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克減

鎖定
克減,漢語詞彙,拼音是kè jiǎn,解釋是剪除滅絕。 剋扣減少。
中文名
克減
拼    音
kè jiǎn
釋    義
剋扣,減少 [1] 
出    處
《左傳·文公十七年》

目錄

克減解釋

1.剪除滅絕。
2.剋扣減少。

克減出處

《左傳·文公十七年》:“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事於執事。”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上》:“上文雲‘敝邑以侯宣多之難,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若難猶未盡,亦不能朝於晉矣。減,謂滅絕也。” [1] 
茅盾《子夜》二:“幹丞,怎麼工人就知道我們打算克減工錢。”
《元典章新集·刑部·刑獄》:“獄官如能用心,使獄卒常常除掃潔淨……拘鈐囚糧不致克減,病則親臨看治。”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三回:徽宗天子次早令宿太尉傳下聖旨,教中書省院官二員,就陳橋驛與宋江先鋒犒勞三軍,每名軍士酒一瓶、肉一斤,對眾關支,毋得克減。 [2] 
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近來物值則工匠浸沒於外,供億則廚役克減於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教養·恤孤貧》:“每致克減正額,斃於飢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