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拉特中旗

鎖定
烏拉特中旗,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轄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東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西部,屬大陸性乾旱氣候, [29]  毗鄰7個旗、縣(區),總面積22868.11平方千米。 [19]  截至2023年6月,烏拉特中旗轄6個鎮、4個蘇木,另轄2個鄉級單位。 [39]  截至2023年末,烏拉特中旗常住人口10.75萬人。 [38] 
“烏拉特”有多種解釋,通常認為“烏拉”系蒙古語“烏仁”的轉音,意為“巧”,後綴“特”表示“多”之意,全意為“很多的能工巧匠”。清順治五年(1648年),編烏拉特部為烏拉特前旗、中旗、後旗; [23]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復歸綏遠省烏蘭察布盟; [24]  1950年7月,烏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烏蘭察布盟;1952年10月,烏拉特中旗與烏拉特後旗合併,設立烏拉特中後聯合旗; [25]  1958年4月,劃歸巴彥淖爾盟管轄;1981年8月,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更名為烏拉特中旗; [26]  2003年12月,撤銷巴彥淖爾盟,設立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屬之。 [28] 
烏拉特中旗主要景點有德嶺山水庫温根塔拉草原牧羊海等。 [30-32]  2022年,入選“平安內蒙古建設示範旗縣(市、區)名單”。 [14]  2022年,入選“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名單”。 [8]  2023年,入選“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5-36] 
2023年,烏拉特中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9%。 [38] 
中文名
烏拉特中旗
行政區劃代碼
15082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東北部
面    積
22868.11 km² [19] 
下轄地區
6個鎮、4個蘇木,另轄2個鄉級單位 [7] 
政府駐地
海流圖鎮 [19] 
電話區號
0478
郵政編碼
015300
氣候條件
大陸性乾旱氣候 [29] 
人口數量
10.75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德嶺山水庫
温根塔拉草原
牧羊海 [30-32] 
機    場
烏拉特中旗機場
車牌代碼
蒙L
地區生產總值
132.93 億元(2023年) [16] 

