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俗子

鎖定
俗子,讀音sú zǐ,漢語詞語,意思是凡俗的人,出自《題朱慶餘閒居》。
中文名
俗子
拼    音
sú zǐ
反義詞
名人 [2] 
釋    義
凡俗的人
出    處
《題朱慶餘閒居》

目錄

俗子釋義

[mediocre person] 俗人 [1] 
凡夫俗子 [1] 

俗子出處

唐·牟融 《題朱慶餘閒居》詩之一:“白丁門外遠,俗子眼前無。” [2] 

俗子例句

宋 莊季裕 《雞肋編》捲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為‘曹公’。” [3]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七五回》: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 [2] 
明·吳承恩 《西遊記》第一回:少頃間,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裏面走出一個仙童,真個丰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強鬥勇,皆非仙體。” [4] 
清·周亮工 《書影》卷五:“若庸夫俗子,用金帛相購請,雖窮餓,掉頭弗顧也。” [2]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 [5] 
梁啓超 《南海康先生傳》第二章:“成童之時,便有志於聖賢之學,鄉里俗子笑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翻印木刻》:“古之雅人,曾謂婦人俗子,看畫必問這是什麼故事,大可笑。”
周素珊 《第一次真好》:“我是個生長在都市,從來不曾享受過田園生活的俗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