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秦玉器

鎖定
商周時代,玉器的數量、品種及製作工藝有明顯的提高。禮器類的玉器,已出現了“琮、璧、圭、璋、璜、琥”六種“瑞玉”,此外還有生產工具和戈、矛、斧等武器類玉器,出土時,均無使用痕跡,並不是實用之物。實用器皿有臼、杯、梳、耳勺、帶鈎等。有的青銅器配件上還裝有玉質部件,成為珍貴的複合器。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了 700 多件玉器,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圓雕或浮雕的人像和各種動物,在造型上既有寫實性,又有豐富的想象力,是這一時期玉器中的珍品。
中文名
先秦玉器
所屬年代
商周
類    別
玉器
類    型
文物
我國利用玉的歷史最遲可追溯到 7000 年前,河姆渡遺址就出土有玉管、玉珠等。早期主要用做裝飾品及玉琮、玉璧類禮器,也將玉和石器一起加工製成實用器皿。商周時代,玉器的數量、品種及製作工藝有明顯的提高。禮器類的玉器,已出現了“琮、璧、圭、璋、璜、琥”六種“瑞玉”,此外還有生產工具和戈、矛、斧等武器類玉器,出土時,均無使用痕跡,並不是實用之物。實用器皿有臼、杯、梳、耳勺、帶鈎等。有的青銅器配件上還裝有玉質部件,成為珍貴的複合器。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了 700 多件玉器,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圓雕或浮雕的人像和各種動物,在造型上既有寫實性,又有豐富的想象力,是這一時期玉器中的珍品。古代制玉的方法源於製作石器,完成一件玉製品,要經過鋸截、琢磨、穿孔、雕刻和拋光等工序。《詩經》中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致概括了以上制玉的工藝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