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倒鬥

鎖定
倒鬥(dǎo dǒu),動詞,指盜墓。出自網絡小説《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南派三叔所寫的《盜墓筆記》中也有提及。過去的墓的形狀類似於倒金字塔型,就是斗的樣子。所以倒鬥就是説把這個墓給“翻開”。中國陪葬的習俗。上至君主貴族,下至草民百姓,都會在死者的墳墓內,放上生前喜歡的東西。
中文名
倒鬥
出    處
鬼吹燈
盜墓

倒鬥文化背景

這“倒鬥”也分為“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四個派系。盜墓賊又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等多種稱呼。這種職業的歷史,是跟着中國的歷史一起發展的。自有奴隸社會開始,就產生了將物品放入墓葬的行為。
倒鬥工具 倒鬥工具
古人認為人死後再另外一個環境裏面生活着,還會用的上這些東西。所差唯有陪葬品的厚薄而已。有東西埋進土裏,也就有了把東西從土裏面取出來的人。那這第一個從墓葬中拿去東西的人,也就成了“倒鬥”人的鼻祖了,可惜無從考證那個人是誰了。
所謂倒鬥在民間要叫盜墓,盜墓跟考古異曲同工,同為挖掘古人墳墓,但前者是為了牟取私利而對文化遺產嚴重破壞,後者是為了保護文化遺產並增進我們對於歷史的認識。
這個詞最早就是來源於摸金校尉對盜墓的一種生動描繪。中國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以秦陵為例,封土堆的形狀就恰似一個量米用的鬥,反過來扣在地上,明器地宮都在鬥中,取出明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鬥翻過開拿開,所以叫倒鬥。
注:以上解釋為小説原創,四個派系也是本物天下霸唱杜撰而來。

倒鬥盜墓術語

倒鬥
“倒鬥”的意思就是指盜墓賊。“倒鬥”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據説在早些時候,還有獨自的暗語,旁人聽來,絲毫不明白,但如果是兩個都懂這暗語的“倒鬥”行家,卻能聽得明明白白。作為一種行業的存在,“倒鬥”也形成了古老的規矩,而“倒鬥”的人,一般嚴格遵照這古老的規矩。
粽子
就像山裏的土匪之間談話也不能直接説自己殺人放火,都有一套黑話切口。“粽子”是指墓裏的屍體保存得比較完好,沒有腐爛。摸到“大粽子”就是説碰上麻煩了,指殭屍、惡鬼之類不乾淨的東西。“幹粽子”是指墓裏的屍體爛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還有“肉粽子”,是説屍體身上值錢的東西多。
棺槨
棺材和套棺(古代套於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亦作“ 棺槨”,也可作“棺郭”, 指的是裝殮屍體的器具。
摸金符
換用穿山甲最鋒利的抓子,先浸溝在巂臘中七七四十九日,還要埋在龍樓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脈靈氣八百天,一寸多長,烏黑甑亮,堅硬無比,符身攜刻有“摸金”兩個古篆字,有護身之用,是正版摸金校尉的資格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