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勞動程度

鎖定
勞動程度是指勞動的緊張程度,表現為在一定時間內勞動者在創造物質產品和勞動中所消耗的勞動量。通常以單位時間內勞動力的消耗多少來衡量。勞動強度是勞動的內含量,工作日長度是勞動的外延量。隨着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勞動者的經驗積累,勞動的外延量可以轉化為勞動的內含量。提高勞動強度,就是勞動者在同一時間內支出更多的體力和腦力,或是把更大量的勞動壓縮在同一時間內,它等於變相地延長勞動時間。 [1] 
中文名
勞動程度
本    質
勞動的緊張程度
定    義
在一定時間內勞動者在創造物質產品和勞動中所消耗的勞動量
應用領域
人力資源市場
測量勞動強度的方法有: 對比人體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一個勞動日前後的變化;測定人的脈搏及血量的變化量;檢查勞動者對觸覺、視覺反應時間變化,等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斷提高工人的勞動強度,是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是勞動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