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春亭記

鎖定
《先春亭記》是北宋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先春亭記
作    者
歐陽修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
散文

先春亭記作品原文

景祐三年秋,清河張侯[1]以殿中丞來守泗土。既至,問民之所素病[2],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於淮”。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舊而廣之。度為萬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萬五千。泗之民曰:“此吾利也,而大役焉。然人出於州兵,而石出於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為政者之私我[3]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相與出米一千三百石以食役。堤成,高三十五尺,土實石堅,捍暴備災,可久而不壞。
既,曰:“泗,四達之州也,賓客之至者有禮。”於是,因前蔣侯堂之亭新之。為勞餞之所,日“思邵亭”,且推其美於前人,而志後人之思也。又曰:“泗,天下之水會也,歲漕必廩[4]於此。”於是治常豐倉。西門一夾室,一以視出納,曰某亭;一以為舟者之寓舍,曰“通漕亭”。然後曰:“吾亦有所休乎!”乃筑州署之東城上,為先春亭,以臨淮水,而望西山。
是歲秋,予貶彝陵,過泗上。於是,知張侯之善政也。昔周單子聘楚而過陳,見其道穢而川澤不破,梁客至不授館,羈旅無所寓,遂知其必亡。蓋城郭、道路、賓客寄寓,皆三代[5]為政之法,而《周官》尤謹著之,以為御備。今張侯之作守也,先民之備災,而及於賓客入來,然後私自休焉。故曰知為政也。
先時,歲大水,州幾溺。前司員外郎張夏守是州,築堤以御之。今所謂因其舊者是也。是役也,堤為大。予記其大者詳焉。

先春亭記作者簡介

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有《歐陽文忠集》。 [1] 

先春亭記寫作背景

時歐陽修以文章名冠天下,在朝中任館閣校勘。支持范仲淹改革,範以此遭貶,朝中多論救,獨司諫若納認為當貶。歐陽修寫信斥責他,其中有“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納將信遞呈皇上,皇帝怒而貶修為彝陵令。赴貶經泗州,應泗州張知州之請,撰寫了這篇《先春亭記》。時年歐陽修29歲。

先春亭記註釋

[1]侯:舊時對地方行政長官的尊稱。[2]素病:向來的疾苦、弊病。[3]私我:偏愛我們。[4]廩:糧倉,此處引伸作屯積。[5] 三代:指夏 、商、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