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倮倮族

鎖定
越南54個民族之一的倮倮族(越南文:Lô Lô)也是彝族的一支,人口3307人(1999年),分佈在河江省的同文縣、高平省的保樂縣和老街等省,多數屬於尼蘇,説彝語南部方言
中文名
倮倮族
外文名
Lô L&ocirc
人口數量
3307人
語    種
彝語南部方言

倮倮族簡介

倮倮族 倮倮族
倮倮族系16世紀後 從中國雲南遷來,與中國彝族有親緣關係。倮倮族從事山地農業,但已定耕定居,其語言和習俗與中國彝族大體相同。
中國彝族在東南亞被稱為倮倮族,主要分佈在越南、老撾,自稱“蠻彝”,基本上是從雲南遷徙去的,他們的社會經濟生活與雲南彝族相當,婚姻家庭、喪葬習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飾、文化藝術等與雲南彝族有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當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幾十年來,東南亞倮倮族社會經濟激劇變化,民族同化,人口減少,民族文化特點式微乃至消失。

倮倮族分佈

該民族散居在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河江省Tỉnh Hà Giang)同文縣(Huyện Đồng Văn )和苗勝縣(HuyệnMèo Vạc)的山區,以及高平省Tỉnh Cao Bằng)保樂縣(Huyện Bảo Lạc)山區和平地,老街省Tỉnh Lào Cai芒康縣HuyệnMường Khương)也有零星分佈。是越南的一個少數民族,中國彝族的一個支系。

倮倮族來源

倮倮族 倮倮族
倮倮族遷徙於中國。根據越南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68年出版《大越史記全書》(Đại Việt sử ký toàn thư)(第六集)記載:“戍辰年(1508年)雲南倮倮人流入興化鎮(即今老街省)水尾區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説,他們的祖先是起義失敗後為躲避明王朝捕殺而從中國來越南的。”據越南學者研究,這些倮倮族的第一次遷徙很可能與明正德年間雲南紅河彌勒十八寨(今虹溪)阿寺,阿務造反被鎮壓有關。也就是説,倮倮族在越南出現的最可靠時間大約在16世紀,這種遷徙一直延續到以後的各個世紀。但根據史料,多數倮倮族遷入越南與明末清初的阿迷州(即今雲南開遠市)普沙事變有着直接的歷史關係。
越南倮倮族的語言也因地區和支系的不同而有一定差異,但基本能夠通話,其語言和習俗與中國彝族大體相同。 [1] 

倮倮族稱謂

越南倮倮族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居住在越南的瑤、傣、壯等民族稱之為“布姆阿”,苗族稱他們為“麻”,這與國內的苗族自稱Hmong相同。與他族交往時,倮倮族自稱為“曼彝”、“曼幾”、或“門彝”等,自稱稍有差異主要是由地方語言音變所致。

倮倮族民族支系

倮倮人與倮倮神
中國彝族有兩個支系倮倮和普拉遷入越南,20世紀70年代,越南經過民族識別後,確定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民族,一個叫倮倮族,另一個叫普拉族。
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統計,倮倮族有3307人。居住在沿越中邊境的河江高平、萊州等省。分黑倮倮和花倮倮兩支。據越南用漢文書寫的史籍記載,1435年,“羅羅斯甸國人來貢。羅羅斯在哀禮之北,與雲南接境,衣服如雲南俗,而拜謝皆自發聲”。可見在此之前,倮倮人已進入越南境。羅羅斯甸國的地理位置大概是今越南河江省的範圍,當時倮倮人向越南黎朝進貢。

倮倮族民族歷史

越南倮倮人傳説,15世紀,中國雲南有一支倮倮人起兵反抗封建統治者,首領被殺,由盧吳軍率領萬餘人,轉戰進入越南同文縣一帶,安營紮寨,開荒創業。後於十六七世紀相繼來到越南老街和越南苗旺縣一帶。其中有一些又返回中國。倮倮人是越南同文和苗旺一帶最早的開拓者。因此,時至今日,在河江省還有不少倮倮語的地名,如倮倮壩子、倮倮山、倮倮弄、倮倮田、倮倮茶、倮倮樹。在河江省與高平省交界的地方也有倮倮語的地名。在苗旺縣還保存着用倮倮文字刻寫的石碑。

