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校報

鎖定
《北京大學校報》由北京大學黨委主辦,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0801/(G),為半月刊 [1]  。它的前身為《北京大學日刊》,創辦於1917年11月16日,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報紙之一。 [2]  新中國成立後,金克木、楊振聲等著名學者曾任北大校報主編。 [3] 
中文名
北京大學校報
外文名
Peking University Gazette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大學校報
主管單位
北京大學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黨委
編輯單位
《北京大學校報》編輯部 [3] 
創刊時間
1917年11月16日 [2] 
出版週期
半月 [1] 
國內刊號
CN11-0801/(G) [2] 

北京大學校報歷史沿革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後,作為學校的改革措施之一,北大創辦了《北京大學日刊》。《日刊》為四開四版,每天出刊,刊登新聞和公告,將校內每日情況向師生髮布。同時《日刊》在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學説,介紹北大進步師生、進步社團的活動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李大釗劉半農等進步教授都曾有文章在《日刊》上發表。 1919年10月,毛澤東起草的《問題研究會章程》在《日刊》上發表。1932年9月17日,《日刊》改為《週刊》。後曾改為《旬刊》、《半月刊》。可以説,《北大日刊》對新文化運動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記錄了新文化運動的全過程。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調整。《北京大學校刊》於1953年10月1日復刊,成為四開四版的全校綜合性報紙。刊名用毛澤東題寫的“ 北京大學” 校徽字體。 1959年,北大校刊編輯部曾作為北京高校中唯一的先進集體代表參加了“ 全國羣英會” 。 1966年8月17日,毛澤東為北大校刊題寫刊名“ 新北大” 。8月22日,用新刊名編印的北大校刊出版發行。1978年3月5日,校刊恢復採用毛澤東題寫的校徽字體做刊名,並重新計數期號,連續出版至今。
2001年,《北京大學校刊》在高校中率先改為對開四版,並按照國家新聞出版署的要求更名為《北京大學報》。北大校報改版後擴大了容量,第一至第四版分別為要聞版、綜合新聞版、學術版、副刊版,下設科技前沿、燕園師林、校史尋蹤等欄目。 1995-2008年,編輯部和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合辦用中德文出版“奔馳副刊” ,併發往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總部。 [2] 

北京大學校報獲得榮譽

北大校報的新聞作品多次獲得北京市新聞獎,相關作品頻頻被《人民日報》《新華文摘》等國內報刊轉載,是在全國高校校報協會的優秀作品評選中獲獎率最高、獲得一等獎最多的高校校報之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