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晉演義

(2018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兩晉演義》是2018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兩晉演義
出版時間
2018年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ISBN
9787508094014

兩晉演義內容簡介

《晉書》百三十卷,相傳為唐臣房喬等所撰,蓋採集晉朝十有八家之製作,及魏崔鴻所著之《十六國春秋》等書,會而通之,以成此書。獨宣武二帝紀,與陸機王羲之傳論,出自唐太宗手筆,故概以御撰稱之,義在尊王,無足怪也。後書評論《晉書》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涑水通鑑》《紫陽綱目》敍述晉事,書法與《晉書》相出入者,亦不勝舉焉。愚謂當今之時,以古為鑑,不必問其史筆之得失,但當察其史事之變遷。兩晉之史事繁矣,即此內訌外侮之複雜,已更僕難詳。宮闈之禍,啓自武元,藩王之禍,肇自汝南,胡虜之禍,發自元海;卒致銅駝荊棘,蒿目蒼涼,鰲墜三山,鯨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赭寇之污,此西晉內訌外侮之大較也。王敦也,蘇峻也,陳敏杜祖約也,孫恩盧循徐道復也,而桓玄則為篡逆之尤,此東晉內訌之者。二趙也,三秦也,四燕五涼也,成夏也,而拓跋魏則為強胡之首,此為東晉外侮之甚者。蓋觀於東西兩晉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晉武開國二十餘年外,無在非禍亂侵尋之日,不有內訌,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來未有若兩晉禍亂之烈也。夫內政失修,則內訌必起,內訌起則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蟲生,牆罅蟻入,自古皆然,晉特其較著耳。鄙人愧非論史才,但據歷代之事實,編為演義,自南北朝以迄民國,不下十數冊,大旨在即古證今,懲惡勸善,而於《兩晉演義》之着手,則於內訌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蓋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內,內訌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國之禍,不特兩晉為然,而兩晉即今日之前車也。天下寧有蚌鷸相爭,而不授漁人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別貞淫,抉明昧,核是非,則為書中應有之餘義,非敢謂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勸戒之意云爾。惟書成倉猝,不免詿誤,匡我未逮,是所望於閲者諸君。 [2] 

兩晉演義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1890年(光緒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發福建,以知縣候補,因不滿官場惡習,於1911年稱病歸裏。其後長期以寫作和在小學教書為生。抗日戰爭爆發,他不願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輾轉避難,顛沛流離,逝世於抗戰勝利前夕。蔡東藩是愛國者,他為武昌起義、共和初建興奮過、歡呼過,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凱竊國。蔡東藩幽憤時事,立志“借説部體裁,演歷史故事”,以歷史小説作為救國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他夜以繼日,筆耕不輟,陸續寫成中國曆代通俗演義十一部,以小説形式再現了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的兩千多年間的中國歷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義》,總計約七百餘萬字,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的歷史演義作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