倮倮族民族信仰

當地的其他民族認為,倮倮人是開發這塊土地有功的人,苗人、岱人、熱依人在每年耕種完畢,或遇到蟲害天災等不順心的事,都要供祭倮倮神,祈求保佑莊稼。高平省保樂縣的岱族每年都在舉行“隆東”節會時,要專門備辦一桌飯菜供拜倮倮神。河江省赫蒙族(苗族)每逢除夕之夜和農曆七月十五兩天,要用豬肉供祭倮倮神,供祭時口中念道:
倮倮人是在這裏的主人,仡佬人是在這裏的主人。
是開闢這裏有功的人,全體回來同吃共飲。
共同保佑莊稼豐收鮮好,子孫康健,家畜無病。
大家平平安安,大家發財大發展。
供祭完畢才能供祭赫蒙人自己的祖先。此外,赫蒙人生病、莊稼失收、家畜家禽有病發瘟,也要供祭倮倮神和仡佬神,祈求保佑。

倮倮族婚喪風俗

倮倮人的家庭形態主要是一夫一妻制。過去,早婚較普遍,13至14歲就結婚,但基本是在本民族內通婚。有姑舅表婚,舅舅甥女還在襁褓中,姑姑就來給自己的兒子訂親。而姑姑只能嫁一個女兒給舅舅家,超過一女就會遭到別人的恥笑。
銅鼓是倮倮人的珍寶,也是傳統的樂器,更是喪葬時不可缺的器物。使用完畢,由族長深埋地下保存。平時不用,同姓同族的人死後,就把銅鼓從地下挖出來,舉行葬禮使用。敲打銅鼓時,公鼓(大鼓)和母鼓(小鼓)的鼓面相對,打擊銅鼓的人站立兩鼓之間,用槌子的兩端敲打。當畢摩(巫師)誦經把死者的亡靈送回他在中國的故鄉時,便敲打銅鼓,人們按照鼓點的節奏,同時起舞。
當人斷氣後,要先給死者沐浴,換衣服。讓人向天鳴槍,男性三響,女性四響。然後親人到屋外大聲呼喊報喪:天地啊!祖先啊!遠遠近近的兄弟們,高處低處的鄉鄰們,家裏有人仙去了……喊畢,請畢摩來供誦,請祖先叫回銅鼓的魂,把銅鼓帶來護送仙去者的靈魂回到祖先的居住地。誦詞的大意是:
兒孫站在供桌前,祈求我祖先,請來公母銅鼓,護送逝者英靈,回到祖先地。途中不要遇到暴風雨,避開惡鬼凶煞。見不到毒蛇蜈蚣,碰不上豺狼虎豹。銅鼓聲到何處,靈魂便到何方,與祖先團聚。
把逝者的靈魂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們先輩遷徙的路線:越南的苗旺-麻長塘(中國雲南省富寧縣境,以下各地均在中國境內)-大地方-泥濘地-青蛙池-過河-小麥地-虎豹地-雪地-敲皇帝門。開始,皇帝不開門,不知如何辦,便放聲歌唱,感動了上帝,才把門打開。
人去世的當天,該寨由一羣男子在下午或晚上秘密潛入森林裏,脱下衣服,用樹葉圍住全身,頭戴假面具,手舞足蹈來到死者身旁。途中凡遇到人,就用木棍打,石頭砸,傷人不賠償,死人不償命。因此,每到此時,人們都自動迴避。跳舞時,這羣男子不能説笑,喝水得用竹管吸。喪葬結束後,他們又潛入樹林,脱下樹葉,換上衣服,好像沒有發生什麼事一樣。往往婦女也參加披樹葉跳舞。他們認為,暴露化裝人的真面目,村寨會遭災,欠收或發生病疫。
跳舞的人羣中,有一人挎着布袋,內裝用布包着的一塊木頭或裝飾成人臉的葫蘆殼。據説,100年前,當時布袋裏裝的是死者的頭。埋葬時頭和身是分開的,頭裝在一個木盒子裏,埋在石頭下面,或放在住宅附近的洞穴裏。身子則另外埋葬。過了一段時間,再把腿骨撿來與頭骨一起存入木盒子裏。現在,在倮倮村寨附近仍然可以見到裝有頭骨的木盒子。他們認為,死人的頭骨是神聖之物,人們傳宗接代靠的就是人頭。女婿要掛着一個假死人頭走在跳舞人羣的前面。女婿和妻子的兄弟有責任抬棺材的一頭,第一個給墳墓培土。
越南倮倮人過去有鼻飲。越南著名學者黎貴淳于18世紀用漢文書寫的《見聞小錄》卷六載:“一曰玀玀……好鼻飲,每暑倦,輒啖幹炙肉,舂遏果和鹽與清水,入瓢杓中,傾杓於鼻,仰而吸之”。現在的倮倮人已無鼻飲之俗。
參考資料
  • 1.    《越南民族同胞》,越南共產黨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