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光明星2號

鎖定
朝鮮中央通訊社2009年3月24日發佈了朝鮮準備發射名為“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的消息,同時評價此次發射如果成功 “將是朝鮮太空科技將向經濟強國方向邁出的一大步”。在位於咸鏡北道花台郡的東海衞星發射中心,正在為利用運載火箭銀河2號發射試驗通信衞星光明星2號而做準備工作。 [1] 
中文名
光明星2號
外文名
Kwangmyŏngsŏng-2/광명성 2호
發射國家
朝鮮
運載火箭
銀河2號衞星
發射中心
咸鏡北道花台郡

光明星2號發射介紹

光明星2號聲明

可進行導彈攔截的宙斯盾戰艦和標準3導彈 可進行導彈攔截的宙斯盾戰艦和標準3導彈
朝中社全文轉述了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當天的一份聲明。
聲明説:“外太空是人類共同財富,和平利用外太空已經成為全球趨勢。根據政府開發與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政策,自上世紀80年代起朝鮮就一直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技術堅定推動研究和開發人造衞星發射。在此期間,朝鮮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在1998年8月的一次嘗試中獲得巨大成果,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衞星‘光明星1號’。”
聲明説,在過去十年中,將朝鮮太空科技推向一個新高度的動力使得朝鮮在衞星發射領域取得明顯進步。
作為國家宇宙開發前景計劃的第一階段,朝鮮將發射用於自然資源勘探和氣象預報勘測等領域的試驗通訊衞星,以適應未來數年國家經濟發展所需。
聲明最後點明:使用“銀河2號”運載火箭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的準備工作正“順利進行”,發射地點位於咸鏡北道花台郡的東海衞星發射場。“如果發射成功,朝鮮太空科技將向經濟強國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

光明星2號發射後報道

光明星2號發射後報道 光明星2號發射後報道
新聞公報説,這一衞星利用朝鮮研製的“銀河2號”三級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衞星發射9分2秒後,即11時29分2秒(北京時間10時29分2秒),準確進入軌道。衞星軌道傾角為40.6度,近地點為490公里,遠地點為1426公里。週期為104分12秒。衞星搭載了必要的測試設備和通信設備。衞星正在自己的軌道上正常運行,在470兆赫頻率上發送《金日成將軍之歌》和《金正日將軍之歌》信號,並在UHF波段上進行中繼通信。
公報説,“光明星2號”衞星和運載火箭是依靠朝鮮自己的智慧和技術研製成功的,是朝鮮在發展宇宙科技方面取得的“值得自豪的成就”。此次發射衞星對於朝鮮推進和平利用宇宙的研發工作,以及解決今後發射實用衞星的科技問題具有“決定性意義”。 [2] 

光明星2號準備工作

光明星2號準備工作 光明星2號準備工作
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2009-年3月24日在平壤稱:朝鮮將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正在為此做準備工作。 具稱朝鮮根據開發和和平利用宇宙的政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進行發射人造衞星的研究開發工作,並在1998年8月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衞星“光明星1號”。 如果此次發射試驗通信衞星獲得成功,朝鮮的宇宙科學技術將向經濟強國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1998年8月發射的“光明星1號”衞星,被美韓日等國認為是“大浦洞”1型洲際彈道導彈。這次將在4月4日至8日期間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也被美日韓竹等國認為可能是“大浦洞2”型洲際彈道導彈。包括搭載海基攔截導彈SM3的宙斯盾艦“金剛”號和“鳥海”號,“查菲”號(DDG-90)和“約翰-麥凱恩”號(DDG-56)等兩艘宙斯盾驅逐艦等,上述各國戰艦將雲集附近海域,以應對此次發射。
新華社平壤2月24日電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24日在平壤發表談話説,朝鮮將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正在為此做準備工作。
發言人説,朝鮮根據開發和和平利用宇宙的政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進行發射人造衞星的研究開發工作,並在1998年8月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衞星“光明星1號”。
發言人説,如果此次發射試驗通信衞星獲得成功,朝鮮的宇宙科學技術將向經濟強國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朝鮮曾在1998年8月宣佈發射了“光明星1號”衞星,但美韓等國認為朝鮮發射的是“大浦洞”1型洲際彈道導彈。最近一段時間,美韓媒體不斷報道朝鮮將試射“大浦洞”2型洲際彈道導彈。美國官員也多次警告朝鮮不要進行彈道導彈試驗 [3] 

