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斌之

鎖定
元斌之(生卒年不詳),字子爽,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濬曾孫,安樂武康王元詮之子。 [13] 
性格陰險,品行不端。參與其兄元鑑反叛,兵敗投降葛榮。葛榮滅亡後,得以還朝。 [1]  孝武帝元修即位,受封潁川郡王,迎戰大丞相高歡,兵敗投奔南梁蕭衍 [2] 
西魏大統二年(536年),還回長安,擔任尚書令。卒於任上,獲贈太尉,諡號武襄。 [6] 
全    名
元斌之
子爽
諡    號
武襄
所處時代
南北朝(北魏-西魏)
民族族羣
鮮卑族
出生地
河南洛陽
最高官職
潁川郡王 尚書令 贈太尉

元斌之人物生平

元斌之,字子爽,是司空元鑑之弟。元斌之性格陰險,粗魯暴躁沒有操行。 [1]  孝昌三年(527年)四月,元斌之討伐東郡,斬殺謀反的民變首領趙顯德 [4] 
同年七月,元斌之兄長元鑑佔據鄴城叛變向葛榮投降,元斌之亦參與反叛。次月,朝廷派遣都督源子雍李神軌裴衍討伐鄴城。源子雍行軍至湯陰時,元鑑派元斌之夜襲源子雍的軍營,但未能取勝。 [5]  元鑑兵敗身死後,元斌之逃奔葛榮。葛榮敗亡後,元斌之歸降朝廷。 [1] 
孝武帝元修即位後,元斌之出任驃騎將軍、左衞將軍。永熙三年(534年)二月,封為潁川郡王,委以腹心之任。 [2]  [7]  同年七月,權臣高歡進逼都城洛陽,孝武帝親自統領軍隊駐紮在河橋防守,派左衞將軍元斌之和侍中領軍斛斯椿、行台長孫稚鎮守虎牢。 [8-9]  元斌之與斛斯椿爭權而不睦,於是元斌之撇下斛斯椿一人防守軍鎮,徑直返回洛陽,欺騙孝武帝元修説:“高歡的軍隊已經到了!”於是當天孝武帝立即輕騎向西投奔宇文泰 [10] 
孝武帝西入關中後,元斌之和右將軍李檦高歡軍隊大戰於成皋。兵敗後元斌之和李檦逃往南梁,梁武帝蕭衍待二人以賓客之禮。 [2]  [11] 
元斌之與諸多流亡的宗室和官員都攜帶妻兒投奔西魏都督李延孫。李延孫率部眾護送,並贈給珍玩,將他們全部送達關中。 [12]  大統二年(536年),元斌之返回西魏都城長安,後官至尚書令。元斌之逝世後,被追贈為太尉,諡號武襄。 [6] 

元斌之家族成員

  • 父祖
曾祖:拓跋浚,北魏文成帝
祖父:拓跋長樂,安樂厲王
父親:元詮,左僕射、安樂武康王
兄長:元鑑,相州刺史、安樂王 [13] 
  • 妻子
宋氏(宋太妃),吏部尚書宋弁孫女,後成為高澄的妾 [14] 
  • 兒子
元世鐸,妻趙郡李氏,李祖牧之女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