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息民主

鎖定
信息民主指在信息化社會中,個人在信息所有和使用等方面的權利。信息民主體現在掌握信息的個人受法律保護,使個人掌握的信息具有專有權,他人不得強佔。信息民主權利在法律上表現為國家制定的新聞法、出版法、著作法等。1990年9月7日,我國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著作權制定了50條規則。該法指定,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表現為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信息民主不是絕對民主,對於法律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信息載體),不僅不予法律保護,並要予以法律制裁。 [1] 
中文名
信息民主
定    義
在信息化社會中,個人在信息所有和使用等方面的權利
個人對各種形式的信息及載體的佔有也是有限制的。我國的著作權法,對國家法律、法規,對國家機關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對時事新聞;對曆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不存在個人著作權的保護問題。對信息的貯存、傳遞、使用的公共設施實行民主管理,是信息民主的重要標誌。如羣眾對新聞單位、出版部門、藝術團體等進行監督,就是信息民主的表現。社會各類信息管理系統沒有羣眾的支持,也不會有充分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信息民主與信息法制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法制越健全,信息民主越有保障,信息民主的作用越能發揮。 [1]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