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停車計時器

鎖定
報界人士卡爾頓·C·梅傑為讓停車人為一定數量的停車時間付費而研製出來的計時器。
中文名
停車計時器
外文名
parking meter
發明人
卡爾頓·C·梅傑
應    用
交通、停車場

停車計時器簡述

機動車的停車設施是指機動車的停車地點與停車場地的管理。停車場分為路側停車場與路外停車場。機動車的停車間題是屬於靜態交通的問題。對機動車停車場的管理是交通秩序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 

停車計時器發明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汽車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國家。1930年,巨大數量的機動車輛行駛在道路上。在空曠地區或廣闊空間裏,這是好事。但在城市裏就有擁擠日問題。人們常常找不到一個停車位。
特別認識到這一點的人是報界人士卡爾頓·C·梅傑。他在《奧克拉荷馬市新聞報》工作,同時也擔任着當地“商人交通委員會”的會長。
梅傑認為要改變這一情形,比較公平的辦法是讓停車人為一定數量的停車時間付費。於是他便研製了停車場汽車停放計時器。
駕車人插入一枚硬幣之後,可以轉動旋鈕。旋鈕控制着一根指針,它會把旋鈕轉動以來已過了多少時間指示出來。當指針轉回到它最初的位置時,停車時間也就到了。
汽車停放計時器是如今許多城市中一道熟悉日景觀。它們可以讓駕車人在街道上停一段時間,這樣有助於控制交通流量。
梅傑最初的那些停車計時器都是一些不靈巧的裝置,看上去像是放在柱子上的麪包。 [2] 

停車計時器各國使用情況

停車計時器日本

日本是一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很小的國家,日本從50年代起房屋高層化,汽車數量劇增,大城市停車場地嚴重不足。1980年日本公佈了《停車場法》,對停車空間不夠的區域指定了停車場所,對路上停車制定了具體的管理規定,同時還明確制定出新建大廈必須按規定設置相應的停車場地。

停車計時器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堪培拉從1973年開始對佔用道路兩側的停車場地採用了汽車停放計時器,每15分鐘收費5澳分,最多停30分鐘,然後憑證停車,最多隻能停小時,後來又採用了3種停車收費標準一種是對長時間停車者每小時收費20澳分和對短時停車者每小時收費10澳分的“適度”收費標準一種為每小時分別收40澳分和20澳分的“較高”收費標準一種為每小時收費分別為2澳元和1澳元的“特高”收費標準。

停車計時器德國

德國漢堡居民普遍擁有小汽車,停車更是一大間題,市政府挖掘一切潛力,利用廣場、空地、道路兩側停車,所有停車場地都設有停車標誌,並漆化了停車車位。同時還對新建辦公大樓、公司等規定每50m2建築面積要配備一個停車車位。
德國的慕尼黑、法蘭克福普遍使用機械設備管理停車場使用交通標誌指示停車場的位置,用自動汽車停放計時器限制汽車停放時。

停車計時器英國

英國倫敦管理停放車輛的方式是使用交通標誌示意機動車停車場,在全市停車場安裝2252台計時器,每次停車收費24便士,上班時間禁止停車。

停車計時器法國

法國巴黎的交通管理部門除了在全市停車場使用交通標誌指示停車場地點之外,實行在市中心停車場禁止停放車輛超過1小時至1個半小時以上的限制停車時間的規定同才實行由駕駛員自己用計時圓盤記錄停放時間。 [1] 

停車計時器美國

美國洛杉磯市交通管理部門2010年5月5日宣佈,將在全市主要路段更換老式投幣式停車計時器,安裝可接受信用卡和貸記卡的智能計時器,為車主提供方便,同時增加政府收入。
據介紹,新型計時器名為“硬幣和信用卡”,採用高科技技術生產,能夠給沒有帶零錢的車主帶來極大便利。它採用太陽能供電,更換時仍可利用原來的支桿和基座,從而節省大量經費。它還改變了老式計時器容易損壞的問題,經久耐用。
截止2010年美國政府已經更換了500 只計時器,還將更換大約1萬隻計時器,約佔全市4 萬隻計時器的37%。這將給全市帶來100萬~150萬美元收入,約佔全年停車總收入的一半。 [3] 
參考資料
  • 1.    許曉燕.加強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的規範化:北京警察學院學報,1994 (1) :22-25
  • 2.    停車計時器的發明  .新疆黨建網[引用日期2017-11-19]
  • 3.    王軍.洛杉磯啓用新型智能停車計時器:汽車電器,2010 (6) :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