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

鎖定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Catalan Company),全名加泰羅尼亞東方傭兵團(Catalan Company of the East),被認為是西歐中世紀最早出現的正規僱傭兵組織。
中文名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
外文名
Catalan Company
評    價
西歐中世紀最早出現的正規僱傭兵組織
創建時間
1281年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歷史介紹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創建
伊比利亞突襲者 伊比利亞突襲者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最初創建於1281年,初始成員包括1500名騎士和4000名西班牙輕步兵(Almogavars),主要作為阿拉貢王國軍隊的一部分在西西里一帶與安茹王朝作戰。
西西里戰爭改變了一些人和一些國家的命運 西西里戰爭改變了一些人和一些國家的命運
1302年,伊比利亞阿拉貢王國和法蘭西的安茹家族簽訂《塔爾卡貝羅塔條約》,就西西里戰爭達成了停火協議。驟然消停的戰爭讓大量響應阿拉貢國王的伊比利亞戰士們不知所措,他們只好滯留在當地,搶劫滋事,讓阿拉貢國王惱怒不已。
一個叫羅傑的南意大利落魄貴族及時把握住了機遇,向國王建議讓傭兵團接受他的率領,他會帶他們去東方實現就業。國王一聽,如此甚好。退伍軍人一聽,如此甚好。
羅傑統領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不僅有加泰羅尼亞人,也包含了伊比利亞其他地區的戰士,甚至還有一些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除了正兵接近6000人之外,羅傑又僱傭了數量可觀的軍僕。
名為coltell的刀具 名為coltell的刀具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主要戰鬥力是4000名輕步兵,刨去部分弓弩的士兵,主要都是來自伊比利亞內陸的突襲者(Almogavar)。他們是牧羊人、農夫、樵夫,在家鄉過着簡樸的生活,每年會定期找穆斯林搶點救濟金,這過程中積累了相當的戰爭經驗。他們的裝備很差,很多人除了一頂鐵質頭盔外就沒有其他護具了,少部分富有的人也就多一件滿是窟窿的半身鎖子甲或皮質胸甲。他們常用的武器有一根1米多長的矛,4-5條80釐米左右的標槍,放羊用的投石索,一柄類似屠夫用的剁肉刀coltell或短劍用於短兵相接。
伊比利亞的突襲者習慣那種三五成羣的散陣自鬥,但也能在對付訓練有素或者大股騎兵時結成密集的方陣與之對抗。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騎兵則起掩護作用,防止敵人對突襲者的迂迴包抄,並在勝利後對潰逃的敵人發起追擊,擴大戰果。他們當中既有根正苗紅的西歐騎士,亦有許多皈依或不皈依基督教的穆斯林輕騎兵。
羅傑事件
傭兵團的騎兵 傭兵團的騎兵
1303年1月,羅傑和他的傭兵團在西西里國王弗雷德裏克二世幫助下,乘坐39艘戰艦集體轉移到君士坦丁堡,在那裏他受僱於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娶了皇帝外甥女並獲得“大公爵”的稱號,成為拜占庭皇帝的駙馬,雙方在聯姻的基礎上締結了僱傭關係。在君士坦丁堡勢力十分強大的熱那亞商人對新來者很不滿意,他們多次以債務為要挾要求皇帝驅逐這幫鄉巴佬。皇帝表面附和熱那亞商人,背地裏卻把熱那亞人要動手的消息告訴了羅傑。雖然岳父明面上沒表示什麼,不過懂事的女婿挑了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帶着一幫小弟砸了熱那亞人的社區,蠻得像驢的熱那亞人欺負弱得像羊的希臘人可以,但碰到內行的就不行了,這一次被砍掉好幾千顆腦袋。該次事件幾乎讓熱那亞人在君士坦丁堡的商業網絡陷於癱瘓。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崛起
飄揚過海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 飄揚過海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
惹了事就不能待君士坦丁堡了。羅傑又帶着他那一大票剛見識了花花世界的小弟轉移到了廣闊的小亞細亞半島,一邊為拜占庭帝國收復失地,一邊創造人生價值。
在沿海城鎮埃爾德克附近的古代廢墟,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襲擊了在當地遊牧的突厥勢力。造成了10000名新穆斯林步兵和3000名突厥騎兵的死亡,繳獲的牛羊馬匹不算,連帶來不及逃走的數千名婦孺在數月後繳納了鉅額贖金。
傭兵團在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的行軍路線 傭兵團在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的行軍路線
在內陸的阿拉克斯,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正面打敗了由12000名步兵和8000名騎兵組成的突厥邦國聯軍,聯軍方面只有500名步兵和1000名騎兵僥倖活着離開戰場,軍事重鎮費城落入傭兵團手中。
