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保險利潤

鎖定
保險利潤是保險企業從當年保險費中扣除當年的賠款、税金、費用支出和提留各項準備金後的純收入與投資純收入之和。包括營業利潤和投資利潤兩部分。保險企業並不創造利潤,但它會在經營保險業務的活動中,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那裏分割一部分利潤。在資本主義社會,保險利潤是保險資本家參與瓜分的那部分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體現保險資本家和其他資本家共同剝削工人階級勞動的關係。社會主義保險企業的利潤,是在充分重視經濟補償的前提下,通過加強風險管理、降低賠付額和業務開支、提高經濟效益形成的,是保險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高度統一的產物。 [1] 
中文名
保險利潤
包含部分
營業利潤和投資利潤

目錄

保險利潤構成

從保險利潤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保險利潤是由保險營業利潤和保險投資利潤兩個部分構成的。
1.保險營業利潤
保險營業利潤亦稱“承保利潤”,是指保險企業從當年的保險費收入中,扣除當年的賠款、税金、費用支出和提留各項準備金後,剩下的純收入。
保險企業,不同於一般的工商企業。一般的工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把商品的銷售收入扣除生產成本、税金和有關的費用支出,剩下來的就是利潤。而保險企業是擔負損失賠償責任的特殊企業,不能簡單地把當年的保險費收入,扣除當年的賠款、税金和費用支出,剩下的就認為是營業利潤,還必須扣除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未決賠款準備金和總準備金。
在進一步作了上述各項扣除和提存後,所得是一個負數,也就是説,保險企業的當年保險費收入,小於保險賠款、税金和各項費用支出之和,這種情況被稱為“承保虧損”。保險企業一旦出現承保虧損,一般要用投資收益來彌補。在實行國家保險的情況下,要用財政補貼來彌補。
2.保險投資利潤
保險投資利潤是指保險企業把資本投入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獲得的純收入。這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把暫時閒置的貨幣資本存入銀行,通過信貸渠道投資,以利息形式獲得的間接利潤;一是把暫時閒置的貨幣資本直接投向社會再生產過程,比如購買股票、債券、從事房地產買賣以及抵押放款等,獲得直接利潤。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隨着保險業的發展,在許多國家,保險企業的投資利潤,往往超過營業利潤,已成為保險企業以盈補虧,增強本身經營能力的重要手段。

保險利潤利潤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投資於保險業,開辦保險企業,從原則上説,都要獲得保險利潤,而且所獲得的保險利潤,一般不能低於社會的平均利潤水平。也就是説,保險利潤要大體上等於平均利潤。在理論經濟學中,對於平均利潤都有闡述,簡言之,平均利潤,就是按照平均利潤率所獲得的利潤。由於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在市場健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條件下,企業投入等量資本會獲得大體相等的利潤。實際上,企業是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來分配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也就是説,在市場(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保險企業所獲得的利潤,也是平均利潤。它同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企業一樣,本身不創造剩餘價值,但參與剩餘價值的分配。保險平均利潤=保險預付總資本x平均利潤率。

保險利潤實質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保險利潤實際上是保險資本家參與瓜分的那部分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它體現了保險資本家同其他資本家集團共同剝削僱傭工人的關係。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保險利潤是在充分重視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的前提下,人們相互之間平等互助,它體現的是一種互助合作關係。從本質上説,保險利潤,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它不是,也不可能為哪個階級或社會集團所獨佔,它是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服務的。因此,應大力提高保險經濟效益
參考資料
  • 1.    李偉民.金融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