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全秦文

鎖定
《全秦文》本書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此書第一次彙輯以前的文章,是對先唐文獻典籍具有總結性的一件偉業,對學術界、文化界功不可沒,稱得上是一部功業甚偉的宏篇鉅製。
書    名
《全秦文》
別    名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作    者
嚴可均
類    別
歷史文獻
出版時間
未出版
創作年代
清代

全秦文歷史簡介

《全秦文》
本書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以下簡稱《全文》)之一集。《全文》清嚴可均輯,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漢文》、《全後漢文》、《全三國文》、《全晉文》、《全宋文》、《全齊文》、《全梁文》、《全陳文》、《全後魏文朋全北齊文》、《全後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錄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個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個人),每人附有小傳,是迄今為止收錄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總集,對唐以前歷史、文學、宗教、語言等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涵蓋時間最長的一部文學總集。

全秦文歷史意義

《全文》的輯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它集中了自有文字以來直至唐代,除史傳諸子詩賦專書以外的所有文字,舉凡碩學鴻儒、大師巨匠、佛道位工乃至名媛淑女的長篇鉅製、片言隻字,無不窮菟畢討,加以見存。此書第一次彙輯唐以前的文章,是對先唐文獻典籍具有總結性的一件偉業,對學術界、文化界功不可沒,稱得上是一部功業甚偉的宏篇鉅製。

全秦文優點

《全文》所輯文字,均註明出處,有利於重檢、核校。有多處收錄者,備載之,並且甄錄異文。這與前代所編的《全唐詩》 《全唐文》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從而大大提高了《全文》的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這也是清代輯佚學的一種反映。
此外,嚴可均在網羅文獻、考辨真偽、排比文字等方面,費力良多。就當時學未而言,善於利用文獻,檢校文獻範圍較廣。嚴氏不僅從大量的史傳中爬梳出先唐人的文字,而且遍檢金石碑版、雜記、類書、筆記、古注、經疏乃至佛道兩典等相關文獻,尤其是佛道兩大叢集的利用,對以後總集的編纂有一定的啓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