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惠馨

鎖定
劉惠馨(1914/1915年-1941年), [2-3]  又名劉一清,江蘇省淮陰縣人。1935年,劉惠馨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系。在校期間,參加中大“學聯”,組織了農村抗日宣傳隊,積極投入愛國學生運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派遣,以省農村合作指導員的合法身份來到鄂西,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劉惠馨在恩施醫院生孩子,住院期間,恩施地委書記何功偉同志到醫院看望他們母女,不料被特務跟蹤,何功偉和劉惠馨母女均被捕入獄。1941年11月17日,劉惠馨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恩施方家壩,時年26歲。 [1] 
中文名
劉惠馨
別    名
劉一清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4年(一説1915) [2] 
逝世日期
1941年
出生地
江蘇淮陰

劉惠馨人物生平

劉惠馨,1935年畢業於南京女子中學,後考入南京中央大學工學院,攻讀機械工程專業,品學兼優,尤長數理化及英語。在校曾立志走工業救國的道路,在投入“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中,經受了革命教育和鬥爭鍛鍊;抗日戰爭爆發後,毅然放棄學業,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村工作服務團,深入到南京郊區曉莊一帶農村,對工農羣眾進行抗日宣傳工作。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她與馬識途一道撤離南京到武漢,經董必武安排,到豫鄂皖邊區黃安(今紅安)縣七里坪,參加中共黨訓班學習。 [2] 
1938年1月,劉惠馨奉命到應城縣湯池,參加陶鑄主持的農村合作人員訓練班學習,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訓練班結業,在雍文濤帶領下到鄂西,5月被分配到建始縣工作。經過她的艱苦努力,成立了中共建始縣特別支部,又先後組建了一批基層黨支部,使中共在建始的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11月她被調任中共宜都縣委任書記,並任官昌霧渡區委書記。 [2] 
1939年10月,中共湘鄂西區委在松滋縣劉家場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南方局指示,成立中共施巴特委,由馬識途任書記,劉惠馨調任特委委員、民運部長兼秘書。為便於掩護特委機關工作,組織批准劉惠馨與馬識途結婚。成婚之夜,在紅燭青焰下,夫妻吟詠賦詩:“我們結了婚,沒有雙方的收入和支出,用不着“立此存照”的證書;我們不必登報,要求社會的承認,這個社會的本身,我們就不承認。我們並不怕法律來否定,我們藐視這法律不值一文;我們不會離婚,除非誰做了前線上的逃兵。”以此抒發革命志趣。 [2] 
劉惠馨主持特委機關工作,又為婦運、學運工作四處奔走,還兼任中共恩施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等職務。1940年6月,她曾作為鄂西的政治交通員,赴重慶向中共中央南方局彙報和請示工作,並機警地帶回中共中央的一些重要文件。為堅持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嚴防敵特破壞,她編髮了《革命氣節教育提綱》、《黨員須知》、《支部工作綱要》及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此時,她雖懷有身孕,但仍經常翻山越嶺,奔走在屯堡、芭蕉等地的林間、山道、發動羣眾,教育黨員保持革命氣節。因勞累過度,曾多次昏倒。同志們勸她注意休息,她總是説:“説不定什麼時候會落入虎口的,那就什麼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總想多做點事。” [2] 
1940年8月中旬,劉惠馨陪中共南方局代表錢瑛到恩施。8月16日至18日,錢瑛在五峯山中共湘鄂西黨委駐地主持特委會議,傳達中央指示,宣佈撤銷“中共湘鄂西區黨委”,將施巴特委改組為“中共鄂西特委(省工委)”,何功偉任書記,馬識途任副書記兼宣傳部長,劉惠馨任婦女部長兼秘書,負責特委機關工作和與南方局交通聯繫工作。她因臨近產期,原擬於產後到四川寄託孩子後再回恩施任職,孰料1941年1月20日下午,因叛徒告密,她與何功偉先後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審訊時,劉端坐在敵人面前,叛徒勸她,“小劉,現在只有兩條路,要麼堅持到底,那就......不説你也明白,你還有小孩嘛。要麼,就像我一樣。"劉始終一字不吐,只用鄙視的目光逼視可恥的叛徒。特務頭子朱若愚破口大罵,拳腳相加,劉橫眉冷對,凜然不動。在獄中她組織黨支部,堅持與敵人鬥爭,並將叛徒名單秘密託人送交重慶南方局。同時,她還對獄中同志進行氣節教育,開展要求改善待遇的絕食鬥爭。特務頭子為了得到特委機關的秘密,使用酷刑拷訊,多次將其拷打得昏死過去也一無所獲。特務又指使叛徒當面作證,詭稱何功偉已經投降等,妄圖使她變節。她仍堅貞不屈,幾經生死,審訊人黔驢技窮,當局決意將其殺害。1941年11月17日,劉惠馨慷慨就義於恩施城北郊長沙田集中營刑場,時年26歲。 [2] 

劉惠馨後世紀念

1942年6月13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指示南方局為被國民黨殺害的何功偉、劉惠馨等人開追悼會。延安各界在八路軍大禮堂舉行追悼會,號召全黨和全體青年向他們學習。《解放日報》發表了《悼殉難者》的社論。中共中央青委的這副輓聯:“努力解放事業而遭殺害,乃整個民族創痛;堅持革命立場至於殉節,是全體青年楷模。”表達了全黨和全國青年對烈士一生的高度讚揚和深切的懷念。 [3] 
1952年,劉惠馨烈士骸骨遷葬於恩施五峯山革命烈士陵園。2003年11月再次遷葬於恩施城北郊方家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