烏拉特中旗歷史沿革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築趙長城東西橫亙於境,長城南為北假,旗境南部屬雲中郡轄九原、安陽城轄區;趙長城北、陰山北大部屬匈奴遊牧政權統轄地。
秦朝時期,陰山南屬九原郡臨河縣(治所今臨河市北境內)轄區,陰山北部為匈奴遊牧政權管轄地。
西漢時期,今旗境陰山南分屬五原郡河目縣和朔方郡臨河縣管轄。
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置外受降城設都尉(治所約在今旗新忽熱蘇木);陰山北部為匈奴遊牧政權統轄地。
東漢時期,今旗境陰山南分屬五原郡和朔方郡,陰山北屬鮮卑草原遊牧政權統轄地。
三國、西晉時期,今旗境屬拓跋鮮卑管轄地。 [20] 
東晉咸和二年(327年),今烏拉特中旗中南部屬後趙(羯族石氏)朔方郡轄地,中北部屬代(鮮卑拓跋氏)統治。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今旗境中南部屬前秦(氐族苻氏)朔方郡轄地,中北部屬代統轄區。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今旗全境屬前秦五原郡地。
後秦皇初二年(395年),今旗境中南部屬後秦羌族朔方郡地,中北部屬魏統轄區。
夏國龍升三年(409年),今旗境中南部屬夏(匈奴鐵弗赫連氏)統轄地,中北部屬北魏政權統治地。
北朝時期,今旗境為北魏沃野鎮鎮戍地。
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今旗境陰山南屬西魏沃野鎮轄區。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今旗境陰山以南屬北周(宇文氏)永豐鎮轄地,陰山以北屬突厥族遊牧政權轄地。 [21] 
隋朝初期,今烏拉特中旗境屬豐州。
隋大業初年,改屬五原郡,後為突厥地。
唐朝初期,為豐州轄地。
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應歸附的鐵勒諸部之請,置燕然都護府,治所在故單于台(今烏拉特中旗烏加河北岸40裏),轄有今河套以北地區。有記載,回鶻“可敦城”曾建於今旗境西陰山北麓。
唐景龍二年(708年),朔方大總管張仁願筑西受降城在今旗西南烏加河鎮北。同時,安北都護府也設在此,今旗北境為突厥地。
唐開元、天寶年間,橫塞軍治在今旗境西陰山北麓。
後梁開平二年(908年),今旗境東南部屬晉天德軍統轄,其餘地區屬契丹政權轄地。
後唐應順元年(934年)至後周時期,今旗地均屬遼統治。
遼天慶元年(1111年),今旗境海流圖鎮以東基本屬倒塌嶺節度使管轄地;以西為西夏黑山威福軍司(治所兀剌海城,今烏加河鎮境)管轄地。 [22] 
元至順元年(1330年),置兀剌海路,治所兀剌海城(此時兀剌海城約在今海流圖鎮附近),隸屬甘肅行省。
明朝初期,今烏拉特中旗境陰山以南屬山西布政使東勝衞管轄地,陰山以北屬蒙古統轄,以後全境為蒙古牧地。
明崇禎六年(1633年),烏拉特部駐牧地。
清順治五年(1648年),編烏拉特部為烏拉特前旗、中旗、後旗(亦稱西公、中公、東公旗),今烏拉特中旗區域(包括原烏拉特中旗中東部和烏拉特後旗地區)。清王朝冊封圖巴為烏拉特中旗鎮國公爵位,並授札薩克職,世襲掌理旗務;冊封巴克巴海為烏拉特後旗輔國公,授札薩克職,世襲掌管烏拉特後旗旗務,兩旗屬烏蘭察布盟。 [23] 
民國時期,沿襲盟旗制。
民國三年(1914年),今烏拉特中旗境隨烏蘭察布盟隸屬綏遠特別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隸綏遠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復歸綏遠省烏蘭察布盟。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綏遠省地政局制《綏遠省全圖》中,烏拉特中公旗區域是從烏拉特中旗貝子府往西、往西北,包括今烏拉特後旗境在內;烏拉特東公旗區域在烏拉特前旗東北。這與《綏遠通志稿》所記烏拉特“中旗在狼山後,當前旗之西北”;烏拉特後旗“在陰山後,當前旗之東北方”,大體一致。 [24]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19日,烏拉特中公旗和東公旗和平解放。
1950年春,烏拉特東公旗人民政府成立,駐承囫圇。同年4月7日,綏遠省人民政府批准,將中公旗、東公旗分別恢復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同年7月18日,烏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成立,駐本巴台廟,兩旗隸屬烏蘭察布盟。
1952年10月15日,烏拉特中旗與烏拉特後旗合併,設立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旗人民政府駐海流圖。
1954年6月,將旗屬第七區劃歸烏拉特前旗,同時將烏拉特前旗第二努圖克劃入旗境。
1955年,烏拉特中後聯合旗人民政府改成人民委員會。 [25] 
1958年4月2日,烏拉特中後聯合旗劃歸巴彥淖爾盟管轄。
1970年10月30日,劃出旗轄西部9個人民公社,設置潮格旗,駐潮格人民公社。
1981年8月21日,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更名為烏拉特中旗。 [26] 
2003年12月1日,撤銷巴彥淖爾盟,設立巴彥淖爾市,轄原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五原縣、磴口縣和新設立的臨河區。 [28] 

