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帥林

鎖定
元帥林,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章黨鎮高麗村,坐落於高麗營子小山崗上,佔地面積12.54萬平方米,始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是少帥張學良將軍為其父張作霖修建的陵寢。 [1]  [3]  [6] 
元帥林坐北朝南,主要由方城、圓城、寶頂三部分組成。外有陵牆高築,四角建有哨樓,分為南面祭祀區、北部墓葬區。南面祭祀區因修建大夥房水庫,被劃分為淹沒區,留下了部分遺蹟。北部墓葬區留下圓城和寶頂。元帥林仿瀋陽東陵建築,有帝王陵寢的風格,又有中西結合、古今相通的新意。 [1] 
2013年3月5日,元帥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元帥林
外文名
Marshal Mausoleum
地理位置
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章黨鎮高麗村
所處時代
民國
佔地面積
1254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8:00—18:0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667-5-060

元帥林歷史沿革

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後,張氏家屬為其尋找墓地,遍查了遼瀋地區大川,選中了此地,稱此地為“前照鐵背山,後座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有金沙灘”。於是決定在此營建張作霖陵寢。 [1] 
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始建元帥林。 [1] 
民國二十年(1931年)秋,正當元帥林工程初具規模時,爆發了“九一八”事變,隨之停止了營建工程,張作霖遺骸並未葬於此地。 [1] 

元帥林建築格局

元帥林結構

元帥林坐北朝南,主要由方城、圓城、寶頂三部分組成。外有陵牆高築,四角建有哨樓,分為南面祭祀區、北部墓葬區。南面祭祀區因修建大夥房水庫,被劃分為淹沒區,留下了部分遺蹟。北部墓葬區留下圓城和寶頂。 [1] 

元帥林特點

元帥林陵墓及規制是基本依照瀋陽東陵,即福陵的建築風格進行設計施工的。整個陵區的設計和修建工程都是由天津華信工程司承擔完成的。工程設計方案由華信留學回國的建築師殷俊負責。總體設計是按照中國古代帝陵前朝後寢規制佈局的。根據陵園的地形特點、地勢走向,以山丘自然提升而形成的南北兩部建築,其分界線是120級石階,設計師極巧妙地利用了地勢走向,設計成北高南低的格局,漸入高阜,寓意天高地低。北部為安葬區域,南部為祭祀區域,主體建築是方城,代表着天圓地方之意。
元帥林整個陵園被一圈高大的矩形繚牆圍繞着,園內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前院、方城和寶城寶頂。方城和寶城寶頂,體現了我國古代帝王宮殿的前朝後寢的格局。
元帥林的祭祀行進路線較清帝陵的祭祀路線也略有簡化。以瀋陽東陵為例,由南至北的排列順序是石牌坊、正紅門、石像生、108級石階、神道碑亭、東西班房、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隔開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啞巴院、寶城寶頂。 [5] 

元帥林主要建築

元帥林方城

方城南北長91.13米,東西寬出現對不上圖案的現象。其次,用料不統一,有的89.56米,建築面積8161平方米。前有隆恩門,是用漢白玉,有的是用青白石雕刻。方城內有東、西配殿各五間。東配殿是準備祀版、祀帛的地方。祀版上寫有祭奠死者的祝文,每次舉行祭祀儀式時,主祭者要誦讀祀上的祀文。祀帛為絲織品,上面書有文字,有赤、青、白、黑、黃五色,白色無字者又稱素帛。西配殿是為死者超度亡靈做法事的地方。從20世紀30年代遺存的老照片來看,東、西配殿為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建築,前檐廊,屋面覆綠色琉璃瓦。西配殿建築已無存,散落柱礎12顆。東配殿地面建築也無存,僅存柱礎石8顆。可見部分房基。 [5] 
方城平面圖 方城平面圖

