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家寨子鄉

鎖定
劉家寨子鄉位於會寧縣東北部,東靠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南與新塬鄉毗鄰,西和草灘鄉接壤,北連平川區。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20公里;總面積約29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6.6人。
中文名稱
劉家寨子鄉
外文名稱
The lius stockaded village
別    名
劉寨鄉
行政區類別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下轄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
下轄地區
劉家寨子村、陳家莊子村、斜溝村、唐李家塬村、袁家淌村等
政府駐地
劉家寨子村
電話區號
0943
郵政區碼
730724
地理位置
會寧縣東北部山區
面    積
297.3平方公里
人    口
20226人
方    言
會寧話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機    場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火車站
蘭州站,白銀站
車牌代碼
甘·D
總户數
4202户
農業人口
20004人
非農業人口
222人
耕地面積
12.1萬畝

劉家寨子鄉簡介

劉家寨子鄉 劉家寨子鄉
劉家寨子鄉地理位置
劉家寨子鄉駐地距縣城123公里。現轄劉家寨子、陳家莊子、斜溝、唐李家、袁家淌、後灣、甜水井、張家灣、寨柯、後溝、李家寨子、二塬等12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4202户,20226人。其中:農業人口20004人,佔總人口的98.9%,非農業人口222人,佔1.1%;農村勞動力10537人,佔農業人口的52.6%;劉家寨子鄉有漢、回兩種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9%。

劉家寨子鄉地理環境

洋芋種植 洋芋種植
劉家寨子鄉屬隴西黃土高原最北端,乾旱山塬區,地形較為複雜,梁峁交錯,溝壑縱橫。海拔1834—2352米,相對高差500—600米。植被覆蓋差,水土流失嚴重。由於雨量稀少,形成劉家寨子鄉氣候乾燥。境內僅有亂馬川河流經南部邊緣地帶,乾旱仍然是劉家寨子鄉的主要自然災害。劉家寨子鄉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12.1萬畝,土壤類型為灰鈣土,適宜種植小麥玉米、糜谷等農作物。

劉家寨子鄉農業發展

劉家寨子鄉集鎮 劉家寨子鄉集鎮
劉家寨子鄉是一個農業大鄉,糧食作物有小麥、豌豆扁豆莜麥穀子糜子、玉米、洋芋等品種,經濟作物胡麻西瓜籽瓜等品種。通過大搞機整梯田、集雨節灌、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地方特色支柱產業馬鈴薯,全鄉農業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2008年劉家寨子鄉共播種夏糧2.5萬餘畝,其中小麥1.3萬畝,豆類及其他作物1.2萬餘畝,播種秋糧7.8萬餘畝,其中洋芋6.3萬畝。洋芋種植面積佔土地面積的一半,經過長期的努力,劉家寨子鄉的洋芋種植已基本上形成了規模化,逐步走向市場化,已成為當地的一大產業優勢產業。劉家寨子鄉的羊羔肉因質優味香,遠銷甘肅省內外。隨着農業發展,畜牧業也有較快的發展。通過實施整村推進、天然草場植被恢復與建設試驗項目,劉家寨子鄉紫花苜蓿留牀面積近2萬畝,基本形成了種草養畜的規模,大牲畜存欄5448頭,其中55頭、牛572頭、771頭、4050頭,存欄7420頭,只存欄16499只,其中山羊2832只,綿羊13667只。

劉家寨子鄉基礎設施

學生正在上課 學生正在上課
1、道路交通初具雛形:公路建設有了很大發展,境內海(原)榆(中)、界(石鋪)雙(鋪)等公路從這裏通過,各村莊基本修通了簡易公路,基本上形成了一個以鄉政府駐地為中心,干支相連,鄉村互通,縱橫交錯的公路交通網。由於公路網形成,路況的改善,推動了車輛的迅速發展。劉家寨子鄉有汽車36輛,三輪車2800多輛,摩托車3200多輛,促進了劉家寨子鄉經濟的迅速發展。
2、集貿市場日新月異:劉家寨子鄉集鎮位於劉家寨子鄉腹地,是會寧縣東北部3個鄉,寧夏自治區海原縣、西吉縣,平川區復興鄉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唯一通道,總面積2.2平方公里,有村民407户1851人,其中非農業人500人,集市十分繁榮,日成交額10萬元以上,從現有的經營類別來看,有百貨、日雜、五金、交電、化工燃料、農藥、種子、醫藥保健、機械配件、糖酒煙草、飲食服務、各類專項加工、專業修理、三輪車、摩托車銷售,形式多樣、門類齊全,促進了劉家寨子市場經濟的形成與發展。並吸收民間資本,搞小城鎮建設,一排鮮亮的二層商住樓為劉寨街道增添了一道風景。改善了集鎮面貌,更進一步吸引外商投資,促進劉家寨子鄉經濟快速發展。
學生正在上課
3、教學設施不斷完善:劉家寨子鄉現有初中1所,建築面積4279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1550平方米,辦公用房200平方米,生活用房2050平方米,其他用房479平方米,危房面積255平方米;課桌凳1800套(單人套);現有遠程教育設備模式三1套;教職工73人,大專以上學歷61人,學歷合格率85.9%;在校學生1625人,其中女生755人,男女比例為1.15∶1。六年制小學15所,四年制初小1所,三年制教學點1所,二年制教學點5所,一年制教學點1所,幼兒園2所。總建築面積12306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8624平方米,辦公用房2806平方米,生活用房631平方米,其他用房295平方米,危房面積2848平方米,其中土木結構2748平方米,磚木結構100平方米;課桌凳3200套(單人套);現有遠程教育設備15套,其中其中模式一4套,模式二11套;教職工140人,其中代課教師35人,中師以上學歷74人,學歷合格率70.5%;在校學生3009人,其中女生1490人,男女比例1.02∶1。