烏拉特中旗行政區劃

烏拉特中旗區劃沿革

1950年,烏拉特中旗下設3個努圖克、1個區,努圖克和區下設30個嘎查、5個行政村。
1981年,烏拉特中旗轄桑根達來、巴音、烏蘭、川井、巴音杭蓋、杭蓋戈壁、呼勒斯太、温更、巴音哈太、新忽熱、石哈河、圖、郜北、永勝、德嶺山、烏加河、宏豐、石蘭計、紅旗19個公社及海流圖鎮和巴音、巴音杭蓋(呼格吉日圖牧場)、杭蓋戈壁(種畜改良場)、温更、巴音哈太(種畜改良場)5個合營牧場,東風良種場,同和太國營牧場。
1982年,取消5個合營牧場建制,由公社級改為生產大隊級。
1984年,烏拉特中旗人大常委會和人民政府在全旗改革農牧區“政社合一”體制,以原農牧區、鎮人民公社的轄區為基礎,分別建立蘇木、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紅旗公社更名為烏梁素太鄉、永勝公社更名為雙盛美鄉、圖公社更名為楚魯圖鄉。
1986年1月,烏加河鄉和温更蘇木改設為鎮。
1995年,烏拉特中旗轄海流圖、温更、烏加河3個鎮,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蓋、川井、杭蓋戈壁、呼勒斯太、桑根達來、烏蘭、新忽熱9個蘇木,楚魯圖、德嶺山、郜北、宏豐、石哈河、石蘭計、雙盛美、烏梁素太8個鄉;共有63個嘎查、57個行政村,278個自然村、9個居民委員會。
2001年4月,撤銷郜北鄉、雙盛美鄉、楚魯圖鄉、石哈河鄉,改建石哈河鎮;撤銷杭蓋戈壁蘇木,劃歸呼勒斯太蘇木。全旗有宏豐、石蘭計、烏梁素太3個鄉,德嶺山、海流圖、石哈河、温更、烏加河5個鎮,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蓋、川井、呼勒斯太、桑根達來、烏蘭、新忽熱8個蘇木。
2011年,設立甘其毛都鎮,恢復温更鎮。全旗共設6個鎮、4個蘇木,1個種畜場、1個牧場;有嘎查、村(分場)93個,街道社區6個,礦區管委會1個,自然村278個。 [27] 
烏拉特中旗地圖 烏拉特中旗地圖

烏拉特中旗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烏拉特中旗轄6個鎮、4個蘇木,另轄2個鄉級單位。 [39]  旗人民政府駐海流圖鎮。 [19] 
烏拉特中旗區劃詳情
牧洋海牧場
同和太種畜繁育中心

烏拉特中旗地理環境

烏拉特中旗位置境域

烏拉特中旗衞星地圖 烏拉特中旗衞星地圖
烏拉特中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東北部,介於北緯41°07′—41°28′、東經107°16′—109°42′之間,毗鄰7個旗、縣(區),北與蒙古國交界,東與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固陽縣為鄰,南與烏拉特前旗五原縣臨河區杭錦後旗相依,西連烏拉特後旗。全旗總面積為22868.11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距離約148.9千米,東西最長距離約203.8千米。 [19] 

烏拉特中旗地質

烏拉特中旗地質構造分區屬內蒙古西部單元區,是東西緯向構造的一部分。已出露的地層由老到新有: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的五台羣、馬尼圖羣;中元古界的渣爾泰羣、白雲鄂博羣、温都爾廟羣;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統、下二迭統;中生界下中上侏羅統、下上白堊統。新生界的下上第三系、第四系下中上更新統、全新統、缺失三迭系各統。 [29] 

烏拉特中旗地形地貌

烏拉特中旗地形圖 烏拉特中旗地形圖
烏拉特中旗地處內蒙古高原西部,由陰山山脈東西走向的二狼山、烏梁素太山、查斯太山分割成南北不同的自然地貌,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和過渡變化,具體以固查公路為界,可分南部山前準平原區和北部高原區。山前準平原區:由山前洪積扇與河套沖積平原組成,其南與河套沉積平原相接,其北以北部山區南麓為界,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南低北高,中間低,呈東西長120多千米,南北5—10千米寬的狹長地帶,海拔1020—1048米。北部高原區:包括高原低山區、高原丘陵區、山間盆地區、中低山區。高原低山區,即東起查斯太山,中經烏梁素太山,西止二狼山一帶,海拔高度為1609—1700米,最高峯温更山1893米,山體是南陡北緩;高原丘陵區,係指石哈河鎮中北部,海拔高度為1400—1600米;山間窪地區,係指川井蘇木北部、巴音杭蓋、烏蘭、巴音、桑根達來蘇木北部(褐煤、石油賦存區),海拔高度是1150—1350米,最高索倫山為1393米;中低山區,係指川井蘇木南部,温更蘇木北部、巴音杭蓋、烏蘭、巴音、桑根達來蘇木南部一帶的低山區,海拔高度為1450—1590米之間。 [29] 

烏拉特中旗氣候

烏拉特中旗屬大陸性乾旱氣候區,表現為四季分明,夏季短促;春季乾燥多風;秋季温和涼爽,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冬季漫長,持續5個月(11月—次年3月),冬春少雨雪,夏季雨量集中,晝夜温差大的特點;年平均氣温3.0—6.8℃,年平均降水量在115—250毫米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096—325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71%—73%。 [29] 

