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質後文

鎖定
先質後文是墨子的美學觀點,質與文本為儒家用語,質指人內在的固有的道德品質,文指人的外在的文飾,墨子將質引申為社會的物質生活,將文的外延擴大為一切審美活動,用先質而後文説明審美和藝術活動要建立在一定物質生活基礎上的思想。認為:“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為可長,行可久,先質而後文。” [1] 
中文名
先質後文
出    處
《美學大辭典》
(《墨子·佚文》)從“節用”、“安民”的立場提出,先要解決飽、暖、安、息等物質生活條件,才可考慮美、麗,樂等審美與藝術方面的精神需求。這一命題,包含着認為功利觀念先於審美觀念的合理因素。
參考資料
  • 1.    朱立元.美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