光明星2號早有預報

光明星2號 光明星2號
儘管這份聲明沒有説明發射的具體時間,但包括路透社美聯社等外國媒體普遍認為發射時間會在“數日或者數週內”。
事實上,朝鮮此前已經釋放出有關開發太空項目的信號。本月中旬,一些美國和韓國媒體不斷報道朝鮮將試射 “大浦洞”2型洲際彈道導彈,致使美國國務院向朝鮮發出不要進行彈道導彈試驗的警告。然而朝中社16日予以否認和批駁。
朝中社説:“朝鮮將發射什麼,過段時間自然就會知曉。”朝鮮“無需得到某個國家的關心”,也“不希望別人介入和干涉朝鮮半島問題”。美國等反朝勢力不瞭解朝鮮的實際情況,而根據所謂的“情報材料”,把朝鮮和平的科研活動説成是“試射導彈”,這是“陰險的陰謀”。
這份聲明再一次強調 (朝鮮)開發太空的權利,同時否認了有關試射遠程導彈的傳言。
不過儘管如此,一些西方媒體仍然認為此次朝鮮發射項目的“重點”在於運載火箭,而非火箭運載的衞星。

光明星2號猜測不一

光明星2號衞星或導彈

光明星2號 光明星2號
“大浦洞”2型洲際導彈的前身為同名1型導彈。1998年8月,朝鮮宣佈成功發射“光明星1號”衞星,但美國和韓國均認為朝鮮發射的是“大浦洞”1型洲際導彈。
1998年那次發射後,“美國檢測結果顯示衞星發射失敗,原因是朝鮮尚未掌握液體燃料技術”,但“平壤方面堅稱火箭已成功將衞星送入軌道”。不管怎樣,當年的那次發射證明了朝鮮對開發多級火箭的嘗試。
“大浦洞”1型射程超過2000公里,其性能比朝鮮此前發射的“勞動1型”導彈更優越。
2006年7月,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證實當月曾先後向日本海試射了數枚導彈,但沒有説明其中是否包括西方媒體報道的“大浦洞”2型洲際導彈。但韓美方面均表示,朝鮮發射了一枚“大浦洞”2型洲際導彈,但在發射後40秒在空中爆炸。
至於這次發射的究竟是“銀河2號”還是“大浦洞”2型洲際導彈,媒體“猜測”不一。

光明星2號成功與否

光明星2號 光明星2號
朝鮮宣佈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通信衞星
朝鮮中央通訊社5日發表新聞公報説,朝鮮于當地時間11時20分(北京時間10時20分)在東海衞星發射場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
新聞公報説,這一衞星利用朝鮮研製的“銀河2號”三級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衞星發射9分2秒後準確進入軌道。
英國、比利時、韓國等研究機構專家6日評價認為,朝鮮5日的發射活動“失敗”。他們分析認為,運載火箭第二級推進裝置沒有正常脱離第三級箭體,可能是發射失敗的直接原因。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6日以俄軍方為消息源報道,火箭沒有能夠將衞星送入軌道。 [4] 

光明星2號各方表態

光明星2號 光明星2號
朝鮮:朝鮮宣佈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通信衞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就朝鮮發射活動答記者問。
聯合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朝鮮發射火箭表示遺憾。
美國:奧巴馬:朝鮮發射的是"大浦洞2"遠程導彈(圖)。
韓國:韓聯社:韓國政府消息人士説朝鮮已於當天發射火箭。
外交部長楊潔篪5日分別與美、俄、日、韓外長通電話,就朝鮮宣佈發射試驗通訊衞星交換意見。楊潔篪表示,有關各方應着眼大局和長遠,保持冷靜剋制,避免採取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緊張的行動。中方將本着建設性和負責任的態度應對當前事態,為妥善解決有關問題做出努力,中方願就此與有關各方保持溝通。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涅斯捷連科5日説,俄羅斯確認朝鮮當天發射的是一顆衞星。
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柳明桓5日説,現在來看,朝鮮當天發射的可能是人造衞星。
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的聲明則説,朝鮮當天發射的是“大浦洞-2”型導彈。
韓國國防部長官李相熹5日則説,朝鮮當天發射的人造衞星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美國軍方5日説,朝鮮當天發射的“導彈”未能進入軌道,發射物各節全部墜海。 [5] 