烏拉特中旗自然災害

烏拉特中旗農牧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有乾旱、冰雹、乾熱風、霜凍、大風、沙塵暴、白毛風、白災、寒潮、暴雨洪澇等。 [29] 

烏拉特中旗自然資源

烏拉特中旗土地資源

烏拉特中旗所轄總土地面積228.68萬公頃。其中,農用地220.99公頃,佔總土地面積97.5%;建設用地6.65萬公頃,佔總土地面積2%;未利用地1.04萬公頃,佔總土地面積的0.5%。農用地中,耕地8.90萬公頃,佔農用地面積4%;園地0.008萬公頃,佔農用地面積0.03%;林地1.88萬公頃,佔農用地面積0.85%;牧草地210.21萬公頃,佔農用地面積的95.12%。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21萬公頃,佔建設用地面積的18.2%;交通用地0.81萬公頃,佔建設地面積的12.18%;水利設施用地4.63萬公頃,佔建設用地面積的69.62%。 [29] 

烏拉特中旗礦產資源

烏拉特中旗境內已發現的礦產有76種,其中具有一定工業價值的56種,開發利用和準備開發利用的49種;初步探明礦產地423處,其中較大型礦牀13處,中型礦牀15處,小型礦牀78處,礦點及礦化點297處,具有礦產儲量的礦牀、礦點87處,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636億元以上。 [29] 
2023年12月,烏拉特中旗圖古日格金礦的勘探人員在地質勘查中發現大型金礦,預測資源量達38噸,預估潛在價值約170億元。 [34] 

烏拉特中旗生物資源

烏拉特中旗植物資源豐富,有種子植物54科、155屬、303種,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屬、4種(叉枝圓柏、杜松、木麻黃、草麻黃);被子植物52科、152屬、299種,有頸卵器植物門1科(中國蕨科)、1屬(粉背蕨屬)、1種(銀粉背蕨);有藥用價值的植物186種,主要有麻黃、山大黃、馬齒莧、銀柴胡、王不留行、角茴香、蒙古扁桃、甘草、地丁、遠志、鎖陽、菟絲子、知母、天仙子、地黃、車前子、沙蔘、菌陳、薄公英、蒼耳、薄草、秦艽、蓯蓉、紫草等。野生動物有:野驢、石羊、黃羊、團羊、青羊、狼、土豹子、狐狸、野雞、石雞、鵪鶉、野鴨、地脯、撈魚鸛、喜鵲、烏鴉、老鷹、貓頭鷹、老鵰、灰鶴、天鵝、野兔、兔猻、獾子、猞猁、刺蝟、黃鼠、松鼠、蛇等。 [29] 

烏拉特中旗水資源

烏拉特中旗水資源總量38440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912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6680萬立方米。 [29] 

烏拉特中旗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拉特中旗常住人口為112159人。 [4] 
截至2023年末,烏拉特中旗常住人口為10.7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09萬人,鄉村人口4.6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65%,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男性人口5.71萬人,女性人口5.0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04萬人,出生率3.69‰;死亡人口0.12萬人,死亡率11.0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39‰。0-14歲人口0.92萬人,15-64歲人口8.07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1.76萬人。
烏拉特中旗有蒙古族、漢族、回族等多個民族。截至2023年末,全旗户籍總人口141214人。按户口性質劃分:城鎮人口34525人,鄉村人口106689人;按民族劃分:漢族人口111835人,蒙古族人口28120人,回族人口794人,其他民族人口465人。 [38] 

