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切法

鎖定
切法在中醫學中有兩種代指,一是刺法名,出自《黃帝內經》“切而散之”,是針刺前對穴位進行按壓的描述,可令氣血宣散,達到更好的針刺目的;二是推拿手法,古籍中亦有兩處代指,指的是今天的掐法和擊法(側擊法)。
中文名
切法
出    處
《黃帝內經》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切法概念

1、刺法名。指針刺時以拇指指甲切壓穴位,以使局部氣血宣散然後下針的方法。2、推拿手法的一種。有二法:①《靈樞·刺節真邪》即掐法。②用手掌尺側小魚際肌處進行叩擊。

切法解讀

1、本法源於《素問·離合真邪論》“切而散之。”《針經指南》:“切者,凡欲下針,必先用大指甲左右於穴切之,令氣血宣散,然後下針。”《針灸問對·十四法》:“凡欲下針之時,用兩手大指甲與穴傍上下左右四圍掐而動之,如刀切割之狀。”切法屬進針前手法之一,可促使針刺時較容易得氣。
2、推拿手法名,一是指掐法,《肘後備急方·救卒客忤死方》:“心腹絞痛脹滿,氣衝心胸……令切鼻柱下也。”其中“切鼻下柱”就是用掐法掐人中的意思。掐法是強刺激手法之一,屬温通類手法。掐時要逐漸用力,達深透為止,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掐後輕揉局部,以緩解不適之感。故臨牀上常與揉法配合應用,稱掐揉法;二是切法,是術者以小魚際部位,有節奏地上下垂直叩擊體表,以達到舒筋活絡,調合氣血之功效。此法也稱剁法、側擊法,屬放鬆類手法。

切法中醫應用

切法一、刺法名之切法的臨牀意義

切法為進針前手法之一,早在《內經》中就有“們、切、推、彈、抓”。的記載,古人對針前準備是十分重視的,告誡我們在針刺時,首先應辨疾病的陰陽屬性,而後在相應的經絡上尋找所要取的俞穴,彈其皮膚,抓切進針部位,做一些必要的手法,這樣可分筋別骨,撥開血管,定準穴位,發現經脈以及穴位的病理反應。對體質較差、怯針、不易得氣的患者,可解除恐懼心理。

切法二、外科推拿之切法的臨牀運用

1、掐法
操作
(1)雙手掐法,以兩手的拇食指相對用力,擠壓治療部位。
(2)單手掐法,以單手拇指指端掐按人體的穴位,如掐人中。
動作要領:用力要穩、準、刺激量要大。
作用及應用:可疏通經絡,用於急救、止痛、肢體麻木、腱鞘囊腫。
作用層次:作用於皮下和肌肉層。
特點:本法刺激量大,可用於急救。
注意事項:注意保護皮膚,防止刺破皮膚。
2、切法(剁法、側擊法)
操作:五指伸直分開,腕關節伸直,以手的尺側(包括第5指和小魚際)着力,雙手交替有彈性、有節律地擊打體表。也可兩手相合,同時擊打施治部位。本法用於頸肩、腰背及下肢後側。
動作要領:(1)無論哪種擊法,腕關節都應放鬆並以肘關節的屈伸帶動腕關節自由擺動,如此才能做到有彈性地擊打。(2)操作時應有一定節律,使患者感到輕鬆舒適。
作用及應用:側擊法可通過振動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肌肉疲勞,適用於肌肉痠痛,風寒濕痹痛、挫閃瘀痛、麻木癱瘓、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等病證。側擊法主要用於頸肩部、四肢部。
作用層次:掌擊法、側擊法、桑枝棒擊法所產生的力應作用在肌肉層。
特點:正確使用本法,患者有舒適之感,易被人們所接受。
注意事項:應因人、因部位選擇擊法的種類,同時也應該注意保護皮膚。
[1-4]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5月
  • 2.    熊同學,謝遠見,唐昌敏.《實用按摩手冊》:科學普及出版社,1990年09月
  • 3.    金宏柱主編.《簡明推拿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 4.    於天源.《按摩推拿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