光明星2號有關信息

因“避風”未按時發射
朝鮮中央通訊社4日上午一則“即將”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的消息吸引了全球目光。
弦上之箭並沒有立刻發射
光明星2號 光明星2號
韓國氣象部門發現,當天位於朝鮮舞水端裏的衞星發射基地氣候不佳,風力過大,不適宜發射衞星。
朝中社4日上午發佈消息,稱火箭發射在即。
4日下午,一名未公開姓名的韓國氣象局發言人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説,風大可能是朝鮮當天沒有發射衞星的最主要原因。
光明星2號 光明星2號
這名發言人説:“4日下午監測到的舞水端里衞星發射基地區域實時風力達到7至10米秒速,且天空多雲,雲層覆蓋天空面積達30%至50%。”
“顯然,這不是發射的最好時機,”韓國航天研究所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航天專家對法新社記者説,“火箭發射理想風速應控制在15米秒速之內。”
韓國氣象部門預報,舞水端里衞星發射基地5日上午天氣好轉,風力可能減弱至5至8米秒速,但依舊多雲。6日至10日天氣狀況良好。
發射的謎團
路透社和美聯社24日均引用“專家”的話説,此次升空的可能就是射程可達6700公里的 “大浦洞”2型洲際彈道。法新社則援引一些韓國媒體的報道説,朝鮮此前已經將一些設備運往東海衞星發射場,但沒有説明是何設備。
而韓國通訊社則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説,朝鮮備發的“可能的確是一枚衞星”,而非“情報人員聲稱的導彈”。因為在平壤希望與貝拉克·奧巴馬總統領導的美國新政府“修好”談判之際,“打一張導彈牌過於冒險”,而一次衞星發射的力度似乎恰到好處。
報道稱,朝鮮在1998年發射“光明星1號”時沒有向ICAO和IMO事先通報飛機和船舶安全航行所需的資料。“光明星1號”在國際社會上被稱為“大浦洞1號”,朝鮮一直主張是一顆人造衞星。 [6] 
後續展覽
朝鮮宣稱於4月發射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衞星的模型日前開始在平壤“人造地球衞星館”對外展出。展品中還包括被日美等國視為遠程彈道導彈“大浦洞2號”的運載火箭“銀河2號”模型。
“銀河2號”模型與“白頭山1號”運載火箭模型並排展出。“白頭山1號”曾於1998年8月發射了朝鮮的第一顆人造衞星“光明星1號”。“光明星2號”的四面被藍色太陽能光板覆蓋,頂部安裝有通信天線。 [7] 
飛行員死亡之謎
朝鮮2009年4月在發射“光明星2號”人造衞星的過程中有14名飛行員死亡。
據韓聯社網站3月3日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3月2日訪問航空及反航空軍第447部隊時,在“為保障光明星2號成功發射而參戰並立下偉大功勳的14名戰鬥機飛行員”紀念碑前拍照留念。金正恩以紀念碑竣工為契機激勵各方,並稱殉職者是“為貫徹黨的命令而奮不顧身殉職的人民軍偉業楷模”。 [8] 
有分析認為,朝鮮在這一時期公開數年前的事故,宣揚“光明星2號”發射的豐功偉績,其用意在於狠抓軍隊紀律綱領、提振士氣,以應對韓美聯合軍演。
另一方面,在朝鮮植樹節(3月2日)之際,金正恩當天與軍人一同參加了植樹活動並表示軍人應帶頭參與植樹造林。當天陪同金正恩訪問部隊的朝鮮黨政軍幹部包括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朝鮮勞動黨第一副部長李炳哲等。 [9] 

光明星2號後續

繼光明星2號後
"光明星3號"衞星,是朝鮮自行研發的按照極地軌道運行的地球觀測衞星,計劃於2012年4月份用"銀河3號"運載火箭從朝鮮平安北道鐵山郡的西海衞星發射場向南發射。
朝鮮于北京時間2012年4月13日6時38分,首次將"光明星3號"衞星發射升空。2012年4月13日,朝鮮官方正式宣佈衞星發射失敗。
朝鮮再次於2012年12月12日,發射光明星3號衞星,並最終取得成功。
日本放送協會2014年2月16號報道,朝鮮2012年發射的"銀河3號"火箭使用了美國和歐洲國家制造的部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