烏拉特中旗經濟

烏拉特中旗綜述

2022年,烏拉特中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3.15億元,同比下降0.5%;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25.5:37.9:36.6。 [16] 
2023年,烏拉特中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9%;第二產業增加值5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8.8%;第三產業增加值50.40億元,比上年增長18.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3.3:38.8:37.9。 [38] 
2023年,烏拉特中旗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4.5%。在庫項目共150個,較上年同期增加77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66個,500-5000萬元項目84個。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18.1%,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30.3%,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84.2%。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0.3%,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18.2%,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增長20.8%,民間投資比上年增長4%。從項目隸屬關係看,中央投資項目下降64.9%;地方投資項目增長41.2%。2023年,全旗房地產開發投資1317萬元,全部為住宅投資。 [38] 
2023年,烏拉特中旗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28.9%。其中,税收收入9.76億元,比上年增長30.5%。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0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醫療衞生支出、節能環保支出及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八項支出共計22.7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57%。 [38] 
人民生活
2023年,烏拉特中旗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04元,比上年增長6.5%。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1551元,比上年增長6.2%;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598元,比上年增長8.4%。全年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488元,比上年增長19.2%。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952元,比上年增長28.8%;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81元,比上年增長17.5%。全體居民恩格爾係數28.99%。其中,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24%,農牧區居民恩格爾係數27.5%。 [38] 

烏拉特中旗第一產業

2023年,烏拉特中旗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達到50.49億元,現價增速7.2%。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157.53萬畝,比上年下降0.9%。糧食播種面積100.48萬畝,比上年增長8.2%。經濟作物播種面積57.05萬畝,比上年下降13.6%。其中,油料面積46.2萬畝,比上年增加8.71萬畝,增長23.2%。糧食總產量7.45億斤,比上年增長14.3%。油料總產量1.69億斤,比上年增長34.7%。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3.08萬千瓦。 [38] 

烏拉特中旗第二產業

2023年,烏拉特中旗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3%。年末規上工業企業45户,比上年增加6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52.1%;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9.4%。分主要行業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77.8%;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72.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3.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16.9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實現利潤24.8億元,增長5.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9.3%,增長1.3個百分點。主要產品產量,洗精煤815.02萬噸,比上年增長70.5%;焦炭103.22萬噸,比上年增長7.9%;黃金4215千克,比上年下降11.3%;發電量104.29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7.5%。
2023年,烏拉特中旗建築業增加值達到3.45億元,比上年增長44.7%。全旗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或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4家。 [38] 

烏拉特中旗第三產業

旅遊業
2023年,烏拉特中旗共有A級景區6個、星級接待户10個。全旗累計接待遊客93.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3%,旅遊綜合收入達6.95億元,比上年增長91.46%。
國內貿易
2023年,烏拉特中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1億元,比上年增長6.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84億元,比上年增長6.9%,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7億元,比上年增長3.5%,佔全部零售總額的19%。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1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6%,餐飲業收入2.93億元,比上年增長24%。
金融業
截至2023年末,烏拉特中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127.49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住户存款餘額88.38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年末全旗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達78.9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住户貸款達38.4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40.44億元,比上年增長19.2%。 [38] 

烏拉特中旗交通運輸

烏拉特中旗是“呼包鄂”經濟圈向北開放的“橋頭堡”,也是“一帶一路”—“六路六廊”—“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節點;烏拉特機場經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聯通國內外80多個城市地區,甘泉、西金兩條鐵路縱貫南北、連通全國,全旗公路總里程5367千米。 [33] 

烏拉特中旗政治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旗委書記
旗長
僅列黨政領導正職,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 [18]  [37] 

烏拉特中旗社會事業

烏拉特中旗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烏拉特中旗有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完全中學1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3所,幼兒園6所。在校(園)學生8664人,其中學前教育2068人,小學生4124人,中學生2472人。教職工1329人,其中:專任教師961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 [38] 

烏拉特中旗科學技術

2023年,烏拉特中旗累計成功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個、科技小院1個;成功入庫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自治區級企業研發中心、眾創空間、星創天地6家;市級博士科研工作站5家、科技小院、科技示範園區9家;新選聘三區專家12名、科技特派員24名、科技精準服務專家15名;重點推廣示範遠程遙控農田智能灌溉、北斗導航精量播種、草原荒漠化治理等農牧業先進技術40餘項。 [38] 

烏拉特中旗文化事業

2023年,烏拉特中旗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自治區級12項、市級120項、旗級170項。區級傳承人15人,市級傳承人83人,旗級傳承人311人。 [38] 

烏拉特中旗體育事業

2023年,烏拉特中旗有社會體育指導員872人。其中,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人,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6人,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59人,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13人。室內外體育場館842個,全民健身活動站點99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超過4.8萬人(次),全旗人均擁有體育場地達7.02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圖書藏書量5.01萬冊。 [38] 

