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倚仗

鎖定
倚仗,讀音為yǐ zh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依賴;依靠;仗恃。
中文名
倚仗
拼    音
yǐ zhàng
外文名
rely on
釋    義
依賴;依靠;仗恃
出    處
《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倚仗解釋

依賴;依靠;仗恃。

倚仗出處

1、《三國志·魏志·王肅傳》:“官寡而祿厚,則公家之費鮮,進仕之志勸。各展才力,莫相倚仗。”
2、《魏書·崔浩傳》:“慕容垂乘父祖世君之資,生便尊貴,同類歸之,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
3、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都是無廉恥賣買人,有過犯駔儈徒,倚仗着幾文錢百般胡做。”
4、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拍案大怒曰:‘汝倚仗君寵,怠慢軍心,倘臨敵如此,豈不誤了大事!’” [1] 
5、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温侯濮陽破曹操》:“曹操倚仗兵威,決不肯和。”
6、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漢李廣世號飛將軍》:“世言匈奴倚仗人強馬壯,不時侵犯中原。” [2] 
7、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大小頭兒們更是倚仗何世雄,大吃二喝,胡嫖亂賭。”

倚仗詞語分開解釋

靠着,倚靠。倚賴。倚傍。倚托。倚重。
仗恃:倚勢。倚恃。倚仗。
偏,歪:不偏不倚。
隨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筆畫數:10;
部首:亻;
筆順編號:3213412512
【動】
(形聲。從人,奇聲。本義:斜靠着)
同本義〖leanby〗
倚,依也。——《説文》
參天兩地而倚數。——《易·説卦》
倚柱而笑。——《史記·刺客列傳》
倚於郎門。——《韓非子·內儲説下》
故曰:“禍兮福之所倚。——《韓非子·解老》
蕩倚衝冒。——唐·柳宗元《三戒》
右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明·魏學《核舟記》
倚一橫木。
奔倚其下。——《聊齋志異·狼三則》
又如:倚望(父母倚門望子);倚身(把身體靠在某一物體上);倚門(靠着門)
依靠;依賴〖relyon;dependon〗
禍兮福之所倚。——《老子》
又如:倚負(依附;跟從);倚疊(互相依靠勾結);倚人廬下(依靠別人生活);倚借(依賴;倚仗);倚任(倚重信任);倚信(倚重信任);倚官挾勢(倚仗官府的權勢);倚酒三分醉(仗着喝點酒,就裝出醉態來。形容借一點因由,故意擴大事態)
傾斜〖incline〗。如:倚蓋(傾斜的傘蓋);倚風(隨風傾側搖擺);倚牆(傾側的危牆)
靠近〖benearto〗。如:倚翠(接近女性);倚負(靠近,偎依)
立〖stand〗。如:倚石(聳立的石頭);倚乘(站着乘車)
拄〖leanonsth.〗
倚杖自嘆息。——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依照,合着〖音樂〗,伴奏〖inaccordancewith〗
倚嬪御歌。——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名】
zhàng
兵器:儀仗。明火執仗。
拿着兵器:仗劍。
戰爭:打仗。勝仗。
憑藉,依靠:倚仗。仰仗。仗恃。仗義執言(為了正義説公道話)。
筆畫數:5;
部首:亻;
筆順編號:32134
zhàng
【動】
(形聲。從人,丈聲。本義:執,拿着)
同本義〖holdaweapon〗
韓信仗劍從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獨行仗劍至韓。——《史記·刺客列傳》
又如:仗斧(手持斧鋮鉞。表示權威);仗節(手持符節;堅守節操);仗策(手持馬鞭。騎馬)
依靠,依賴〖relyon〗
仗,憑仗。——《廣韻》
仗兵革之彊。——《史記·春申君傳》
朕自得疾,數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將軍威勢甚安。——《西遊記》
又如:仗腰子的(靠山;背後支持者);仰仗(依靠;依賴);依仗(倚仗靠別人的勢力或有利條件);狗仗人勢;仗氣(憑仗正氣。也指任性使氣);仗氣使酒(任性縱酒)。
zhàng
【名】
弓、矛、劍、戟等兵器的總稱〖weaponry〗
帝自山下望其眾,袍仗精整,人人盡力,壯之。——《新唐書》
又如:兵仗(兵器);器仗;儀仗;明火執仗。
儀仗隊〖guardofhonororguard〗
凡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為五仗,號衙內五衞。——《新唐書》
又如:仗士(衞士);仗下(皇帝視朝畢,所列儀仗兵衞退下);仗馬(皇帝儀仗隊所用的馬);仗隊(儀仗隊)。
戰爭或戰鬥〖war;battle〗。如:打仗(進行戰爭;進行戰鬥);死仗(硬仗);硬仗(正面硬拼的戰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