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胡學派

鎖定
劉胡學派,南宋劉勉之、胡憲、劉子翬 創建,主張以德行經術為先其次則通習世務 。
中文名
劉胡學派
時    代
南宋
創建者
劉勉之、胡憲、劉子翬
主    張
以德行經術為先其次則通習世務

劉胡學派簡介

劉胡學派是南宋劉勉之、胡憲、劉子翬等人創立的學派。三人皆為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號稱“三先生”。劉勉之與胡憲少以鄉貢進入太學,當時,禁止伊、洛之學,二人“陰訪伊洛程氏之書,藏於篋底,深夜下帷燃膏,潛抄而默誦之”。既而,聽説慷定曾從程頤遊、精通《易》學,遂前往師事焉。後來,劉勉之又從學於元城學派劉安世和龜山學派楊時,但他鄙薄科舉,歸結草堂讀書和講學。胡憲亦強調“所謂學者,非克己功夫耶。”歸隱故山。劉勉之廣交遊海內名士以後,也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三人日以講論切磋為事,又以陸亦顏、方德順、朱松等為友,交往甚密。遠近學者,聞名而至,絡繹不絕,因形成“劉胡學派”,亦稱“劉胡諸儒學派”。此派弟子甚多,著名者有:朱熹、呂祖謙、劉懋、邵景之、方耒、劉洪、劉砰、黃缽、詹體仁林之奇、李楠、李樗劉炳等。 [1] 

劉胡學派學術主張

劉胡學派尊奉二程,反對王安石“新學”,於儒家經典無所不讀,尤重於《易》。認為“學易者,必有門户”,“復封”,就是“《易》之門户”,主張“學《易》莫先於復,而初九乃其工夫之要”。特別注重“克己”,教授諸生“訓以為己之學”。
劉胡學派主張“取人以德行經術為先,其次則通習世務’。”為學重視“前代治亂興衰”,以補時用。(《宋元學案》卷四十三《劉胡諸儒學案》) [1] 

劉胡學派主要著作

劉胡學派主要著作有胡憲《論語説》,劉子翬《屏山集》,邵景之《玉坡集》。 [1] 

劉胡學派學派影響

劉胡學派與朱熹之父朱松關係密切,松臨死之前,特囑其子朱熹並受三先生學,朱熹自謂“從三君子游,而事籍淝(胡憲)先生為最久”。此派對朱熹早期思想形成。有一定影響。後來,朱熹另創“晦翁學派”,集理學於大成。另一弟子呂祖謙又創“東萊學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