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景

(遼朝大臣)

鎖定
劉景(922—988),字可大,河間(今屬河北)人。唐朝盧龍節度使劉怦之後,遼朝官員。應歷初,遷右拾遺、知制誥,為翰林學士。遼景宗即位,認為劉景忠實,提升為禮部侍郎,遷任尚書、宣政殿學士。後任南京副留守,不久召為户部使,歷任武定、開遠二軍節度使。統和六年(公元988年),劉景辭官返鄉,加兼侍中。不久去世,時年六十七歲。贈太子太師。
可大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間
出生日期
922年
逝世日期
988年
本    名
劉景
職    業
官員
官    職
開遠節度使兼侍中
追    贈
太子太師

劉景人物生平

劉景早期經歷

劉景生來正直樸實、好學,善做文。燕王趙延壽徵辟為幽都府文學。應歷初,遷右拾遺、知制誥,為翰林學士。 [1] 

劉景屢次勸諫

應歷九年(公元959年),周人侵犯燕地,留守蕭思温緊急上表告變,遼穆宗想要等到秋天再出兵。劉景勸諫説:“河北三關已經淪陷入敵人手中,現在他們又侵犯燕地,怎麼能坐視不理?”皇上不聽。適逢劉景因父喪去職。不久,起復任原職。一天,皇上召他草擬赦書,寫成之後,留宮數月不下達。劉景上奏説:“按唐制,赦書每天要走五百里,現在延期不發詔,是不對的。”皇上也不予答覆。 [2] 

劉景平步青雲

遼景宗即位,認為劉景忠實,提升為禮部侍郎,遷任尚書、宣政殿學士。皇上想倚重和任用他,於是在他的笏上寫道:“劉景可為宰相。”不久,任南京副留守。當時留守韓匡嗣因為跟從皇上北上,劉景與他的兒子韓德讓共同處理京中事務。不久召為户部使,歷任武定、開遠二軍節度使。 [3] 

劉景辭官返鄉

統和六年(公元988年),劉景辭官返鄉,加兼侍中。不久去世,時年六十七歲。贈太子太師。 [4] 

劉景史料記載

劉景,字可大,河間人。四世祖怦,即朱滔之甥,唐右僕射、盧龍軍節度使。父守敬,南京副留守。景資端厚,好學能文。燕王趙延壽闢為幽都府文學。應歷初,遷右拾遺、知制誥,為翰林學士。九年,周人侵燕,留守蕭思温上急變,帝欲俟秋出師,景諫曰:“河北三關已陷於敵,今復侵燕,安可坐視!”上不聽。會父憂去。未幾,起復舊職。一日,召草赦,既成,留數月不出。景奏曰:“唐制,赦書日行五百里,今稽期弗發,非也。”上亦不報。景宗即位,以景忠實,擢禮部侍郎,遷尚書、宣政殿學士。上方欲倚用,乃書其笏曰:“劉景可為宰相。”頃之,為南京副留守。時留守韓匡嗣因扈從北上,景與其子德讓共理京事。俄召為户部使,歷武定、開遠二軍節度使。統和六年致仕,加兼侍中。卒,年六十七。贈太子太師。子慎行,孫一德、二玄、三嘏、四端、五常、六符,皆具六符傳。 [7] 

劉景歷史評價

遼景宗:劉景可為宰相。 [5] 
元·脱脱遼史》:景資端厚,好學能文。 [5] 

劉景家族成員

四世祖:劉怦,也就是朱滔的外甥,唐右僕射、盧龍軍節度使。
父:劉守敬
劉景,南京副留守。 [1] 
子:劉慎行
孫:劉一德、劉二玄、劉三嘏、劉四端、劉五常、劉六符,事蹟均詳於《六符傳》。 [6] 
參考資料
  • 1.    《遼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景資端厚,好學能文。燕王趙延壽闢為幽都府文學。應歷初,遷右拾遺、知制誥,為翰林學士。
  • 2.    《遼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九年,周人侵燕,留守蕭思温上急變,帝欲俟秋出師,景諒曰:“河北三關已陷於敵,今復侵燕,安可坐視!”上不聽。會父憂去。未幾,起復舊職。 一日,召草赦;既成,留數月不出。景奏曰:“唐制,赦書日行五百里,今稽期弗發,非也。”上亦不報。
  • 3.    《遼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景宗即位,以景忠實,擢禮部侍郎,遷尚書、宣政殿學士。上方欲倚用,乃書其勿曰:“劉景可為宰相。”頃之,為南京副留守。時留守韓匡嗣因扈從北上,景與其子德讓共理京事。俄召為户部使,歷武定、開遠二軍節度使。
  • 4.    《遼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統和六年致仕,加兼侍中。卒,年六十七。贈太子太師。
  • 5.    第八十六卷  列傳第十六  .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 [引用日期2014-08-18]
  • 6.    《遼史》卷七十八-列傳第十六:子慎行,孫一德、二玄、三嘏、四端、五常、六符,皆具《六行傳》。
  • 7.    遼史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