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能資源

鎖定
光能資源是指某地所接受的太陽輻射量。我國光能資源豐富。年輻射總量在80~240千卡/平方釐米(1千卡=4 186.8焦耳)之間,其分佈規律是從東向西逐漸增大。年輻射量最大的是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在160千卡/平方釐米以上。
中文名
光能資源
外文名
Light energy resources
釋    義
某地所接受的太陽輻射量
我國年輻射量
80~240千卡/平方釐米
分佈規律
從東向西逐漸增大
類    型
總輻射、有效輻射等

光能資源相關內容

光能資源是指某地所接受的太陽輻射量。我國光能資源豐富。年輻射總量在80~240千卡/平方釐米(1千卡=4 186.8焦耳)之間,其分佈規律是從東向西逐漸增大。年輻射量最大的是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在160千卡/平方釐米以上。 [1] 

光能資源分佈

光能資源太陽總輻射

我國太陽輻射資源杜富,全國各地太陽總輻射多在3300~8300Mj/(m2.年)(如圖1),平均為5198.61MJ/(m2.年).年輻射總量的高值中心出現在西藏高原西南部岡底斯山脈和雅魯藏布江中上游一帶,達7500~9200MJ/(m2 年).四川盆地、武陵山區以及雲貴高原的東北部是我國輻射資源的低值區,為3300~4200MJ/(m2,年)。全國太陽輻射年總量的分佈的基本規律是西部多於東部;乾燥地區多於濕潤地區;高原多於·平原。太陽輻射總量5800MJ(m2 年)等值線大約從內蒙古東南向西南延伸至青藏東側,此線東南由於陰雨天多,日照少,年太陽輻射總量小,此線西北部地區,晴天多,雲量少,年太陽輻射總量大。此外,東北和華南雖然緯度相差25-30°,但年總輻射量差別不大,為5024 MJ/(m2 年)左右。
圖1 圖1

光能資源光合有效輻射

中國光合有效輻射的分佈與太陽總輻射的分佈趨勢基本一致,其數值僅佔總輻射的42%~43%。高值區在西藏高原西南部和雅魯藏布江中上游一帶,大多數地區在3000Mj/(m2.年)以上,秦嶺淮河以南、南嶺以北的長江流域和浙閩兩省是一個低值區,一般不足2300MJ/(m2.年),特別是四川盆地和貴州高原,不足2000MJ/(m2 年)。嘉陵江和烏江兩河流域則更低,不足1880MJ/(m2 年),成為全國的低值中心。

光能資源時數和百分率

日照時數指太陽實際照射的時數。我國日照分佈的基本特點是緯度越高,日照時數越多,故北方多於南方氣候越乾旱的地方,日照時數越多,故西部多於東部。日照時數與可照時數的百分比稱為日照百分率,中國年日照百分率分佈(如圖2)與日照時數分佈基本一致。全國各地全年日照時數在1200~3400h之間。華南地區一般在1800h左右,日照百分率約45%;長江中下游地區為2000~2200h,日照百分率在40%~50%之間華北地區約2600h,日照百分率在60%~65%之間;東北地區除山區外,一般在2600~2800h,日照百分率65%左右;青藏高原和西北乾旱地區是我國日照最豐富地區,一般在3000h以上。
川黔、湘鄂西部和桂北等地為全國低值區,年日照時數不足1400h,日照百分率在40%以下,其中峨眉山站為946.8h,22%;雅安站1005.0h,23%等構成全國年日照時數最少、年日照百分率最低的地區。該區向南、向東略有增加,達2200~2600h,60%左右。向西向北明顯增加達3200h之多。南疆東部、內蒙古西部、甘肅西北部和柴達木盆地等地區在3200h以上,局部地區達3300~3500h,其中青海冷湖站年日照時數為3553.9h,日照百分率為80%,是全國年日照時數最多、日照百分率最高的台站。

光能資源季節年際變化

我國各地年內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總量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絕大部分地區呈現夏季多、冬季少的特點。在温帶地區,如西部、中北部廣大地區,太陽帽射總量最大月值出現雨季開始前的5~6月。而在東南部地區,最大月值出現在伏早的7~8月。雲南、海南的個別地區,年內太陽輻射總量月值有2個高峯,一個在4月份前後、一個在8月份前後。大部分地區太陽輻射總量最小月值出現冬季的12月,東南沿海個別地區出現在多陰雨的1~2月份,如廣州、福州、海口的太陽輻射月總量最小值均出現在2月份。
全國各地年總輻射的變率在3.3%~10.1%之間。變率較小的地區是東北、西北、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其中哈爾濱為3.31%,拉薩為3.96%。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變率較大,海口為8.8%,武漢達10.1%. [1] 

光能資源對農業的作用

太陽輻射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唯一能量來源。一般來説,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弱與太陽輻射成正比。
光能資源利用潛力很大。全國光能利用率僅0.4%,一些高產地區也不足2%。因此,從光能利用的潛力來看,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是廣闊的。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徑主要有:改進耕作制度,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摸清不同農作物在生育期間對光能作用的特點,培育具有高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的品種。同時還有采取新的科學技術,提高葉綠體內的光合效率。 [1] 
參考資料
  • 1.    姜會飛.農業氣象學: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