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尼神廟

鎖定
加尼神廟位於亞美尼亞首都葉裏温以東28公里處的加尼村,加尼村是一個在科泰克省(Kotayk)的村落,以堡壘羣著名。
中文名
加尼神廟
地理位置
亞美尼亞首都葉裏温以東28公里處
著名景點
加尼神殿
建立時間
約建於西元前2世紀至5世紀
地    址
Geghard Monastery Road H3, Garni, Armenia [1] 

加尼神廟地理位置

這裏也是位於通往著名的格加爾修道院途中(往東南方7公里)

加尼神廟歷史背景

加尼神廟 加尼神廟
約建於西元前2世紀至5世紀,當時在銅石並用時代的居民點上建立了加尼堡壘,有防護城牆廢墟和希臘羅馬式的多神教廟宇等。在1世紀至3世紀時,建築羣廢墟則包括大廳、住房和浴室。神殿在17世紀的地震中神殿幾乎完全被破壞,我們只能看到1976年再建造的太陽神殿。西元2世紀初,加尼村當時宗教信仰和希臘人一樣,山裏就出現這座希臘神殿,因為亞美尼亞人4世紀後改信基督教,號稱全世界最早信基督教的國家,因此希臘神殿又稱為異教徒神廟,神殿旁還有羅馬浴池遺蹟,保存還算不錯。加尼神殿原來是亞美尼亞國王夏宮所在地,是希臘文化末期(西元2世紀)亞美尼亞文化的遺蹟。 加尼村人佔領的第一處遺蹟可追溯於西元前三千年,並集中在亞扎德河一個轉彎處且容易防禦的地帶。在西元前8世紀,這個區域被烏拉爾圖王國所征服。現存遺蹟的挖掘曾在1909年至1910年間短暫進行過,並在1949年由蘇聯考古學家繼續挖掘。結果顯示實際的防禦工事在更早期已被建立。加尼神殿該區域當中的部分建築已被鑑識過,包含一個雙層的皇室夏宮、浴室、建於897年的教堂、墓地和一座列柱環繞的希臘羅馬式廟宇。比較令人感興趣的是坐落於重新修建的太陽神殿旁邊的一棟玻璃小屋,裏面有西元3世紀建造的浴場遺址。加尼神殿旁邊的浴場遺址內部有暖氣系統,浴場具有保存良好的暖氣系統,包含了五個以上的隔間,當中有四個在牆上有半圓壁龕。從東邊數來的第一間是更衣室,第二、第三與第四間分別是冷水、温水與熱水浴室。浴場有儲水槽,並且在地下室有加熱房,地板則鋪上了烘烤過的磚頭與一層磨亮過的灰泥。人們在圓柱上休息,並且以地下室加熱房所產生的熱氣自底部進行加熱。浴場內有一個空間地板上裝飾著彩色的馬賽克拼圖,可追溯到3至4世紀,主題描述希臘神話的場景與象徵,襯托在表示海洋的淡綠色背景之下,裝飾鑲有海神的圖像,並且在外框裝飾著枝條物、魚、沙蠶與法螺;在馬賽克四周有條粉紅色寬帶的裝飾,水面上的色調製造出波浪移動的景象,是亞美尼亞不朽的畫作中的一個傑出範例。
加尼神廟 加尼神廟
列柱圍繞的廟宇位於懸崖邊緣,雖然在20世紀初進行挖掘,但是一直到了1933年,其建築外表才完全公開。據推測,它是由亞美尼亞國王所建造,建築經費可能是在拜訪羅馬時由帝王所資助。這個建築實際上是個座落於隆起墩座上的圓柱式廟宇,頂部由24根支柱所支撐,是仿造雅典的巴特農神殿(Parthenon)而建的;不像其他希臘羅馬式廟宇,它是採用青色和黑色的玄武岩修建的,格調非常優雅。根據記載顯示,廟宇的興建開始於西元115年,該建築建造的目的是為了宣告亞美尼亞為羅馬的一省,這廟宇最終於1386年被帖木兒人所掠奪,並於1679年被地震所摧毀。大部分的原本建物主體與磚塊直到第20世紀仍舊屹立於原址,以至於在1965至1975年間可以重建該廟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