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世讓

(原二天門蘇維埃政府主席游擊隊團長)

鎖定
劉世讓(1904-1937),男,漢族,1904年12月生,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虎頭巖村人。1934年參加革命,生前系二天門蘇維埃政府主席游擊隊團長,大地主祝百萬(祝方言)以重金懸賞緝拿劉世讓,1937年4月23日夜晚,熟睡的劉世讓被叛徒周榮福殺害,年僅35歲。 [1-2] 
中文名
劉世讓
民    族
湖北
籍    貫
湖北鄖西
出生日期
1904年12月
逝世日期
1937年4月23日

劉世讓人物經歷

1934年12月,從鄂豫皖蘇區進行長征的紅二十五軍揮師西進到鄖西。打土豪、分田地,創建了以鄖西為中心的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其間,鄖西兒女積極支持和參加紅軍,譜寫了一段段革命佳話。鄖西縣二天門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游擊隊隊長劉世讓就是其中表現突出的一位。

劉世讓下山追隨共產黨

劉世讓是鄖西縣湖北口虎頭巖村人。佃農出身的他,因受地主迫害,舉家逃到關防鄉二天門的大山裏。劉世讓身材魁梧,體力過人,能打飛禽走獸,被人稱為“神槍手”。因為人正直,又有膽識,他深受當地羣眾的信賴和推崇。
1935年1月,紅二十五軍主力由陝西省商洛進入鄖西縣湖北口廟川,成立了大、小新川蘇維埃政府,開展起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
與國民黨軍隊不一樣,紅軍是工農、窮苦人的軍隊,是為窮人打天下的。打土豪、分田地,把沒收的糧食及其他果實分給貧苦農民……紅軍領導的這一切令劉世讓興奮不已。
聽聞紅二十五軍主力駐紮在泗峽口、廟川、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一帶,他便約了20多位窮苦農民下山,跟着紅軍一同革命。
天上星星伴月亮,革命全靠共產黨。1935年2月,紅軍又在鄖西縣的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廟川、虎頭巖等地,建立起區、鄉、村蘇維埃政權。
鄖西各地轟轟烈烈的鬥爭在羣眾中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保衞和擴大革命果實,很多青壯年踴躍加入紅軍和游擊隊、抗捐隊。當時,二天門村全村一共有78户人家,參加紅軍人數達76人。

劉世讓配合紅軍巧殲敵

兼任游擊隊隊長的劉世讓,參加的戰鬥不斷,只有大小之分。
平日裏,他帶領游擊隊、抗捐隊同國民黨民團、地主進行武裝鬥爭。他率隊配合鄂陝第六路遊擊師在湖北口等地打擊國民黨民團據點,搗毀了國民黨鄖西“鏟共義勇軍”在三天門的老巢。
1935年7月,紅二十五軍主力北上,游擊隊活動極度困難。1935年10月至1936年12月期間,劉世讓協同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同敵人進行了上百次的戰鬥,先後打敗敵人多次“清剿”。紅七十四師直接或間接牽引了敵人大量兵力,有力配合了主力紅軍在西北地區的會師。
作為土生土長的鄖西人,劉世讓利用地熟、人熟的有利條件,帶領百餘人轉戰於一、二、三天門和鄂陝交界的山陽、鎮安、旬陽等縣邊區。
忽東忽西、機動靈活,游擊隊常常出其不意,讓敵人不知所措。敵人驚呼“到處都有劉世讓”,不敢輕舉妄動。
1936年12月,紅七十四師北上抗日後,劉世讓帶領隊伍繼續開展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不幸的是,1937年4月23日夜晚,熟睡的劉世讓被叛徒殺害,年僅35歲。痛失革命戰友,游擊隊員悲痛萬分。1937年冬,游擊隊終於抓獲並處決了叛徒。 [1] 

劉世讓主要貢獻

劉世讓同志一九三四年參加革命,曾任抗捐隊長、蘇維埃主席、游擊隊團長等職。帶領游擊隊常在回龍、二天門,大座山,東川、上川,虎坪、雙嶺等地與國民黨軍隊、反動地方民團打游擊。消滅了廟川團總艾光清的四個中隊和國民黨正規軍一個營,攆走了上川團總李和民的隊伍:殺死了國民黨軍中隊長祝山進、聯保主任祝方之以及保長、保隊副、民團頭子八十多人。為了保衞紅色根據地,還配合主力部隊參加了陝西的漫川、胡坪老林、風凰咀、蜀河等戰鬥。 [2] 

劉世讓犧牲情況

1937年4月23日被叛徒殺害,安葬於關防鄉籠子口。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