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前315年

鎖定
公元前315年,丙午年,此時是中國的戰國時期,以下是該年發生大事
中文名
公元前315年
又    稱
丙午年
出生人物
阿利斯塔克
中國大事記
周慎靚王其子姬延即位為周赧王

公元前315年大事記

公元前315年中國大事記

1、周慎靚王在位六年駕崩,其子姬延即位為周赧王。 [1] 
2、韓太子蒼到秦國當質子;秦國攻奪韓國的石章;秦國奪取義渠二十五城。 [2] 

公元前315年國外大事記

1、公元前315年左右,亞歷山大大帝的一個繼承人Antigonus曾建造過七排槳戰艦。
2、公元前315年,羅馬人開始向阿普里亞擴展,以便從背後包抄薩姆尼特人。在以後的20多年時間裏雙方從未間歇的進行了3次薩姆尼特戰爭。
3、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315年,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王在位時,大臣高底裏雅所撰的著作中,已提及支那產的絲絹。

公元前315年出生人物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於公元前315年,死於公元前230年,薩摩斯人(愛琴海薩摩斯島)。古希臘第一個著名天文學家。
阿利斯塔克曾就學於雅典學園。他曾經提出了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的最有獨創性的科學假説。他是歷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説的人,也是最早測定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距離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認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軸上自轉,每年沿圓周軌道繞日一週,太陽和恆星都是不動的,而行星則以太陽為中心沿圓周運轉。這是古代最早的樸素日心説思想。

公元前315年逝世人物

1、周慎靚王去世。 [1] 
周慎靚王(?—前315年),名姬定,東周君主,在位6年,為周顯王之子。
當時戰國七雄為了壯大自己,各自找尋盟友,有不少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對抗一個強國,稱為“合縱”,以蘇秦為首;也有一些強國相互結合,攻打較弱的國家,稱為“連橫”,以張儀為首。前316年,秦軍攻滅了巴、蜀兩個小國,大量移民巴、蜀,佔有對抗長江中下游的楚國的戰略優勢。前315年,姬定病死,諡號為慎靚王。
2、禽滑釐去世。
禽滑釐(前390年―前315年),亦稱禽屈釐,字慎到,春秋時期趙國人,是著名思想家墨子的學生,也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著名代表之一,人們尊稱他為“慎子”。他原先學習道家思想,是從道家中分出來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個較早地從理論上強調“法”的重要性,並把“法”作為判斷是非客觀標準的法家人物。他主張“事斷於法”,“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並認為只有“定賞分財必由法”,才不至於“亂”。慎到特別強調“勢”的重要性。所謂“勢”,即權勢、政權。他説:“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治天下。吾以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智之不足慕也。”他的這一觀點,論證了新興地主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重要性。 [3] 
參考資料
  • 1.    《史記·周本紀》:慎靚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
  • 2.    《史記·秦本紀》(秦惠文王后十年)十年,韓太子蒼來質。伐取韓石章。伐敗趙將泥。伐取義渠二十五城。
  • 3.    《尚友錄》:“禽滑釐,字慎子,以字為姓。”焦循《正義》稱:“慎子與墨子之徒禽滑釐同名,或以慎子即禽滑釐,或以慎子師事禽滑釐,稱其師滑釐不識,皆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