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本

鎖定
六本,漢語詞彙,拼音liù běn,古謂立身行事的六項根本:孝、哀、勇、能、嗣、力。 [1] 
中文名
六本
拼    音
liù běn
注    音
ㄌㄧㄨˋ ㄅㄣˇ
出    處
《説苑·建本》

目錄

六本解釋

古謂立身行事的六項根本:孝、哀、勇、能、嗣、力。

六本典籍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説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漢〕劉向《説苑·建本》:孔子曰:行身有六本,本立焉,然後為君子。立體有義矣,而孝為本;處喪有禮矣,而哀為本;戰陳有隊矣,而勇為本;治政有理矣,而能為本;居國有禮矣,而嗣為本;生才有時矣,而力為本。
《北史·隋煬帝紀》: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興之以教義。
參考資料
  • 1.    六本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