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來歷

(漢順帝朝大鴻臚)

鎖定
來歷(?―133年),字伯珍,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官員。太中大夫來歙曾孫,母親武安公主是漢明帝的女兒,少襲爵。和帝時,任侍中、監羽林右騎、射聲校尉。安帝延光元年(122)為太僕。諫不可廢太子,連日不肯去,安帝怒,削國租,黜公主。順帝即位,遷為衞尉,拜車騎將軍,後為大鴻臚,死於官。
伯珍
出生地
南陽新野
逝世日期
133年
本    名
來歷

來歷人物生平

來歷,字伯珍,少年時繼承徵羌侯的爵位,因是武安公主劉惠的兒子,在永元年間(89年―105年),擔任侍中、羽林右騎監軍。 [1] 
永初三年(109年),來歷升任為射聲校尉
永寧元年(120年),來歷接替馮石擔任執金吾。
延光元年(122年),來歷的母親劉惠被尊為長公主。
延光二年(123年),來歷升任為太僕 [2] 
延光三年(124年),中常侍樊豐和大將軍耿寶、侍中周廣、謝惲等人一起進讒言陷害太尉楊震,楊震於是自殺。來歷對侍御史虞翊説:“耿寶依仗是皇帝大舅,官位和恩寵過分優厚,不想着報答國家的恩情,卻偏向奸臣,誣陷楊公,傷害忠良,天禍就要降臨他身上。”於是斷絕與周廣、謝惲的關係,不與他們來往。 [3] 
當時皇太子劉保受驚害病不能安居,躲病住在漢安帝的乳母野王君王聖家中。劉保的乳母王男、廚監邴吉等認為王聖家房子剛修繕過,犯了土禁,不能讓劉保長住。王聖和他的女兒王永與大長秋江京以及中常侍樊豐、王男、邴吉等人互相不和,王聖、王永於是誣陷王男、邴吉,王男、邴吉都被囚禁而死,家屬被流放到比景。劉保想念王男等人,幾次為他們的事嘆氣。江京、樊豐害怕有後患,無中生有,進讒言陷害劉保和東宮屬官。漢安帝很憤怒,召集公卿以下官員一同商議廢黜劉保另立太子。耿寶等人迎合漢安帝的心意,都認為劉保應當廢黜。來歷和太常桓焉、廷尉張皓提意見説:“經書上説,年紀沒有滿十五歲的人犯有錯誤,原因不在他本身。況且王男、邴吉的陰謀,皇太子也許有不知情的,應該挑選忠心賢良的乳母和老師,用禮儀來輔助太子。廢立太子的事是大事,這確實是聖上應好好考慮的。”漢安帝不聽,當天就廢黜劉保為濟陰王。 [4] 
當時監管劉保家事的小黃門籍建、中傅高梵等人都無罪而被流放朔方。來歷於是邀集光祿勳礻殳諷,宗正劉瑋,將作大匠薛皓,侍中閭丘弘、陳光、趙代、施延,太中大夫朱倀、第五頡,中散大夫曹成,諫議大夫李尤,符節令張敬,持書侍御史龔調,羽林右監孔顯,城門司馬徐崇,衞尉守丞樂闈,長樂、未央廄令鄭安世等十餘人,一起到鴻都門證明劉保無罪。龔調根據法律辨明事情原委,認為王男、邴吉犯罪,劉保不應當獲罪。漢安帝及左右親信很擔憂這件事,於是派中常侍帶着皇帝詔令逼迫各位大臣説:“父子如同一個整體,天生就是這樣。因為道義棄絕私恩,是為了天下。來歷、礻殳諷等人不識大體,卻與一班小人一起製造喧譁,外表看起來像忠誠正直,但內心是希圖日後的幸福,粉飾邪心,違背道義,難道符合事奉君主的禮儀麼?朝廷鼓勵大家議論國家大事,所以姑且對任何議論都寬容;如果還執迷不悟,就該伸張刑法。”提意見的人沒有不驚慌失色的。薛皓率先叩頭説:“本來就該照詔令説的做。”來歷很憤怒,在朝廷上責問薛皓説:“剛説好一起來提意見時説什麼來着?現在卻又違背剛説過的話。大臣乘坐朝廷的車子,處理國家的事務,原來卻可以像這種樣子多變麼!”於是各人都各自漸漸起身離去,只有來歷一個人守在朝廷上,連着幾天不肯離去。漢安帝非常生氣,於是罷免來歷兄弟的官職,削減他封國的地租,廢黜他母親劉惠長公主的封號不得參見朝會。來歷於是閉門不和親戚來往,當時人很為這件事震驚。 [5] 
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去世後,太后閻姬起用來歷擔任將作大匠。漢順帝劉保繼位,朝廷上下都稱讚來歷是國家棟梁之臣,於是提拔他擔任為衞尉。礻殳諷、劉瑋、閭丘弘等人已經去世,都把他們的兒子提拔擔任郎官;朱倀、施延、陳光、趙代等人一起做公卿,擔任實職;召王男、邴吉的家屬回京城,多加賞賜;籍建、高梵等人都得到提拔。 [6] 
永建元年(126年),來歷擔任車騎將軍,其弟來祉擔任步兵校尉,來超擔任黃門侍郎。
永建三年(128年),來歷的母親劉惠去世,來歷聲稱病重回家;服喪期滿,又擔任大鴻臚。
陽嘉二年(133年),來歷死於任上。 [7] 

