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鎖定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克什克騰旗同興鎮義成永村四立本組。 [2-3] 
木石匣川位於大興安嶺南麓,是蘇聯經外蒙古進入中國錫林郭勒盟,經大興安嶺南麓戰略孔道進入赤峯地區直下京津,或經林西向東進入東北的便捷通道。日本滿洲鐵路株式會社調查團發現了黃崗梁鐵錫礦牀和其他礦產資源。自民國三十年(1941年)春天開始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來,日軍在四立本至敖包一線構築完成了15座鋼筋混凝土永備碉堡工事,一座大型軍備洞庫,一座軍用房屋及多處現仍未全部查清的隧道洞庫,一道橫亙在木石匣川上的反坦克錐防線,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線,嚴密控制住了從錫勒郭勒盟草原經木石匣川到林西或宇宙地的兩條交通要道口。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證,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2-3] 
2019年10月,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克什克騰旗同興鎮義成永村四立本組
所處時代
1941~1943年
保護級別
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8-0538-5-022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27日,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為了打破困境,日本政府和軍部發生南下太平洋或北上進攻蘇聯的戰略之爭。 [2] 
侵華日軍軍事工程(碉堡)平面示意圖 侵華日軍軍事工程(碉堡)平面示意圖
民國三十年(1941年)春天開始,日本關東軍駐紮於林西的475部隊一個排和工程技術人員約40人,進駐木石匣四立本小村,勘察從林西葉來蓋(興隆山)天朝山至克什克騰旗木石匣四立本軍事防線,構築軍事永備工事。 [2]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在蒙古軍隊和中國抗聯配合下,向盤踞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猛烈進攻。8月12日,蘇聯後貝加爾方面軍第十七集團軍和蒙古機械化騎兵集羣,跨過中蒙邊界,經錫林郭勒盟草原從達裏、木石匣川和林西壩筒子溝三個方向進軍克旗、林西。駐守在四立本的日軍20多人追擊殲滅。 [2]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建築格局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木石匣川位於大興安嶺南麓,是蘇聯經外蒙古進入中國錫林郭勒盟,經大興安嶺南麓戰略孔道進入赤峯地區直下京津,或經林西向東進入東北的便捷通道。日本滿洲鐵路株式會社調查團已經發現了黃崗梁鐵錫礦牀和其他礦產資源。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從民國三十年(1941年)春天開始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日軍在四立本至敖包一線構築完成了15座鋼筋混凝土永備碉堡工事,一座大型軍備洞庫,一座軍用房屋及多處現仍未全部查清的隧道洞庫,一道橫亙在木石匣川上的反坦克錐防線,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線,嚴密控制住了從錫勒郭勒盟草原經木石匣川到林西或宇宙地的兩條交通要道口。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由15座碉堡、2座掩體、2座堅井工事、1座洞庫、1座房址和1條反坦克錐分佈線組成,呈綿延1.5千米的環狀分佈帶。 [2-3]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主要建築

碉堡
四立本村東溝口的大型碉堡,直徑約25米,高5米左右,高標號水泥鋼筋混凝土牆體厚達1米,頂蓋厚0.5米,對木石匣川方向設一炮台,可安裝100毫米以上大炮,旁邊還有機槍射擊孔,兩邊設有射孔,碉堡後面築有混凝土廊道。碉堡內設有排水道、排煙道、休息室、彈藥庫和廚房,蓄水池囤積了大量大米、白麪、食用油。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四立本村北頭緊靠公路邊,清理出一座碉堡,有炮口、機槍射擊孔和瞭望孔,有煙道,後門進碉堡設有倒打掩體牆和射擊台,構築堅固。從四立本村起始沿東山坡延宕到敖包村,在約2千米長的緩坡上,成點綴狀或集團狀分佈有10餘座碉堡,點狀的扼守道口溝坎上,集團狀的交錯分佈,相互掩護,佈局嚴謹。這些碉堡大部分已傾斜破敗,深埋於沙土中,但露出地面的仍堅固,露着黑森森的槍炮口。碉堡除了深埋於地下不知其構造情況,殘留於地面的有的呈長方形、圓錐形或橋形,有的露出一層炮台和一層圓筒形瞭望台兼射擊口。碉堡牆體迎川面厚達1米,背面牆厚30~50釐米。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
碉堡間有壕溝相通連,壕溝有蓋,現在仍有輪廓,在敖包村通林西方向東口山嘴處,有一座圓形碉堡,保存得較完整,頂蓋厚達50釐米,射擊孔的鐵框子還存在,裏面黝黑,不知其深淺。 [2] 
反坦克隔離帶
四立本村至西山根,有一條寬約20米左右、長500米的反坦克隔離帶,障礙物為圓錐形,每個直徑1.5米、高約1.5~2米、間距約1.5米,後被村民砸毀,主要用途是用來阻擊坦克、汽車、裝甲車,當地村民稱之為“石林子”。 [2] 
洞庫
洞庫位於小東溝門一座山峯下,隱蔽,打開厚重的鐵門,藉助燈光,發現洞庫建築牢固,兩座長10餘米,寬2.5米,高2米左右兩座洞庫獨立封閉,中間有一條長廊隔開,設有小窗相望,可貯存大量軍事物資或人員。 [2] 
住房遺蹟
小東溝門溝口靠山坡有一處三間石砌住房遺蹟。 [2]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文物價值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證,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陣地。 [2]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旅遊信息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地理位置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克什克騰旗同興鎮義成永村四立本組。

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侵華日軍木石匣工事舊址,路程約63.4千米,用時約1小時1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