烏拉特中旗醫療衞生

截至2023年末,烏拉特中旗擁有醫療衞生機構134個,其中:醫院2所、衞生院14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6所、村衞生室64所、診所衞生所醫務室43所、門診部2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3個。牀位數53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4.9張。衞生技術人員102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21人、藥師(士)44人、註冊護士348人。 [38] 

烏拉特中旗社會保障

截至2023年末,烏拉特中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82人,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188人。養老機構4個,養老機構牀位數630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3個,養老機構牀位數430張。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834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95784人。全旗參加養老保險總人數99747人,其中參加企業機關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數45858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達53889人。全年新增就業人員63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7%以內,農牧民轉移就業12027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6400人。 [38] 

烏拉特中旗資源環境

2023年,初步統計,烏拉特中旗總用水量3.798億立方米。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4.3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08萬畝,退化林修復3.77萬畝,森林撫育面積0.5萬畝。年末全旗森林面積315866.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2.6%。自然保護區面積40634.2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2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2天,優良率達95.1%。 [38] 

烏拉特中旗歷史文化

烏拉特中旗地名由來

“烏拉特”有多種解釋,通常認為“烏拉”系蒙古語“烏仁”的轉音,意為“巧”,後綴“特”表示“多”之意,全意為“很多的能工巧匠”。

烏拉特中旗方言

烏拉特中旗方言,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晉語—大包片,是晉語核心區的一個分支,分佈在山西省東北部、內蒙古西部(黃河以東)及陝西北部共37個市、縣、旗:大同市、陽高、天鎮、左雲、右玉、山陰、懷仁、陽泉市、平定、昔陽、左權、和順、包頭市、固陽、武川、土默特左旗、和林格爾、托克托、清水河、達拉特旗、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五原、杭錦旗、烏審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四子王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鄂爾多斯市、榆林市榆陽區、榆林市橫山區。 [17] 

烏拉特中旗風景名勝

德嶺山水庫
德嶺山水庫
德嶺山水庫(2張)
德嶺山水庫,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大草原,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距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20千米,省道S212(一級公路)經過景區,距烏拉特機場28千米,南臨國家二級公路固查線。景區佔地面積62.29畝,核心景區德嶺山水庫劃分為水庫大壩、水上娛樂區、垂釣區、水產養殖區、餐飲住宿區、海灘燒烤區、自駕車營地、草原男兒三藝區、敖包祭祀區等。景區周圍有秦漢長城、匈奴古城、塞上奇石林、同和太草原、風蝕冰臼地質公園、呼仁敖包巖畫、旅蒙商道、蒙地漢租水利工程遺蹟等。 [30] 
温根塔拉草原
温根塔拉草原
温根塔拉草原(3張)
温根塔拉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温根”在蒙語裏意為純潔的無污染的處女地,“塔拉”是平坦的大草原,合起來意為純潔的大草原。景區總體規劃100頂蒙古包,現已建成47頂蒙古包。 [31] 
牧羊海
牧羊海
牧羊海(3張)
牧羊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地形平緩,坡度小,地貌簡單,平均海拔高度1022.2米,總佔地面積4000公頃;由大漢海子、劉鐵海子、王壩海子、南北壕片、牧業隊片、四連片及周邊部分區域組成,是烏拉特中旗境內唯一的一塊淡水湖。 [32] 

烏拉特中旗榮譽稱號

2017年2月,烏拉特中旗入選“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12] 
2020年7月17日,烏拉特中旗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旗縣、市區)名單”。 [9] 
2020年7月29日,烏拉特中旗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1] 
2020年12月22日,烏拉特中旗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 
2021年1月,彭陽縣入選“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10] 
2021年1月14日,烏拉特中旗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3] 
2021年3月,烏拉特中旗入選“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單位名單”。 [13] 
2021年5月27日,烏拉特中旗入選“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名單”。 [11] 
2021年6月,烏拉特中旗入選“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5] 
2021年8月,烏拉特中旗入選“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第二批)名單”。 [15] 
2022年4月20日,烏拉特中旗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6] 
2022年6月22日,烏拉特中旗入選“平安內蒙古建設示範旗縣(市、區)名單”。 [14] 
2022年12月27日,烏拉特中旗入選“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名單”。 [8] 
2023年10月,烏拉特中旗入選“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5] 
2024年1月,被命名為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4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