在基布拉斯特,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找到了正在小亞細亞半島內陸深處重組的突厥邦國聯軍,面對擁有20000名步兵和10000名騎兵的聯軍,羅傑沒有氣餒。他設法誘使突厥人離開山谷,在平地上用長矛和標槍擊潰了他們,造成了6000名突厥騎兵和12000名突厥步兵的死亡。
過去讓十字軍騎士和拜占庭軍團畏若虎狼的突厥弓騎兵沒能在兵種體系完備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身上刷出史詩勝利,他們引以為豪的騎射本領被突襲者兇悍的標槍雨壓制,下馬的突厥騎士則被突襲者用剁肉刀像豬狗一樣屠宰。
春風得意的羅傑斷然沒想到自己會命喪君士坦丁堡 春風得意的羅傑斷然沒想到自己會命喪君士坦丁堡
移動中的傭兵團 移動中的傭兵團
節節勝利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在1305年返回巴爾幹半島,拜占庭人以慶功宴的名目誘使羅傑和他駐紮在加里波利半島的僱員們分離。一部分跟隨羅傑赴宴的傭兵團成員也被無情殺害,傭兵團在君士坦丁堡的總部亦被燒了個精光。
新首領Ramon Muntaner(伯倫古爾·恩滕卡)帶着剩下的206名騎兵和1256名步兵經苦戰逃脱了拜占庭的圍剿。
為了徹底剿滅他們,拜占庭皇帝在熱那亞黃金的幫助下組建了一支包括希臘人、意大利人、阿蘭人、突厥人在內的龐大軍隊,數量號稱多達50000人。
領導新喪加之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傭兵團制定了轉移止損的計劃。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從巴爾幹半島東部沿海向西部沿海機動。行動緩慢的皇帝軍隊根本無法趕上他們,小股快速機動部隊即便能趕上也無濟於事。
在得到來自阿拉貢和突厥人的增援補充後,元氣稍復的傭兵團與保加利亞結盟,報復性地大肆攻掠帝國的色雷斯地區。
1308年,傭兵團南下至希臘色薩利地區,以塞薩洛尼基為基地洗劫了東正教聖地阿蘇斯聖山。此後傭兵團受僱於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內戰
1309年,西西里國王弗雷德裏克二世想將該傭兵團據為己有,便派王子費迪南德前去接替傭兵團長的位子。伯倫古爾同意了,但另一位頭面人物博納特·羅格夫特卻不同意,結果造成了傭兵團的內戰。最終,博納特獲得勝利,其他人不是被殺就是離開,傭兵團分裂成多個部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歸博納特所有,而他也積極尋找主顧,最終獲得法國瓦盧瓦伯爵夏爾的僱傭。但很快在戰爭中,博納特便被法國人逮住,然後將其送往那不勒斯,最後活活餓死。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後期活動

1310年,繼任的團長羅傑·德斯拉爾重新改組傭兵團,令傭兵團重放光輝。同年,雅典公國公爵沃爾特五世僱傭加泰羅尼亞傭兵團進行作戰。傭兵團為公爵奪取了三十座城堡,但戰爭結束後,公爵只給一小部分傭兵團成員付款並加以留用,而沒有按期向傭兵團其餘成員支付約定報酬,並試圖加以驅趕。傭兵團遂於1311年3月15日在賽菲索斯河(Cephissus)附近與公國軍隊兵戎相見(賽菲索斯河之戰)。
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作戰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 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作戰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
公爵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其騎兵據稱有6000人,其中包括700名法蘭克騎士;而步兵總數號稱在2萬人以上。相比之下,傭兵團只有2000騎兵(包括1100突厥輕騎兵)和4000步兵。更有甚者,傭兵團中的突厥人還不信任指揮者,堅持與大部隊分離列陣。儘管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傭兵團卻聰明地在山丘上佈陣,挖掘了防禦性壕溝,設置了拒馬尖樁,掘開河道,將自己陣前的土地淹沒為一片泥濘。
傭兵團將突襲者佈置在山上,兩側是騎兵。
公爵過於相信自己手下法蘭克重裝騎士的戰鬥力,魯莽地帶領他們向傭兵團正面衝鋒。然而,能夠頂住標槍雨並突破路障靠近山頂的騎士和扈從少之又少,而且他們還被破碎的地形和泥沼切割成無數股。
賽非索斯之戰 賽非索斯之戰
結果,苦戰不利的雅典公國軍隊全部陷入泥沼,公爵和大部分騎士均陣亡。隨後傭兵團佔領雅典以及公國首都底比斯
傭兵團請求阿拉貢國王向其派遣一名公爵來統治公國,1312年,西西里國王的5歲兒子曼弗雷德成為雅典公國新公爵。但國王任命的所有公爵從未到過雅典,傭兵團在足足70年間成為雅典公國的實際統治者。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根據與西西里國王簽訂的合同,改稱呼為“羅馬的法蘭克傭兵團”。在傭兵團統治下,雅典公國的語言和法律逐漸受到來自遙遠阿拉貢的巨大影響。
1312年,從西西里前來的主教貝倫格接替了德斯拉爾,成為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新團長。在他領導下,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在雅典公國的統治地位進一步加強,不僅他自己成了攝政,之後還建立了由加泰羅尼亞人選舉的主教制度。另外,他還擁有了一片專屬土地,名為新帕特雷。
1316年,貝倫格去世,他的繼任者威廉·德·托馬斯改團長為攝政稱號。在他成為攝政的時期(1317-1330),是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最為輝煌的時候。1319年,雅典公國改稱新帕特雷斯公國。
