論證了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的根本區別;並擔任首席專家參與建立中國第一個世界藝術館——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擔任總撰稿完成中央電視台的十二集大型紀錄片《盧浮宮》的拍攝,並通過對《藝術史》、《世界藝術地圖》等大型圖書的翻譯和引進,指出了當代藝術沿着西方藝術概念和邏輯單向發展的侷限,提出了世界藝術的新的理論構架,成功領導了對2016年第34屆北京世界藝術史大會的申辦,並把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推向了與西方當代藝術研究分庭抗禮的地位做出了學理上的解釋和批評上的準備。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中心活動

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思想與藝術前沿講座”的第一個系列,邀請同濟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院長高宣揚教授,就福柯、德里達等現代法國思想家開展有關法國現代哲學的系列討論。
此係列初步計劃每月一次,共舉辦十次。7月24日晚第一次活動中,高宣揚先生對福柯思想的特點、脈絡進行了簡要介紹,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尚傑研究員對高先生的發言作了點評,與會人士也紛紛積極投入討論。
“思想與藝術前沿講座”由 “曇華林之路”獎學金支持,旨在通過對當代藝術及相關學科的深入研究和高端交流,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