來歷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 [8] 

來歷家庭成員

來歷家世

曾祖父:來歙,官至太中大夫,封徵羌侯。
祖父:來褒,襲爵徵羌侯。
父親:來稜,官至黃門侍郎 [9]  ,早卒。
母親:武安長公主劉惠,漢明帝劉莊之女。 [9] 

來歷弟弟

來祉,官至步兵校尉。
來超,官至黃門侍郎。

來歷子孫

  • 兒子
來定,襲爵徵羌侯,娶漢安帝妹平氏長公主劉直得,官至虎賁中郎將
  • 孫子
來虎,來定之子,襲爵徵羌侯,官至屯騎校尉
來豔,來定之子,來虎之弟,官至司空。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歷字伯珍,少襲爵,以公主子,永元中為侍中,監羽林右騎。
  • 2.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永初三年,遷射聲校尉。永寧元年,代馮石為執金吾。延光元年,尊歷母為長公主。二年,遷歷太僕。
  • 3.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明年,中常侍樊豐與大將軍耿寶、侍中周廣、謝惲等共讒陷太尉楊震,震遂自殺。歷謂侍御中虞詡曰:“耿寶託元舅之親,榮寵過厚,不念報國恩,而傾側奸臣,誣奏楊公,傷害忠良,其天禍亦將至矣。”遂絕周廣、謝惲,不與交通。
  • 4.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時皇太子驚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聖舍。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等以為聖舍新繕修,犯土禁,不可久御。聖及其女永與大長秋江京及中常侍樊豐、王男、邴吉等互相是非,聖、永遂誣譖男、吉,皆幽囚死,家屬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數為嘆息。京、豐懼有後害,妄造虛無,構讒太子及東宮官屬。帝怒,召公卿以下會議廢立。耿寶等承旨,皆以為太子當廢。歷與太常桓焉、廷尉張皓議曰:“經説,年未滿十五,過惡不在其身。且男、吉之謀,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選忠良保傅,輔以禮義。廢置事重,此誠聖恩所宜宿留。”帝不從,是日遂廢太子為濟陰王。
  • 5.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時監太子家小黃門籍建、中傅高梵等,皆以無罪徙朔方。歷乃要結光祿勳礻殳諷,宗正劉瑋,將作大匠薛皓,侍中閭丘弘、陳光、趙代、施延,太中大夫朱倀、第五頡,中散大夫曹成,諫議大夫李尤,符節令張敬,持書侍御史龔調,羽林右監孔顯,城門司馬徐崇,衞尉守丞樂闈,長樂、未央廄令鄭安世等十餘人,俱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龔調據法律明之,以為男、吉犯罪,皇太子不當坐。帝與左右患之,乃使中常侍奉詔脅羣臣曰:“父子一體,天性自然。以義割恩,為天下也。歷、諷等不識大典,而與羣小共為讙譁,外見忠直而內希後福,飾邪違義,豈事君之禮?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若懷迷不反,當顯明刑書。”諫者莫不失色。薛皓先頓首曰:“固宜如明詔。”歷怫然,廷詰皓曰:“屬通諫何言,而今復背之?大臣乘朝車,處國事,固得輾轉若此乎!”乃各稍自引起,歷獨守闕,連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歷兄弟官,削國租,黜公主不得會見。歷遂杜門不與親戚通,時人為之震慄。
  • 6.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及帝崩,閻太后起歷為將作大匠。順帝即位,朝廷鹹稱社稷臣,於是遷為衞尉。礻殳諷、劉瑋、閭丘弘等先卒,皆拜其子為郎;朱倀、施延、陳光、趙代等併為公卿,任職;徵王男、邴吉家屬還京師,厚加賞賜;籍建、高梵等,悉蒙顯擢。
  • 7.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永建元年,拜歷車騎將軍,弟祉為步兵校尉,超為黃門侍郎。三年,母長公主薨,歷稱病歸第;服闋,復為大鴻臚。陽嘉二年,卒官。
  • 8.    《後漢書·卷十五·李王鄧來列傳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6]
  • 9.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皇女惠,十七年封武安公主,適徵羌侯世子黃門侍郎來稜,安帝尊為長公主。