雖然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在雅典公國站穩了腳跟,但他們一向以來的盜賊傾向令威尼斯等以海上貿易著稱的國家非常忌憚。因此他們便與西西里王國接洽,希望能控制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力量向海島擴展。
1317-1321年,在教皇的斡旋下,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與威尼斯簽訂一系列的條約,保證互不侵犯對方,而且不會與奧斯曼人結盟。不過,加泰羅尼亞人還是有事沒事地就去威尼斯人或熱那亞人所屬的島嶼去搶劫一番。
1338年,彼得從攝政升格為雅典公爵,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越來越世俗化,不僅與威尼斯人保持了和平,而且還與北方正在崛起的塞爾維亞人保持和平。以至於不少人私下説,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他們沉淪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加泰羅尼亞傭兵團一直在與奧斯曼人結盟,在雅典公國到處都有奧斯曼僱傭兵的身影。
1365年,在教皇烏爾班五世的強烈要求下,奧斯曼僱傭兵離開了底比斯,也離開了雅典公國。但問題是,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早就腐化了,根本無法守衞雅典公國的領土,所以雅典公國公爵羅傑·德·魯西亞只好到處尋找盟友,尋找新的僱傭軍來協助守衞。就在這時,雅典公國內戰開始,威尼斯人也在這場內戰中推波助瀾,造成在公國內西西里人佔了上風,雅典公國便只好開始任命西西里人來擔任要職,以獲得國內的穩定。之後,羅傑·德·魯西亞在1369年底去世。繼任者名叫馬修·瑟夫,原本是一名教士。他歡迎西西里人,也接受西西里王國的統治。1373年,拉丁諸國在雅典公國開了一次會議,討論是否組成聯軍與奧斯曼帝國開戰的問題。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因為曾與奧斯曼人聯盟,所以被拒之門外。1374年,馬修去世,雅典公國的內亂再次開始。
就在這時,意大利佛羅倫薩貴族尼利歐·阿克希阿亞里一世(Nerio I Acciaioli)率領的來自於納瓦拉的納瓦拉傭兵團突然入侵,佔領公國西部的麥加拉,讓本來就混亂不堪的雅典公國局勢更加撲朔迷離。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三世見狀,希望將雅典公國歸為己有,也在對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施加壓力。但1377年腓特烈三世去世,西西里王國與雅典公國分離,不再具有封建關係。而且,年輕的西西里女王瑪麗自己的統治都成問題,便放任雅典公國自流了。
從1377-1379年,約翰·烏圖比亞率領的納瓦拉傭兵團與加泰羅尼亞傭兵團打了無數場戰役。最終在1379年6月,雅典公國首都被佔領,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實力不再。雅典公爵彼得四世承認納瓦拉傭兵團在雅典公國的地位高於加泰羅尼亞傭兵團。1385年,納瓦拉傭兵團再次入侵雅典公國,迫使彼得四世投降,承認納瓦拉傭兵團的內里奧一世為新的統治者。1386年納瓦拉傭兵團侵入雅典下城區。1388年,佛羅倫薩籍納瓦拉傭兵團分團長內里奧在決定性的Kaledes戰役中大敗加泰羅尼亞傭兵團,5月2日攻佔雅典衞城。
1402年,安東尼奧成為雅典公國公爵。在他在位的30年間,重新提拔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與納瓦拉傭兵團一起抵抗威尼斯的入侵。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團長托馬索成為執政,並擁有部分土地。1425年,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從雅典公國撤出,撤離到埃伊納島上。該島是內里奧一世於1399年購買。在那裏,他們與威尼斯人簽訂合約。威尼斯人將給予他們保護,而他們必須將收成的1/2交予威尼斯人。1451年,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團長安東尼洛不顧兒子和團員的反對,將該島贈予威尼斯人。結果威尼斯人成為該島統治者,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自此成為威尼斯軍隊的一部分。但這批人,在1458年與奧斯曼人的戰爭中幾乎全部陣亡。
另外,還有一批不願意跟隨威尼斯人的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團員,齊聚在一個加泰羅尼亞首領盧波·德·貝納塔格周圍,一起做了海盜。他們在15世紀中葉一直活躍在愛琴海海域,但對於他們的歷史記載只到1462年,之後這批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評價文獻

加泰羅尼亞傭兵團的事蹟在西歐一向被視為具有傳奇性,尤其是以少勝多的賽菲索斯之戰,往往被與中世紀另一場輕步兵依靠泥濘地勢戰勝優勢重騎兵衝擊的著名戰役——阿金庫爾戰役相提並論。關於加泰羅尼亞傭兵團前期的事蹟,一度擔任傭兵團首領的Ramon Muntaner(蒙塔納)在離開傭兵團後(1309年左右)曾撰寫一部編年史(Crònica)加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