元帥林園城

登上120級石階便是圓城正門,木結構,四柱三間,單檐歇山頂,綠琉璃瓦覆蓋。歇山頂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和兩側傾斜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有單檐、重檐和捲棚歇山等多種。重檐歇山頂是由兩坡項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面式樣,等級僅次於廡殿,多在一些規格很高的殿閣中使用。而一般的歇山頂則應用非常廣泛。
圓城亦稱寶城。正門總寬12.68米,兩邊門各寬3.6米,中門寬4.58米。正門外兩側擺放一對石獅拱衞城門。這對石獅原是在水下120級石階兩側的,因長年遭水、冰浸蝕,於1988年吊運到此處。現在所見到的圓城正門是20世紀80年代修繕復原的,是根據當年的老照片所製作的。正門面闊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屋面覆綠色琉璃瓦。正脊有吻,岔脊有獸。圓城的東西門樓寬7米,門寬3.4米。單檐歇山,綠琉璃瓦覆蓋。東西兩門樓大小相同。 [5] 
園城 園城

元帥林寶頂

寶頂,原設計為二層平台,現實際為三層平台,可能含有緩衝、漸行漸高之意。基壇高2.07米,寬4.12米。寶頂周長71米。從30年代老照片中看當年寶頂為水泥灰背,日偽時期寶頂曾遭到破壞,解放後重新進行了修繕。 [5] 
寶頂 寶頂

元帥林文物遺存

  • 方尖碑
元帥林內,在120級石階兩側有一對方尖碑。方尖碑高14米,碑基座正方形,佔地面積7.29平方米,兩碑相距也是14米,方尖與方城牆相連接。方尖碑建築設計不同於華表。它的造型設計有中西結合的新意。方尖碑設計極為精湛巧妙,在兩碑相隔之處為14米,在其基礎下相連接一個龐大的混凝土石柱。砼型柱高約2米,寬4.4米,長14米。這個砼型柱體起到了穩固方尖碑和拱衞120級石階的作用。因它的柱身正好擋住了120級石階,以防備其石階下滑。 [5] 
方尖碑 方尖碑

元帥林歷史文化

元帥林相關人物

張作霖像 張作霖像
主詞條:張作霖
張作霖(1875年—1928年),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土匪出身,民國五年(1916年)起,任奉天督軍兼省長等職,在日本勢力支持下長期盤踞東北。民國十三年(1924年)在直奉戰爭中擊敗直係軍閥後,控制北京政府。民國十五年(1926年),他自封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民國十七年(1928年)同蔣介石作戰失敗,退回東北時,被日本關東軍埋設炸藥炸死於皇姑屯車站附近。 [7] 

元帥林相關詩文

當代·趙華維《秦樓月·元帥林》
秋風瑟,陵園寂寂心悲切。心悲切,漭漭煙水,朦朦山色。
此身何難入空穴,石人石獸淚猶血。淚猶血,家亡國破,悽風殘月。 [4] 

元帥林文物價值

元帥林在建築風格上,打破了中國陵寢的建規,既沿襲古代帝王陵寢的建築特點,又有中西合璧之意,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6] 

元帥林文物保護

文保碑 文保碑
2013年3月5日,元帥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元帥林旅遊信息

元帥林地理位置

元帥林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章黨鎮高麗村。 [6] 

元帥林開放時間

08:00—18:00

元帥林交通線路

  1. 自駕路線:撫順市內走202國道到營盤;
  2. 公交路線:在撫順火車站(南站)乘坐開往新賓、清原的長途客車和小客在元帥林路口下車即可。
參考資料
  • 1.    佚名.遼東名勝“薩爾滸”[J].婦女,2019,(第10期).
  • 2.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4-07-21[引用日期2022-08-30]
  • 3.    鄧歐總編輯;撫順市社會科學院編,撫順年鑑 2000,遼寧民族出版社,2000.11,第431頁.
  • 4.    趙華維著,逢春踏浪來 華維詩詞選,遼寧大學出版社,2018.06,第119頁.
  • 5.    郝武華編著,元帥林,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06,第48-71頁.
  • 6.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編,中國古建築行業年鑑 2015,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7.01,第398頁.
  • 7.    張作霖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