劉家寨子鄉社會事業

衞生院 衞生院
1、醫療衞生事業健康發展:劉家寨子鄉中心衞生院有住院牀位20張,衞生技術人員15人;劉家寨子鄉有村衞生所12個,村醫12人,個體診所19個。2007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農户3816户,農户參合率91%,參合人數17579人,參合率87.9%。羣眾因病返貧得到了有效改善,人民的身體健康得到了保護,身體素質不斷提高。 2、信息產業突飛猛進:信息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單一的程控電話,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寬帶網,劉家寨子鄉12個村基本上實現了社社通電、社社通電話,信息網絡覆蓋面在85%以上,31%的農户裝有固定電話,46%的農户有移動電話。
3、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6年末人均純收入達到1350元,人均生活消費達到900元。農民居住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隨着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勞務經濟的發展壯大,海(原)榆(中)、界(石鋪)雙(鋪)鋪油硬化,這裏將真正成為“雞鳴三縣、龍飲一方”的旱塬碼頭。

劉家寨子鄉城鎮建設

劉家寨子鄉孫塬村便民店 劉家寨子鄉孫塬村便民店
會寧縣劉家寨子鄉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開展“五個爭做”活動,即:爭做理論學習上的標兵;爭做業務工作上的骨幹;爭做作風紀律上的表率;爭做勤政廉潔上的榜樣;爭做服務工作上的模範。使黨員受到了教育,羣眾得到了實惠。積極推進寨柯村參與整村推進項目建設,新建舍飼養羊圈舍128座,引進小尾寒羊512只,新打水窖325眼,新建教室1座,計生、文化服務中心1座;小城鎮建設項目穩步推進,16套商住房現已投入使用。把勞務輸出作為羣眾脱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來抓,劉家寨子鄉已輸出務工人員4200多人,其中鄉政府統一組織寧夏枸杞126人,新疆棉花127人。2007年鄉上遭受了旱澇雙災,為了保證羣眾生活不出問題,鄉上籌集救災款8萬元,救災麪粉1.4萬斤分別發放到甜水井斜溝村,確保了災民的生產生活和安置工作。

劉家寨子鄉鄉鎮名人

田學斌,1963年12月生,劉家寨子鄉人。經濟學博士。1979年考入甘肅工業大學機械系,1986年攻讀中央黨校碩士學位,後又攻讀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在清華大學做博士後,1992年調國務院辦公廳工作,2003年任國務院總理秘書。

劉家寨子鄉當地特產

髮菜,又名“含珠藻”、“龍鬚菜”,因其色黑、形如亂髮而得名。它鮮美可口、回味雋永,營養價值極高,又產於荒漠、半荒漠之地,故而又有“戈壁之珍”的譽稱。每年11月至翌年5月,是甘肅髮菜的採收季節。此時河西的戈壁荒漠草叢中,溪流裏,一叢叢天然生長的髮菜,舉目皆是。髮菜以諧“發財”之音,取“發財”之意。每年春節,親戚朋友互相拜會,也均以髮菜饋贈,表示“恭喜!發財!”的美好祝願。髮菜不但脆滑細嫩,味道鮮美,而且還具有利尿化痰清熱解毒、順腸理肺、滋補等功效。常食髮菜,對高血壓佝僂病營養不良慢性氣管炎、內熱痰結、甲狀腺腫大、婦女月經不調等病均有一定療效。

劉家寨子鄉行政區劃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劉家寨子村委會[620422223200]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李家寨子村委會[620422223201]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二塬村委會[620422223202]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寨柯村委會[620422223203]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甜水井村委會[620422223204]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後溝村委會[620422223205]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斜溝村委會[620422223206]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袁家塘村委會[620422223207]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後灣村委會[620422223208]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李塬村委會[620422223209]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張家灣村委會[620422223210]
  • 甘肅省會寧縣劉家寨子鄉陳家莊子村委會[62042222321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