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前傾角

鎖定
股骨頸前傾角是股骨頸軸線與股骨髁額狀面(即人體冠狀面)所成的夾角。
股骨頸扭轉角是股骨頸冠狀面與股骨髁冠狀面(即人體冠狀面)所成的夾角。
股骨頸前傾角與扭轉角是兩個不同的解剖學概念,扭轉角總是大於前傾角 [1] 
股骨頸前傾角測量結果為(13.326±6.085)°;扭轉角測量結果為(31.335±2.079)° [11] 
因為女性前傾角普遍大於男性,所以先天性髖關節脱位的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5~8倍 [2] 
中文名
前傾角
屬    性
解剖學術語
範    圍
正常範圍在12°-15°之間
區別概念
扭轉角

前傾角混淆概念

股骨頸前傾角與扭轉角是兩個不同的解剖學概念。在人類學、診斷學和治療股骨上端疾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國內文獻資料都把二者混為一談。為此,醫學工作者在大量臨牀觀察的基礎上,從解剖學幾何學和臨牀應用角度闡述了二者的主要區別,以資參考。

前傾角定義

所謂前傾角即人體某部位軸線與人體冠狀面的夾角。股骨頸前傾角就是股骨頸軸線與股骨髁額狀面(即人體冠狀面)所成的夾角。但有些文獻認為:股骨頸前傾角是股骨頭頸軸線與股骨下端兩髁間投影連線的夾角 [3]  ;有些文獻認為是側位像上股骨頸軸線與股骨幹軸線上方的夾角 [4]  ,這兩種觀點似有不妥當,而文獻 [5-8]  中前傾角的定義我們認為是正確的。

前傾角扭轉角

所謂扭轉角是指人體某部位發育過程中或在外力作用下遠端或近端沿該肢體縱軸線發生的旋轉,如扭轉暴力所致的螺旋形骨折。由於旋轉使肢體遠、近端不在同一冠狀面上,這兩個冠狀面的夾角就是扭轉角。股骨頸扭轉角就是股骨頸冠狀面與股骨髁冠狀面(即人體冠狀面)所成的夾角。即在透視下內旋股骨,股骨頸最長時髖內旋的角度,而文獻 [9-10]  卻把這個內旋角度稱為前傾角,筆者認為這是不恰當的 [1] 

前傾角大小關係

扭轉角總是大於前傾角 [1] 

前傾角兩性差異

女性前傾角普遍大於男性,所以先天性髖關節脱位的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5~8倍 [2] 
參考資料
  • 1.    李鳳春,石福明,時國富,李朝暉,曹海雲.股骨頸前傾角與扭轉角的區別[J].中國臨牀解剖學雜誌,2000,(第1期).
  • 2.    高士濂著.實用解剖圖譜 下肢分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6:83
  • 3.    郭世紱主編.臨牀骨科解剖學.天津:天津科學出版社,1988:666
  • 4.    馮傳漢主編.骨科診查手冊.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242
  • 5.    顧雲伍,尚天裕主編.骨折、骨骺、軟組織損傷治療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01
  • 6.    楊克勤,過邦輔主編.矯形外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307
  • 7.    王亦聰,孟繼懋,郭子恆主編.骨與關節損傷.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80:565
  • 8.    裘法祖主編.外科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96:770
  • 9.    吳階平,裘法祖主編.黃家駟外科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88:1803
  • 10.    潘少川主編.小兒矯形外科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1987:49
  • 11.    袁劍鋒,朱求亮.CT三維重建區別股骨頸扭轉角與前傾角[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誌,2012,(第6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